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财政司司长财政预算案记者会谈话全文(附图/短片)
************************

  以下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今日(二月一日)在添马政府总部举行财政预算案记者会的谈话全文:

各位传媒朋友:

  大家好!今天上午,我已经在立法会宣读了新的财政预算案,现在不打算再重复细节,而是想解释一下预算案背后一些理念。

  行政长官去年十月发表的《施政报告》,宣布了一系列的纾解民困、提升生活质素和发展经济的措施,我在预算案会就这些措施提供需要的资源,落实相关的安排。

  过去几个月,我们收到不少市民和议员提出的意见。我和同事们细心分析过这些意见,再考虑到目前和未来的经济环境,才推出一篮子的提议,完成这份预算案。预算案的主题已经写在背板上,就是希望透过预算案的措施,「稳经济、保民生及投资未来」。

  刚过去的一年,香港的经济好像坐过山车一样,经历了高高低低。去年年初,我们享受到经济复苏带来的喜悦,但转眼间,美国信贷评级被调低,加上欧洲债务问题日趋严重,香港的经济亦受到波及,货物出口量急速下挫,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面对订单大减和流动资金紧绌的问题。

  作为一个有承担和负责任的政府,我们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系列的建议,处理社会上面对的困难。

  在恪守审慎理财的原则之下,我推出这系列确实力度不小的「稳经济、保民生和投资未来」的措施,总值接近800亿元。

  我一向的信念是「应使则使」。在我制定的五份预算案之中,政府开支增长,由二○○七年开始至现在,达到百分之七十。而同期的经济增长是百分之二十一。经常开支在二○○七至○八年度起的五年内,增长亦差不多有百分之三十三。

  在今个预算案中,用於和民生息息相关项目的经常开支按年增幅不小,教育方面增加了百分之七,医疗徖生方面增加了百分之八,社会福利方面则增加了百分之九。

  预算案的一个重点是「稳经济」。我们去年已经推出多项措施去帮助中小企度过难关,包括「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为中小企提供到位的融资担保服务。计划推出以来,业界反应良好,但我同时听到,业界仍然担心信贷紧缩会带来资金周转问题。

  我随即和按揭证券公司、中小企业界和银行界人士商讨,然后决定优化现行计划,将担保比率提高至八成,并且大幅调低担保费,政府亦会提供总共1,000亿元的信贷保证。我相信有关措施可以协助中小企解决融资方面的难题。

  除了向企业提供支援,保障就业,我们并没有忽略社会上的打工仔女。虽然现时的失业率仍然处於全民就业的低水平,但我们要未雨绸缪,做好准备,当失业率有上升压力时,可以随时推出准备好的措施,减低这方面的影响。

  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有些行业(例如建造业)长期人手不足,所以我在预算案中建议再增加拨款,支持建造业加强培训,提供更多生力军,一方面改善青黄不接的问题,另一方面为日后上马的基建项目储备人力。

  在民生方面,当经济不景气时,政府是不会吝啬的,我们会继续投放资源,提升必需的社会服务,同时也可刺激经济,帮助有需要的人。但大前提是,公帑要用得其所,不应该胡乱花掉大家的财富。

  教育、医疗徖生和社会福利都与市民息息相关,无论经济处於顺境或逆境,政府在这方面投放的资源都是最多的。本年度,我们在这三方面的支出,差不多占全部开支的六成,较二○○七至○八年度已经分别增加了三成至四成,增幅之多,有目共睹。

  虽然我预期来年通胀会有所缓和,但我亦明白过去一年物价上升为市民生活带来不少压力,所以我在预算案中,提出了多项纾困措施和税务优惠,以帮助有需要的市民,减轻他们的负担。预算案所提出的措施都是有针对性的,社会上不同阶层的人都可以受惠。

  在投资未来方面,预算案除了墨於如何巩固我们现有的经济支柱行业,还阐述如何发展香港拥有优势的六项产业。这六项产业的产值在二○一○年占本地生产总值百分之八点四,聘用近41万人,预算案提出多项措施去配合这六项产业的发展,期望他们日后会成为香港新的经济支柱,令我们的经济更多元化。

  另外,随多项大型基建展开或者即将展开,我相信除了我们的劳工市场会受惠之外,我们的生活质素也会在工程落成后大大改善。

  在预算案谘询期间,一直有意见认为政府应该增加公共开支。一直以来,我们公共开支对本地生产总值的比例,大概是百分之二十,避免政府开支过大而窒碍私人市场的发展。我们并不墨守成规,在有需要时,我们的开支可以超过这个指标。过去十年之中,有四年的公共开支水平就高於百分之二十,在今年二○一二至一三年度,预计公共开支亦超过这个水平。

