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施政报告》全文(十)
***********

(十)医疗徖

公营医疗

220. 人口老化,医疗服务将承受重大压力。医管局今年将增设约230张病床,以及增加手术室节数、普通科门诊名额、内窥镜检查和紧急手术服务等。

10年医院发展蓝图

221. 为应付新需求,并改善现有服务,政府和医管局已共同制定整体医院发展计划,在未来10年,将动用2 000亿元落实有关发展项目。

222. 今、明两年,天水围医院及香港儿童医院将先后落成。未来10年的医院发展计划,除了已开展的重建广华医院、玛丽医院和联合医院,以及启德急症全科医院的第一期工程外,亦包括启德急症全科医院的第二期工程,以及重建或扩建屯门医院手术室大楼、灵实医院、威尔斯亲王医院、葵涌医院、北区医院、玛嘉烈医院荔景大楼、葛量洪医院及圣母医院等项目。上述项目将增加5 000多张公立医院病床,及超过90个手术室。

223. 政府特别重视增建有规模效益的大型医院,为市民提供一站式、跨专科的医疗服务。启德急症全科医院计划设有约2 400张床,连同香港儿童医院的468张病床,将会发展为具规模的先进医疗中心。这是自1993年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落成以来,另一大规模的医院,突出本届政府对公营医疗服务的承担。

日间医疗

224. 人口老化导致长期病患增多,医管局将逐步增加日间服务,包括构思兴建日间医疗中心和大型日间医院,集中提供更多日间手术、康复、内窥镜、放射诊断、化验等设施。病人於日间前往医院接受诊断治疗后即可回家休养,既保持病人与家人和社区的联系,有利康复,亦可让医管局的住院病床服务集中照顾有需要的病人。

基层医疗

225. 我们应从疾病预防开始,鼓励市民注重个人健康及利用社会资源改善医疗服务。徖生署已制定糖尿病、高血压、儿童及长者预防护理的参考概览,供医护人员及患者参考,并建立《基层医疗指南》电子资料库,方便公众求医。政府建议向医管局拨款100亿元成立基金,利用投资回报,常规化及优化以试验性质推行的「临床公私营协作计划」,并发展新的临床公私营协作措施。「健康与医疗发展谘询委员会」将集中研究进一步推广基层医疗,确保公共医疗系统的长期持续发展。

226. 政府将邀请「关爱基金」考虑推出先导计划,为合资格低收入家庭的青少年女性提供免费子宫颈癌疫苗注射。

精神健康

227. 根据「精神健康检讨委员会」的初步建议,医管局将继续增拨资源提供新一代精神科药物,同时增加人手改善精神科住院及门诊服务。此外,医管局和社会福利署将合作推行为期两年的先导计划,以「医社合作」模式,透过长者地区中心为患有轻度或轻度至中度认知障碍症的长者提供服务,缩减患者轮候医管局评估和专科服务的时间,并加强认知障碍症的社区护理服务。

推行检讨医管局的建议

228. 「医管局检讨督导委员会」已於去年年中发表报告,提出10项主要建议,透过优化联网划界及资源分配模式等措施,缩短病人轮候时间,并协助医管局应对人口老化及慢性病患增多等挑战。政府自本年度起3个年度已预留超过11亿元的一次性额外拨款,推行有关建议。

公共徖

对抗季节性流感

229. 政府於本年度试行把「政府防疫注射计划」及「疫苗资助计划」的范围,扩大至所有智障人士及65岁或以上的长者。政府会於下年度起将措施恒常化。

对抗抗菌素耐药性的威胁

230. 抗菌素耐药性问题是全球公共徖生的一大威胁。政府将成立高层督导委员会,与业界携手制订应对策略。

控烟工作及戒烟服务

231. 政府将加强法定禁烟区的巡查工作、加强戒烟服务、研究立法规管电子烟,并就电子烟的潜在祸害加强公众教育。

(待续)



2016年1月13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3时07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