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财政司司长《财政预算案》记者会答问全文(附图/短片)
**************************

  以下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今日(二月二十七日)在添马政府总部举行《财政预算案》记者会的答问全文:

记者:回看香港贫富悬殊、人口老化和税基窄等这些问题,说也说了很多年,今次是司长在现届政府的首份Budget,以及还有七千多亿元的弹药,即是储备。但我们看来好像来来去去都是那几招板斧,处理人口老化又是成立一个小组来研究,一次性派糖又有一些,跟又「泵」多些钱进关爱基金等。但我们的长远政策调整或是整个税制为什么不趁这个时机来处理呢?会否是太保守?抑或是司长另外有些想法呢?

财政司司长:我们今次推出这个预算案,在很多方面主要是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人。至於有很多其他所谓有些新的措施或新的税制,我们亦要看看不同政策的情况如何,才可以在财政上作一个配合。今次我们亦提出了,因为就我们在中期方面,在二十年后香港的人口老化情况会恶化,我们看到如果香港人的年纪大了,医疗上的支出会增加,福利的支出会增加,我们在预算案中大家亦听过,我刚才说过,就是大约在二十年后,我们只会有两个工作的人,即是做工的人,支持一个老年人。在这种比例下,即是说我们的收入亦会减少,如果只得两个人支持一个老年人的话,即是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亦会减少,这确实会形成一个财政上的问题,我们成立一个小组就这方面的技术性的研究做一些工作,希望提供一些数据给有关政策局,在他们推出新措施时有一个根据。

记者:想问整份预算案中,中产、基层每样都有照顾一些,但力度就好像逊於去年,有点不足。其实回看来年整盘数,虽然有轻微赤字,但其实很多一次性的巨额注资,有些其实没必要今年去注资,或没必要注资那么多,其实为何不省回那些注资去提高例如薪俸税的宽免?今年只得一万,为何不返回去年的一万二千?以及子女免税额,为何只考虑子女?父母或个人为何不考虑?是否纯粹梁振英在竞选政纲中讲了子女,你就只动子女?

财政司司长:其实如果你详细看看预算案的数字,支援的措施与以往相若。今年我们整个预算案是有四千四百亿,整体来说,是与去年(比较)增加百分之十五点六,相当大幅度的增长。经常性的开支来说,我们都是增长百分之十点五。反而很多时大家集中看一次过的措施,一次过的措施只占百分之七点五,不是应该看(一次过的措施),应该集中看经常性措施的增长,是超过一成,这是一个非常大幅度的增长,我相信对民生上的帮助非常之大,因为就经常性的开支有六成用於教育、福利和医疗上,这是我们最大支出的项目。

记者:有一个问题想请问曾司长,就是这一次的《财政预算案》当中,并未有太多像之前派现金的一些措施,但是在基本工程开支这一方面,由四百亿增加到了七百亿,那么是不是说,特区政府今后都将在公共开支方面增加支出,用这种方式来支配特区政府的财政盈余呢?

财政司司长:也不可能这样说,以前,在十年前我们平均每一年的支出是二百九十亿,这几年已经增加到七百亿,跟来的几年也是差不多这个水平,这是因为我们现在推行很多方面的不同的工程,不论在运输上,在医疗,很多医院也是提高了,很多跟民生有关的设施也推出来,所以这几方面都会增加我们这方面的支出,以后也要看看有没有其他的基建,如果是需要的,我们也在这方面推出来。

记者:想问为何今次不派钱、不派现金出来?上次都派过六千元,今次为何不派呢?是否CY不让你派呢?还是你今次想交一份平平无奇的预算案出来,连你都不想帮CY这个政府挽救民望呢?

财政司司长:我们是前年派六千元的,那时是考虑过当时的财政情况,政府采用了这个藏富於民的一次性措施而推出来的。我们在制订每一年的预算案时,都会全面审视当时的财政情况、经济情况如何,然后看看相关政策如何,才作出有关的决定。我觉得我们今年在这次的预算案里面,已经推出了一系列不同的经常性措施、不同的一次性措施,我觉得已经可以满足得到不同阶层市民的需要。现时的措施,一般来说,我相信已经作出了一个适当的平衡。

记者:想请教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明日公布的卖地表其实今年度有二万五千个单位,为何会比上年三万五千个少了五千个?是港铁不合作还是有其他原因?另外,其实外界形容这份预算案与往年比较是差不多,没有什么惊喜,亦是说市场的力量很大,人们觉得好像是延续曾荫权时代多一点,其实你与梁振英适度有为的理财哲学是否合拍,可否说一下你们是否合拍?