  过去五年确实是一段极不寻常的时间,经济有很大的波动,我们经历了二○○八年的金融海啸,去年又受到欧美债务问题带来的冲击,但香港的经济仍然表现相当出色,累积了百分之二十一的名义经济增长,人均生产总值也升到了34,000美元的历史新高,这是我们健全的经济体系和出色的竞争力带来的成果。

  我坚信,我们必须秉持审慎理财的原则,必须顾及各行各业各阶层的需要。这样,我们才能保持香港社会稳定,有助香港迎接未来的挑战。

  我现在会以英语简单介绍一下预算案背后的一些理念。

记者:财政预算案都有800亿元的措施,但面对经济不平稳的因素,会否再有加码的可能性,例如见到今年GDP1%下限时,有更多措施可以出台呢?

财政司司长:你回看我全个预算案,其实现时我们在先堆沙包,因为我们看到今年的情况会变坏。如果你回看去年,已经有这个趋势。

  去年第一季,我们的GDP增长是7.6%,第二季是5.3%,第三季是4.3%,第四季刚刚出来数字是百分之三。可以看到一个很明显的趋势,直线地向下跌。我相信我们今年第一季会是很困难的一季。我们在预算案里面已很清楚说到,如果欧债令到我们的出口受挫,第一季有可能是负数。

  我们下半年会好些,但这个仍然要看看欧洲如何去处理债务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令到需求减少,令到我们的出口减少了。这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大。

  因为出口受到影响,其他的服务行业也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所以我是担心的,我们今次预算案,真真正正,我们是在先堆沙包,想如何去应付接来的困难时期。

记者:其实想问,回看今次Budget好像又「计错数」,那数目是几百亿的落差。其实,有些分析回看五年来司长的估算通常都较保守,通常都估计没那么大的效益,经济方面收入不多大,但每次余下钱后都用几招去「派糖」。其实,司长可否说说你整个构思或者针对长远规划方面,可否告诉我们你的代表作,除去年派了6,000元,人人开心之外,其实,针对香港整个提升竞争力方面,你自己最满意是做了什么?

财政司司长:或者我分开两部分回答你的问题。第一个关於预测,香港是一个外向型的小经济,我们绝对是受外围影响很大,很多时外围发生的事,会令上升、下跌的影响力相当大。我们回看今年的预测,其实是受三方面的影响:第一方面,就是地价的收入。地价的收入,我们本来预测620亿,最后我们的修订是831亿,这是历史新高。但我们一早看到,因为我是公布预算案之后,计算过这数目,我们才推出卖地计划。所以,我们推出卖了的20多幅地的收入,没放进我们原本的预算内,即变了那差别已经是200多亿。

  第二方面,就在利得税和薪俸税。我们预算利得税和薪俸税有1,400亿,但我们的预计其实与前年差不多,但我们看到去年的经济环境是不会好过前年的经济环境,所以,都不算是很保守,我们是用同一个预测预测去年的收入。最后的修订是1,700亿,亦是一个历史新高。这方面亦超乎我们预算的看法。1,700亿,差别差不多是300亿。

  第三方面就是政府开支。政府开支方面,我们本来预计支出会是3,780多亿,但最终只是用了3,600多亿,相差有百多亿,这个亦是正常的,因为都约占百分之三,我们一般的开支都是这么多。所以,相加起来,预测变得一个相当大的数目。

  第二部分的问题是关於投资未来。今次你都看到我们很多方面的支出,尤其是经常支出有相当大幅度的增长。这个经常支出占我们总支出的七成,这个大幅度的增长,其实就是一个投资未来的措施,因为我们的经常支出不是「一次过」的。

  跟,另一部分就是基础建设方面。基础建设是由○七年大约是200亿一年,今年升至600多亿,接几年会去到700多亿。这个差不多大了三倍,亦将我们有关的基础设施大量投资去推行,这个对我们的未来亦相当重要。在经常开支方面,尤其在教育、医疗方面,我们的投资相当大,这个亦是为未来我们的竞争力各方面推出的措施。所以,我觉得这方面是足够的,亦是相当大的幅度。

记者:不知道是否最后一年称呼你为司长,这问题你喜欢便答。其实你一直以来都说,你认为香港的税基狭窄,有需要去扩阔税基,但是你今次提出增加免税额,有数得计,约有十几万人跌出税网,似乎与扩阔税基背道而驰。这样做是不是为了顶替你上年所打开了需要派钱的pandora's box?

