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施政报告》全文(八)
***********

(八)教育和青少年发展

青年发展

183. 政府十分重视青年人的发展,致力提供充足和多元的升学和培训机会,让青年人装备自己,扩阔视野,把握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向上流动。

184. 政府开拓多种平台,为不同志向的青年人提供发展机会。过去数年,政府推出了多项新措施以支持青年的多元发展,包括推出「多元卓越奖学金」、「青年生涯规划活动资助计划」、大幅增加对青少年制服团体的经常性资助、增拨资源扩大「青年内地交流资助计划」和「青年内地实习资助计划」等。同时,政府继续推行「青年宿舍计划」,让部分青年可以有自己的居住空间。

185. 「多元卓越奖学金」第一批受惠学生已於去年9月入读各大专院校,政府亦已完成「青年发展基金」的筹备工作,待立法会拨款后推出。基金主要以资金配对形式,协助青年人创业。

186. 政府将继续增加「青年内地实习资助计划」的名额,并与非政府机构及大专院校优化计划。

187. 警方将在多方面加强少年警讯及对青少年的工作,包括在八乡设立少年警讯永久活动中心暨青少年综合训练营,预计明年启用,服务少年警讯会员、学生、青少年团体、少数族裔人士及耆乐警讯会员。此外,警方计划增加学校联络主任。

幼稚园教育

188. 政府决定由2017/18学年起,落实免费优质幼稚园教育政策,循多方面提升教育质素,措施如下:

(1)向合资格的本地非牟利幼稚园提供基本资助,让幼稚园为所有合资格儿童提供3年优质半日制服务,预计约七至八成的半日制幼稚园学位将会免费。有关估计基於若干假设,例如幼稚园按建议的师生比例1:11聘请教师,灵活运用除教师薪金及特定津贴以外的政府拨款,以及幼稚园的租金开支亦稳定地维持於现时水平等。政府亦将为合资格的全日制及长全日制幼稚园提供额外资助,以及修订规划标准,逐步提供更多全日制学额;

(2)进一步改善师生比例至1:11,加强照顾儿童的多元需要,并鼓励幼稚园设立专业阶梯及提供具竞争力的薪酬,吸引和挽留优秀教师;

(3)因应幼稚园的学与教经验及社会需要,修订《学前教育课程指引》;

(4)优化「质素保证架构」,强化幼稚园的管治和透明度,并加强政府监察;

(5)加强照顾有经济需要的学童、非华语学童及有不同学习需要的学童;

(6)加强家长参与及家长教育;以及

(7)长远而言,改善校舍及设施,并研究增加幼稚园校舍供应。

189. 在新政策落实前,我将请「关爱基金」考虑在2016/17学年,先为有经济需要的家庭提供一次过的幼稚园学生就学开支津贴。

中小学教育

190. 政府将继续为公营中小学建立无线网络校园及购置流动电脑装置提供财政支援。全港已有一半公营学校完成相关工程。

191. 新学制高中阶段的中期检讨已经完成,政府亦积极推动生涯规划教育。为优化高中课程的推行,以及加强生涯规划教育与相关辅导服务,由2016/17学年起,学校可将现行的「高中课程支援津贴」及「生涯规划津贴」转为常额教席,预计可提供额外约1 000个学位教师职位。我们会在未来两个学年检讨学校的推行情况。

192. 为应对中学生人数短暂下降,政府在过渡期间以「保学校」、「保教师」、「保实力」为目标,实施一篮子针对性纾缓措施,稳定教师团队。政府将继续实施纾缓措施,让中学在整体学生人数逐步回升前保持稳定发展。其中,若学校因缩减中一班级而有过剩教师,保留期由1年延长至3年。为进一步稳定教师团队,资助中学如有需要,可申请延长过剩教师的保留期至2017/18学年。有关措施涉及30所学校约130名教师。

193. 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政府建议成立8亿元的「资优教育基金」,支持香港资优教育学苑栽培10至18岁的特别资优学生。同时,教育局将继续推行「校本资优教育计划」,包括培训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并成立学校网络分享实践经验。

194. 此外,政府将进一步优化校本教育心理服务,在收录大量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公营中、小学,将教育心理学家与学校的比例逐步提升至1:4。

职业及专上教育

195. 教育局将提前检讨如何扩大「内地大学升学资助计划」的资助范围,协助更多有经济需要的学生到内地升学。

196. 我在过去两年的《施政报告》指出,职业教育可以让青年人发挥兴趣和潜能。政府全盘接纳「推广职业教育专责小组」向政府提出的建议,并会积极考虑如何落实,包括全数资助中学提供应用学习课程;延长「职业教育和就业支援先导计划」,以惠及多两届共2 000名学生;以及支持主要的职业专才教育机构举办大型技能比赛,选拔香港代表参与世界技能大赛等。

197. 政府将在市区预留一幅土地,供职业训练局兴建具规模及现代化的校舍。

(待续)



2016年1月13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2时51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