财政司司长:我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始回答,这么多的问题。明日的卖地计划,或者你等一等,明日陈局长会详细一点解释。但我们仍然都是用同一个目标,我们会每一年提供足够的土地去建二万个单位,这个我们是做得到的,这个我们会继续去做。至於今年的《财政预算案》,我们每次都是一样,我们的首要考虑是预算案的质素,我们的考虑是如何可以有效,如何可以善用我们有限的资源去帮助最多有需要的人。我们亦要配合其他政策局的政策,以及如何可以建立一个好的社会,这个永远都是我的《财政预算案》的出发点。

记者:司长,想问问那个工作小组的问题,你可不可以详细说说,其实成立这个小组的用意和它的工作范畴,其实会不会是为你日后想做一个税务改革,重推GST(Goods and Services Tax)(商品及服务税)去铺路?有没有这样的意味?以及想问......

财政司司长:或许让我先答这个问题,我怕我会忘记你第二个问题。这个我们是绝对没有这样的意味,正如我刚才答的那个问题,全部不是说我铺定一个路去加税。我想你可能是想问这个问题。这个绝对全部没有这一个(意味)。不过我们现在看到,过了几十年后,我们财政上会遇到一些问题。我们的支出会增加,我们的收入会减少,这样,因为人口情况上的变化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我们要看看现有的政策、现有的税制,来做个基本,看看现在我们有什么空间,可以提供一些新的服务,这个就是由这个小组去做。他们会用一个政治中立,用一个专业的角度去参考其他地区的经验,探讨怎样可以为人口高龄化或政府其他的长远财政承担,作出一个比较周全些的规划。这可能是多一些工具去看看这些方面的数据是怎样,可以给其他政策局作参考。

记者:但你说政治中立,在邀请学者、专家时,要不要经过高静芝女士呢?有些意见都担心,这个小组变成「梁粉集中营」。

财政司司长:我想都颇难找到些专家、学者是倾向某一边的。

记者:想问刚才提到,未来这年预期私楼落成,即可建屋量,其实会比上一年少几千个单位,会否担心预期未来可建屋量数目会降低,原因为何?另外,会否令市场预期供应少了,楼价调整到合理幅度的艰难性会更大?

财政司司长:我先回答这个问题。我想详细的,你明日可问问陈局长。我在《财政预算案》颇详细地说过,我们在二零一三年,即今年私人住宅的供应,可以预计有二万四千个,这个数目不是少了,这是现成的数目,我们数得到的,还有跟几年,我们看到有六万七千个单位会推出,所以最重要的信息给大家的就是供应增加。

记者:向关爱基金注资一百五十亿,相信未来是否很多扶贫措施都会由关爱基金支付?是否担心外界会觉得,这大额注资反而会令日后一些扶贫措施未必一定会纳入政府恒常或经常开支当中?令人质疑政府在扶贫方面的诚意和承担有多大?

财政司司长:这绝对不会。我在预算案中已详细地说了,这基金会如何处理。我也说过,这笔基金第一会推展一些补漏拾遗的扶贫工作,亦会继续推行和优化已被评估成为有效但仍未纳入政府常规资助和服务的项目,亦会进一步推出新的援助项目和一些先导计划。以往我们亦推出过不少用关爱基金去做的计划,亦有计划已经列入恒常化,这个我们会继续推行。

记者∶因为看到你的背景板写关怀、进步和务实,是否这三个是你这份《财政预算案》的一些主旨?这份预算案又怎样体现这三方面呢?

财政司司长∶你说的是希望这是一个务实的预算案,我们亦都透过这份务实的预算案,可以表达到关怀我们的弱势社群,亦关怀整个社会,以及令到整个社会在这个环境之下,可以得到一个进步。基本上是这样的。在预算案的内容里,我想你应该可以看得到在这几方面是怎样实践关怀、进步和务实这几方面的因素。

记者:我想问,因为历任的财政司司长都经常强调香港的税基狭窄,其实现在这么多盈余,又有这么多财政储备,为什么不在「好景」的时候做一个税制检讨或税制改革呢?