财政司司长:扩阔税基是我们当然要做的事,我们亦想用不同的方法去扩阔税基。如若税基阔些,收入也会比较稳定些。我们今年也有很多免税额、扣减的措施,这也为了满足纳税人(希望减轻)这方面的负担。今年的经济情况可能会变坏,我们希望市民可以有多一点钱在手上,帮助他们度过这一段时期;我们也希望当经济变好的时候,他们的收入会增加,希望他们再跌入税网。

记者:看看未来一年的预算,地价收入都有600亿,与上一年的预算都差不多。其实是否未来都看淡楼市?在地价方面,是否预期未来一年都会比较低呢?因为看预计落成单位量,其实预算比去年多了。另外,会否在地方面,那些限或限价的限制,未来亦会多些?

财政司司长:刚才你提出来的限制当然会有些影响,但如果我们今年的预测与去年差不多的话,应该都不会小到那里去,因为去年都是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所以我们今年的目标,是希望楼市可以平稳健康地发展。

记者:过去五年,政府大概用了1,000亿在一些一次性措施上,为什么不可以把这笔钱用在长远的政策方面,例如解决贫富悬殊,或纾缓贫富悬殊,或人口老化的问题呢?还有你如何总结过去五年,即任内的表现。除了为我们储了很多「沙包」外,有没有一些经济方面能够改善等等的表现呢?

财政司司长:我想你要有一个适当的比例在那里。我们今年的开支有4,000亿,那如果说过去几年有千多亿,那个数目比例,因为很多时大家都在看这些一次性措施,就当是整个预算案,但是整个预算案包含很多不同方面。我刚才说过,如果好像今年有4,000亿的支出,当中有七成是经常措施,这些是因应我们长期发展而如何去推行。另外,那些基建设施也有十几个百分点是这样的,所谓一次过的措施占少数。所以,我想我们要给予一个正确的比例,重要性放在哪里?有可能那个比较有新闻价值,但我觉得更加重要是,大家要重视我们经常措施的比例有多少。这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相当重要。

记者:除了堆「沙包」之外,还有什么......

财政司司长:我们堆的「沙包」是今年做的事。去年我们主要都是抗击通胀和藏富於民。这几年相当不寻常,这几年和一般的年,我觉得非常不同。因为我们上过很高,也跌到很低,这几年十分不同,我们每一个时期都要面对不同的困难。我在过去这几年都是一如既往,以市民为重,用心去做,克服一些困难。这些困难这几年都不少,但是做到今时今日,我们看到我们的公共财政仍然非常稳健,我们也有足够的资源让我们今年可以「撑企业」,可以「保民生」,更加可以留一个好的帐目给下届政府,我觉得在这方面都做得充分,我留待大家做评价。

记者:想问司长有关刚才你没有回答的扩阔税基问题。你内心入面想要做到扩阔税基,但你行为上却在派钱,令一堆人跌出税网。这个矛盾的行为你如何去解释呢?另外你是否因为觉得上年在派钱上给政党「跣」了,所以今年痛定思痛,用回增加免税额去满足市民的愿望,让市民给你掌声?

财政司司长:我想和掌声没有什么关系。刚才我说过,今年会面对一个相当困难的经济情况,很多不同阶层的市民,尤其是纳税人亦会面对这情况。我们希望可以透过不同的措施帮助他们,希望可以减低他们的负担。我们推出这些措施是应该做得到的,有可能会在一个短暂的时期收窄税基,这次是一个代价,是我们要做到的,否则我们不能推行这些措施。我觉得这个代价是值得的。

记者:(派钱)

财政司司长:政党怎会「跣」我。

记者:其实去到最后一份预算案,坊间有很多学者或专家帮你「埋单计数」,看看你过去的一些功绩。其实不少意见提到,说你在预算案里面一些「一次性」的措施,其实不少,但是一些比较长远,例如完善本港财政制度的措施,譬如税基或稳定政府收入的措施就不太见得。其实这一方面的工作上,你会否觉得自己可能都是近乎「交白卷」,或是做了一些什么呢?

