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施政报告全文(二)
*********

进步发展观

10. 我在此提出:要以「进步发展观」去实现这三个目标。我会将整个发展思路向市民解释清楚,并以此作为建构社会共识的基础。过去十年,香港人争议太多,共识太少,在争论不休的过程中,不少时间与机会就在身边流失了。

11. 进步发展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层面:

(一) 以基建带动经济发展:回顾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香港经济起飞,逐步走向现代化国际大都会的历程,七十年代及九十年代两次大型基础建设运动起重要的作用。基建不单提升城市的发展水平,也带来了职位与工资的增长及不少的实质经济效益。我将提出香港走进二十一世纪的十大建设,稍后会介绍具体项目内容。

(二) 以活化带动社区发展:发展必须同时重视环境保护及文物保育。在环境保护方面,政府立法是一方面,但同时要动员商界及市民参与,加强公众的认知和支持,改变我们一些生活习惯,以双管齐下的方式迈向目标。在文物保育方面,我认为重点不应限於保存历史建筑,而是活化历史建筑,使它们融入社区之中,与社区互动,从而带来社会及经济效益。

(三) 以助人自助理念推动社会和谐:全球化经济虽然带来了发展,但部分市民未能及时分享到繁荣成果。我认为不应以高税收高福利方式进行财富再分配,以求拉近贫富差距。政府的角色应该是缔造适当环境,通过多管齐下的政策协助低收入人士,包括推动基建,令工资上升;全面发展软基建,扩大培训计划,帮助中产及基层人士自我增值及提升技能,提高他们在不断蜕变的就业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利用社会企业,动员政府、民间、商界三方合作,在社区创造就业机会;继续大力投资教育,促进社会流动,减少跨代贫穷,并且以增值社会资本为福利发展的目标。

政府、企业与个人

12. 要落实进步发展观,政府、企业与个人有不同的角色,我坚信「大市场、小政府」的理念,以及公共开支尽量维持在本地生产总值百分之二十以下的原则,但我反对以二分法看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无论是信奉政府干预万能,抑或是歌颂自由市场,都是以偏概全的。经济发展的各部分关系复杂而且特殊,我们需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政府、企业与个人的责任。

13. 对於政府的角色,我认为主要是创造一个有利於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令每个市民都有机会享受繁荣进步的成果。政府需要平衡社会上不同利益团体的政治、经济及社会诉求,在稳定中求进步。在某些政策层面,政府应扮演牵头角色,例如在推动香港与内地经济融合、推动跨界基建及共建大都会等领域。

14. 至於企业,它们在现今社会已不应只扮演纯经济角色,而应兼顾社会责任。政府可以通过与企业协商,共同实现社会目标。立法规管应该是最后的方法。在工资保障、环境保护、文物保育及关怀社会各层面,我今后都会动员企业积极参与。

15. 在个人层面,我会利用政策推动以家庭作为社会核心的主流价值观,以回应全球化带来的社会转变。政府会增加在个人身上的投资,而每个人则要把握这些机会,好好装备自己,积极面对新的经济形态,适应外界的需要,与时俱进,做一个新香港人。

共识的时代

16. 世界正在迅速转变,速度之快,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见。一个城市的兴衰起落也会急速发生。香港需要建立更多对未来的共识,营造更强的内部凝聚力。市民、企业与政府必须一齐向上提升,将香港推上新的发展台阶,以回应外界的各种挑战。

17. 以下我会详述未来的具体施政项目,这是我选举承诺的体现,也是今后社会建构共识的基础。

(待续)



2007年10月10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1时13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