财政司司长:我想何时都是好时间,何时都是不好时间。大家或者都记得不是太多年前,我们也做过一个相当基本的税制研究,那时是构思GST、VAT那类的东西。但是当时大家的结论是:是的,我们的税基是窄的,但是我们不想做一个GST,这个信息是相当清晰的。我们的税基是有些狭窄的,因为就利得税来讲,其实我们缴最多税的一千家公司,已经给了七成多的税。还有,另一个有趣的就是有九成多的公司是「一个仙」也不用付,这就是利得税。

  在薪俸税方面,缴最多税的二十万名纳税人,已缴了八成的税,超过一半的工作人口不需要缴任何税,这个看来我们的税制都是比较窄的,亦有空间我们是要做一些事弄阔一些,不过这个需要颇详细的思量。

记者:是不是现在政府觉得任何时间都不适合做一些可能会引起社会争议,或者很大政治嘈吵声音的也不做呢?

财政司司长:这也不是的。如果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一定会做的。

记者:司长,你好。想问问公共开支与GDP的比率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二十,这是否属於一个颇不健康的水平呢?在勾地表中,发展商没有兴趣的土地,有没有想过如何处置它们呢?以及有没有想过放出来建些公营房屋呢?

财政司司长:所谓百分之二十,这并不是一个硬指标,这绝对不是一个硬指标,是一个参考数字。如果大家记得,在沙士期间,我们当GDP下降时,我们的公共开支一般是非常困难去改变它的,当时的公共开支是保持在一个一定的水平,当时我们的比例去到百分之二十三。今次,我们的开支去到百分之二十一点七,这一次来说,如果你看看过去几年,我们亦有不同的水平,我们在零七年好像得百分之十五。我们应该看若干年找出一个平均数,所以或者这一年是超过这个水平,但我想长远来说,我们可以保持一个平衡。因为一方面我们要看这是一个开支,但如果长期这项开支都是超过现时这个水平的话,我们就要改变一下我们的收入。因为现时我们的收入亦是保持在大约相若的水平。

记者:勾地表内发展商没甚兴趣的土地,有没有想过如何去处置它们?以及有没有考虑过把那些土地用来建些公营房屋?

财政司司长:我们不会排除任何的可能性,不过,在去年我们平均每一季都推出五、六幅土地,我们总共在去年推出了廿多幅土地来拍卖,这亦是另一个理由令到我们去年的收支增加了,因为我们自己推出了更多的土地来拍卖,变成在这方面增加了,但我们不会排除任何的可能性。

记者:想问司长做了那么多年预算案,都有「计错数」颇严重的情况,今次由赤字预算变了六百多亿盈余,但你今次仍再做一个四十九亿微赤字预算,想问是否是「狼来了」,不想为一些经常性的开支作一个承担?例如注资关爱基金一次性的,但「N无人士」从没有一个长远去解决或扶助方案?

财政司司长:绝对没有这回事。或者回说财政预测这方面的问题,我们每一次做一个预测,好像今年,我们在今年的年头,预测明年大约四月的情况如何,这是相当困难,早一年多而作出假设,然后看看一年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个是难的,尤其是在财政方面。我们支出方面颇稳定,这个不会走得去哪里,不过今年我们都少用了大约百分之三点三,都有一百三十亿余下来,其他财政上的波动是会大,因为我们是很受外围经济环境影响。如果你记得,去年年初,整个经济情况不大看好的,整个经济情况,去年在美国也好,欧洲也好,甚至日本,波动非常之大,我们当时以一个比较审慎态度来作出一个预测,到头来,我们经济的预测是准确的。我们今年只增长百分之一点四,我们的趋势增长是百分之四点五。但虽然是这么低的经济增长,但我们做生意的人确实非常能干,令到我们入息与利得税多了二百五十亿,这是相当大的数目,刚才我亦说过,我们在卖地方面,推多了土地出来,亦增加了九十亿。我们在预算案亦说了,我们在西铁股息,增加了一百亿,相加起来变了一个相当大的数目。我们现时估计明年亦有约四十九亿的赤字。因为现时亦要看看经济情况,但我们的估计,明年的经济比今年稍为好些。所以,亦有赤字,但今年的支出确实大了很多,我刚才说过,今年我们的总支出大於去年百分之十五点六。

记者:财政储备已足够二十三个月用,其实,会否正如以前一样,过往的财政司是订下十二个月,会否你都订一个上限,多出来真的放回长远的经常性开支上?

