***************
纾解压力提振经济
126. 在谘询期间,政党及市民就纾缓及宽减措施提出不少建议,对我们近年推出的一次性纾缓措施,是否应该延续,意见纷纭。我明白市民大众,特别是基层市民,希望政府能够帮助他们减轻所面对的生活重担,纾缓压力。有些评论则认为不宜作一次性的派发,资源应为适当的政策提供恒常的资助,帮助有需要的市民。我要强调,恒常的措施应该由政策主导,财政配合,而一次性措施与政府其他开支一样,必须紧守审慎理财的原则,「应使则使」,而不是「为使而使」,更不应该胡乱地使。
127. 这些一次性措施,微观上当然是可以帮助市民大众应付当前的生活压力;宏观而言,这些反周期措施是可以应对短期的经济波动,维持消费动力,支撑就业市场。去年财政预算案提出的措施,对本地生产总值的提振作用,有助保持本地经济增长和维持失业率在低的水平。未来一年,由於外围经济前景未明,各国的量化宽松措施会增加通胀上行风险,我认为今年度仍然有需要推行一些刺激经济措施。
128. 我亦听到不少中产人士的声音,他们向我表达应付租金、医疗、供养父母、子女教育等各样开支压力沉重,希望我可以考虑个别的专项税项扣减措施。我觉得中产家庭应该得到一定的支援,但我想大家都了解,政府不可能一一回应每项诉求。政府亦要考虑整体的财政承担以及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所以我倾向以较简单直接的一次性减税和增加免税额方式,回应中产家庭的不同诉求。
129. 不少商会和中小企亦向我表示,租金及各项成本上升,对企业的经营造成一定的困难。他们建议政府推出纾困措施,包括减低某水平盈利以下的中小企利得税税率。我考虑过这些建议,现时的利得税税收来源集中於少数企业,接近九成的公司无须缴税。如果我们将余下要缴税的企业以不同税率再划分,有实际的困难,并会令我们简单的税制变得复杂,而低盈利的企业亦得益不大。衡量有关税项建议对个别企业、税基及税收的影响,我倾向以较简单直接的一次性减税方式,回应商界的诉求。
130. 我建议推出以下一次性的措施:
(一) 宽免二零一三/一四年度全年差饷(注二),以每户每季一千五百元为上限。估计有大约七成半的物业在该年不用缴交差饷。这项建议会令政府收入减少一百一十六亿元;
(二) 宽减二零一二/一三年度百分之七十五的薪俸税及个人入息课税,上限为一万元。全港一百五十三万名纳税人会受惠。有关扣减会在纳税人二零一二/一三年度的最终应缴税款反映。这项措施会使政府少收八十四亿元税款;
(三) 向每个电力住宅用户户口提供一千八百元的电费补贴,涉及政府开支四十五亿元;
(四) 向领取综合社会保障援助(综援)、高龄津贴、长者生活津贴及伤残津贴的人士发放额外津贴,金额相当於一个月的综援标准金额、高龄津贴、长者生活津贴或伤残津贴。这方面的额外开支为二十七亿元;
(五) 代缴两个月公屋租金(注三)。其中,政府会为须向房委会缴交额外租金的租户缴付单位两个月的基本租金。至於居住在香港房屋协会乙类单位的非长者住户,政府会为他们缴交两个月租金的三分之二。这项措施涉及开支二十二亿元;
(六) 我在去年预算案预留一亿元拨款,延续并改善短期食物援助服务。劳工及福利局会在下个财政年度向立法会申请拨款。如有需要,政府会再增加一亿元拨款;及
(七) 容许所有在二零一三年完成课程的学生贷款人,可以选择在完成课程一年后才开始偿还学生贷款,纾缓他们毕业初期的财政负担。
131. 为减轻市民养育子女的负担及鼓励个人进修,终身学习,我建议:
(一) 把基本及额外子女免税额由现时六万三千元提高至七万元。调整后,二零一三/一四年度初生婴儿在出生年度的免税额将为十四万元。预计惠及三十万名纳税人,政府每年收入会减少四亿一千万元;及
(二) 将个人进修开支扣除额的上限由现时六万元提高至八万元,预计受惠的纳税人有六千名。政府每年收入会减少一千万元。
132. 面对外围经济不稳定及经营成本上升,除了早前提及的六项支援中小企措施之外,我建议推出以下两项协助企业的一次性措施:
(一) 宽免二零一三/一四年度商业登记费,让一百二十万名经营业务的人士受惠。政府的收入会减少二十一亿元;及
(二) 宽减二零一二/一三年度百分之七十五的利得税,上限为一万元,有关扣减会在二零一二/一三年度最终应缴税款反映。全港十一万九千名利得税纳税人会受惠,政府的收入会减少十亿元。
以上十一项的纾缓措施,共涉及三百三十亿元,应该可以帮助香港的中产和基层市民,以及中小企业纾缓压力。
注二:宽免差饷和代缴公屋租金两项措拖,不会为无须自行承担差饷及公屋租金开支的综援受助人带来实际金钱利益。
注三:见注二。
(待续)
完
2013年2月27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2时2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