财政司司长:其实,我都想强调一下,储备的水平不是那么重要,我们更重要的是要看支出的水平。刚才我也说,今年支出的水平是增加了很多,如果你再回看或比较我的数字,我们二零一三/一四与九七/九八年比较,我们的开支是增加了百分之一百二十六,我们的经常开支是增加了百分之九十五。但同期的本地生产总值GDP的增长只有百分之五十七,而政府的收入在这段时间内只增长了百分之五十五,即我们支出的增长是我们收入增长的两倍。所以,我觉得我们更重要的是看支出的数字,不是看储备的数字。因为我们储备多了,不是等於我们支出少了,我们亦不是用储备水平来决定支出水平。

记者:今年的财政预算其实坐拥巨额盈余,都有六百四十九亿,你自己预计明年经济状况都会好过今年。但回看你与中产分享经济成果方面的出手是比较低,即税务的宽减和差饷都比去年缩水。其实你会否觉得自己是吝啬了一些呢?同时CY在他的政纲里面有两项税务措施是有提出过的,包括医疗保险扣税和延长自置居所贷款利息扣税的年期去到二十年。但为何你的预算案里面没有提到这两项措施,是否CY的提议不合你用呢?

财政司司长:那些提议,刚才我都说过,我们很多的措施是跟政策的。例如你刚才说那个医疗保险,我们是要看到有一个政策,怎样推行,我们在财政上会作出适当的配合,其他的都是一样。或者我说说关於差饷方面,我们的住宅占总共我们那些物业的八成七,非住宅占百分之十三,我们今年将差饷(宽免定於)一千五百元一季,这个对整体来说,有八成人已经不需要交任何差饷,这个数字其实与去年的分别不大。最大的分别就是比较,要给多差饷那些人少了些,这个是唯一的分别。

记者:今届政府与上届政府的一个分别就是今届政府的《施政报告》其实是较上一届迟了推出,换言之,今届的预算案与《施政报告》中间的时间差距短了。外界有很多揣测,就是说CY「先饮头啖汤」,或是用来提高自己的民望;亦令到你在制作预算案时的困难增加了。其实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因为大家都说好像「无料到」?你觉得会否是令到你做政策时的空间小了呢?同时,可否讲讲在你任内会否做一个税务的改革?以及方向有没有腹稿在心内呢?

财政司司长:第一个答案是没有。第二个答案就是我们是不时都会看看我们整个税务的制度如何,在有需要时我们会推出有关的改革。

记者:简单地问你对这份《财政预算案》会给多少分呢?是否满意呢?觉得有没有进步的空间?如果有,你觉得在哪一方面还可以再做好些呢?

财政司司长:我想评价由你们来做吧!我只可以说,就这份预算案,我是尽心尽力去做的,希望各方面在有限的资源下,可以作出一个适当的平衡。跟下来,我会继续努力的,不过,评价我留给你们来做。

记者:你今年有六百四十九亿元盈余,是很厉害的,但你的纾困措施多数都是一次性的,没有什么长远性的。一次性之余,有很多还「缩水」。十一项加起来都只是三百三十亿元,这似乎很不对称,约一半,你只用了一半。关爱基金方面,在过往一、两年每年都只是花了几亿元,但你却「无端端」注资一百五十亿元,需要多少年才可使得完呢?有议员说,稍后会质询你,该一百五十亿元究竟有什么详细的计划、有什么项目要做?是否想逃避经常性开支?有一些长期性的承担全部用一次性取代?

财政司司长:或者我再重复一次,我们要集中看的,并不是那些一次性的措施,一次性的措施只占总开支的百分之七点五。我们要集中看的,就是我们增加了的经常开支。经常开支方面,去年与今年都是增加了多於一成,这是相当大的数字。以及整体来说,整个支出去到四千四百亿元,亦增加了百分之十五点六,这亦是一个相当大的幅度。我觉得如果你要集中看的话,就要看看这一方面。

  至於关爱基金方面,现时已经拨入了扶贫委员会,我相信司长和委员会就在这一方面提供给他们的额外资源作出适当的处理。

记者:有人觉得一次性措施的力度不够?以及关爱基金你注资了一百五十亿元,会否与商界作一个matching fund,商界已答应了给的都不足五十亿元,还未达标,为何政府「无端端」又注资一百五十亿元呢?

财政司司长:这提供一些额外资源给他们,可以做他们要做的事情。这方面我相信扶贫委员会亦有相当大的议程是他们想达到的,有很多目的是他们想做得到的,这方面可以提供资源给他们可以达到他们的目的。

记者:其实看见你用三百三十亿元去做一些一次性的纾困措施,去纾缓各阶层的生活压力,但对於中产来说,其实受惠不是很多。好像他们希望的供养父母免税额或个人免税额其实都无调整,而退税上限亦由上年一万二减到一万。对於中产的生活压力,其实你不很了解,或觉得了解了,但做的东西不可以做得再多些,同时想问一问理财理念。

财政司司长:或者我先答了你这个问题,我想我是了解中产的,因为我自己都是中产。如果你看看我们的纾困措施,我们是已经将基本和额外的子女免税额增加,由现时六万三千元至七万元。现时只是说我们那些一次过的纾困措施,我们亦宽减了百分之七十五的薪俸税和个人入息税。我们在电力方面,每个住宅用户亦提供一千八百元的电费补贴,我们宽免了全年的差饷,我们亦提高了个人进修那个开支。同时如果有学生贷款人,那方面亦推迟了,如果他们自己是做生意的,他们亦有一个business registration tax,我觉得这个在纾困措施入面亦是占多数的,我不相信我们在这方面是做得不足够。

记者:同时想问一问理财理念的,因为你在预算案里面都说了很多市场力量。但CY好像比较重适度有为,其实你与他在理财理念上是否有冲突呢?你们两人有没有谈过这方面的问题呢?

财政司司长:我想是没有的,你看看我在这里很详细说过,都是说关於,我们一方面很重视整个市场上的操作。但我亦接受在市场亦有失效的时间,市场失效时,政府的角色便非常重要了。这方面,或者你看看,我不记得在哪一段,是很详细,就这方面说明了,在16或17段那里说过的。

记者:我想请问,其实你在预算案第140段中提到会成立一个工作小组,由库务科领导,但你的答案中亦说到,你没有计划去改变税制,其实想问问司长,你会否承诺,即使将来的工作小组的报告说要提出加税,或是更改税制,例如GST等,司长都会承诺现届政府这五年内都不会加税或是改革税制?

财政司司长:这个小组根本是不会处理税制的问题,刚才我讲过,他们是会在年底前交报告给我,提供一些适当的数据,可以给予有关政策局作出一个参考。

记者:司长,我还想请教有关医疗保险扣税方面,其实这件事都说了好几年,甚至税务学会都建议这样做,但为什么今次不放入去做呢?其实政府是否衡量过在财政上是做不到?还是什么原因呢?

财政司司长:我刚才已回答过这个问题。我们要看看政策如何去推行、如何去执行,我们才可以在财政上配合。我们已经拨款五百亿元,如果你看看我们的中期预测方面,有一年是特别有五百亿元拨出了,如果有政策的话,我们会在财政上作出配合。

记者:其实,司长,回看距离香港上一次检讨税基已是十多年前,上一次全面检讨税制,其实,已经去到七十年代,刚才司长都有说过:「其实我们税基的确是小的,以及政府会推出应该做的事情。」其实,想问政府有没有计划研究税基应该扩大?以及其实现时有泛民议员说会就这份预算案而去拉布,你又怎样看?

财政司司长:刚才我也答过这问题,我们现时的税基是偏窄,但我们看看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加强收入,我也在预算案里面说过,现时税局在追讨少报税、漏税等等,去年的成绩都不错的;我们亦会就私烟、第一次登记税等等各方面亦会追追,看看会否增加在这方面的收入。如果收入是可以恒常化的,我们或者根本不需要有其他的来源。

  至於第二个问题,关於拉布。《财政预算案》是有关市民的福祉的,如果《财政预算案》是通过不到,有可能是很多市民,包括例如综援会停止、学校会停止、医院会停止,我相信对社会不是一件好事来的。

记者:我们知道来年可能会有二万四千个私人单位会推出市面,另外,早前你大幅增加了印花税,你怎样预期来年的印花税收入会否大幅增长呢?

财政司司长:如果我们成功的话,希望我的印花税一点也收不到。

记者:刚才你一直在预算案中都说了很多未来会有很大的财政负担,但其实,在过去半个多小时内,都听不到有什么真的是很稳定的开源新想法?可否说说虽然说要做个检讨才可以研究到,但现时你手头上有没有一些solution你觉得是可行的,可以是未来一个稳定的开源,可以应付到刚才所说的人口老化所带来的庞大开支呢?

财政司司长:很多时这些这么重要的决定是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希望现时第一步就是做足一个适当的研究,这个研究推行后,我们会慢慢一步一步再看看这个情况如何。如果我全部有这些答案的话,根本就不需要有这个过程,但我觉得这个过程是比后果更重要。

记者:想问关於税制改革的问题。因为在二零零六年时提过GST后,社会都有很大反弹,所以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很完整的提及。其实,政府内部是否一直都觉得税制改革是一个很难碰的禁区,因为好的时候碰不得,不好时也是碰不得时,长远来看,因为你都提到可能人口老化,福利方面会上升,入不敷支,其实,政府是否已经全无办法和弹药来解决这个入不敷支的问题呢?

财政司司长:你是对的,没有什么好时间来看税制,你说在环境好时,人家会说你要加税呢?为什么你要再搞税制呢?环境不好时更加不好,对吗?但我们亦需要看看现时的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如何,所以我们很需要深入地研究在这方面的问题,作出一些数据,这些可以提供给我们以后有一个好的参考。我们先走这一步,才慢慢看看以后的情况怎样,与有关的政策上作出一个配合。

记者:我想问问你对上五年都是与曾荫权做这份《财政预算案》,今年第一次与梁振英做,你觉得做这份预算案有没有影响?他们的政纲不同对你的考虑因素有什么不相同呢?

财政司司长:我在预算案里面,大家都看到,在很多方面都是配合他们提出来的政策。在财政方面,我们永远都是这个角色,我们一定要在政策方面作出主导,然后在财政上作出一个适当的配合。其中,我们亦要讨论各方面的问题,但永远都是一个这样的配合。

记者:想再多问一个问题,你都有预测通胀压力颇大,除了iBond外,有没有什么招数都可以帮到基层市民?会否好像以往政府都试过在年中或是在第三季再推一笔钱出来,再做一些加码的纾困措施?会否有这个空间?还是都要CY去看呢?

财政司司长:通胀是会有上升的压力,这方面我们都知道,iBond不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这只是一部分。最终纾缓经济上的压力,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在经济上「做大个饼」。我想对香港人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有一份工。如果我们的经济做得好,好像现时一样,差不多是全民就业,这就是一个最好的工具来处理任何的经济问题,包括了通胀上的问题。因为在过去的一年,虽然通胀都不低,但香港的市民亦有实质的收入增长。所以我觉得最重要就是做好经济,「做大个饼」,大家有工做,他们就可以处理未来要面对经济上的问题。

记者:是否需要加码?

财政司司长:最重要的就是有份工做,有份工做的话,你就可以处理到很多不同经济上的问题。

记者:我想问一下,推出遏抑楼市之后,为何依然估计地价与收入跟去年一样呢?

财政司司长:我们要实务些去看看我们的预测是怎样。我们今年都是预备政府推地出来卖,如果有这么多幅地,用现时的假设来做,数字一定是这样做,即我们不会做一些不切实际的假设,我们的假设是基於现时的经济情况,以往认识的经验去处理。

记者:你在第16段提到,政府的参与和市场的运作是相辅相成的,这是否意味政府会在未来会进一步干预市场的运作?以及这与香港自由经济的概念会否背道而驰?

财政司司长:我想并不是这样看法,不是这个意思。你看看上面,我只是说政府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角色,我们在市场经济上,尤其是在市场失效时,政府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如果觉得市场的操作和政府的角色当然大家要作出一个适当的配合才可以平衡得到。对社会来说,每一个政策的代价是什么?利益是什么?意思就是这样,并不是如你刚才所提出问题那样。

(请同时参阅记者会答问全文的英文部分。)



2013年2月27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22时05分

图片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