财政司司长:我想那个评价留给他们(去做),他们可以做这方面的工作。不过,今年令到我觉得高兴的,就是失业率可以从最近在○九年高位5.5%,回落到今时今日的3.3%,这是不容易达到的。你看看我们的外围,同一样比较发达的地区,美国、欧洲等等,都去到差不多10%。我们可以维持这样一个百分率相当不错,尤其是我们在本地的就业人数,在这几年来也增加了18万。收入方面,平均有百分之十二点五的增长。去除通胀的因素,还有百分之七的实质增长,这相当不错。

  住户中位数由18,000元去到20,000元,这些都是大家可以看到,香港人生活质素确实上升了,我觉得这是值得高兴的事。

记者:在扩阔税基的问题上,你觉得现时比较短暂的代价。你可否分享自己的经验,觉得下届政府有没有条件去扩阔税基,例如包括再重推GST。另外,如果下届特首邀请你留任,你自己会否考虑?

财政司司长:扩阔税基呢,我相信每个政府都想做的。其实我们亦不是太久之前尝试过去做扩阔税基的工作。当时我们经过很长期的讨论各方面,发觉大家同意我们应该扩阔税基,但我不想被推荐,所以当时推出了一个计划,或者GST会是适合的,但似乎社会亦不是很接受,这个就是我们面对的现实。是不是下一届可以这样做呢?这个可以看看下届政府觉得这方面的优先次序在哪里。至於我自己未来的去向,直到现在,我未考虑过,我慢慢再去想。

记者∶想请教司长,去年派完6,000元后,市民很渴求你今年继续派钱,你会怎样向市民解释为何今年有这么多财政盈余都不派钱?

财政司司长∶去年我很清楚说过,6,000元计划是一个一次性藏富於民的计划,是在去年很特殊的经济、财政、政治考虑后才作出决定。今年我在谘询期间,亦听了很多不同的意见,一般的政党、议员、社会机构等等,都反对我再延续这个计划。所以今次的预算案没有包括6,000元计划,或者类似6,000元的计划,但是我们很刻意地订出一系列措施。这一系列的措施相当大,刚才我说过,有800亿之多,这一篮子的措施可以惠及不同需要、不同阶层的人。我相信可以照顾市民的诉求。

记者:现在财政储备有6,700多亿,一直以来都说政府没有帮到那些N无人士,现在也没有帮到他们,其实为何有这么多储备都不做一些长远的扶贫措施?会否担心别人说你是守财奴?第二个问题就是你如何评价自己过去五年的表现?你觉得自己是否合格?

财政司司长:我答你第一个问题。福利来说,我们现在的总支出是500亿,经常支出是440亿,在这五年间增加了三成。至於在福利上,我们在长远方面增加了不少钱。

  至於储备方面,我想大家要把储备和支出水平,要看看他们的关系如何。我没有订出一个储备的目标,但是我们亦不会由储备控制我们的支出,并没有这个关系。现在遵守的原则,就是「应使则使」,每一年我们觉得应该使的钱,我们都会支出去做的。刚才我已经说过,在过去五年,我们的支出增加了七成。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目,你去看看其他的政府,没有其他一个政府在五年之内增加支出去到七成,现在我们差不多去到每年4,000亿元的支出。

  所以说我们是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是在服务市民。每一年我们扣除支出之后,剩余的钱才放进储备,如果这个储备日后变大,就可以令我们好像现在一样,可以在急需时间,可以抽些钱来应付突发的事情,尤其是现在我们经济越来越大,外围对我们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我们需要的储备水平有可能要提高。

  大家或者记得,我们在九八、九九年那六年期间,我们有五年有赤字。该五年期间,我们支出多了,从储备取出2,000亿,占我们当时的储备差不多四成。如果现时有问题的话,我相信支出不止这数目。

  所以,现在看到,现时世界上的困难是越来越严重,我们需要,真的先「堆好沙包」,准备去迎接这些困难的来临。

记者:其实在你任内都经历过一些金融风暴,但不是每一次香港都能化险为夷。但今届政府给予人们的感觉都是只是懂得开支(方面),在开源方面,是不是没有法子?如果欧债危机即时「爆煲」,或是在你任内之内「爆煲」,你认为这一份财政预算案能承受得起吗?

财政司司长:我们现在已经看到由欧债危机所带来的不稳定性、不明朗性,所以今年所推行出来的措施,就如刚才所说,差不多800亿,提振作用是有一点五个百分点。这个提振作用,即是GDP如果没有这支出,是会再少这一点五个百分点,所以我们已经预计了这影响会达到什么程度。而我们现在预计一至三个百分点应该合乎要求,我们要看一看现在或日后的情况会坏到什么程度才再准备、推出新的措施,但现在我们看来,我们已经预计了最坏的情况。

记者:(开源方面)

财政司司长:我们在过往几年里,我们不是缺乏收入,这几年我们的储备是有增加,虽然我们的支出所增加的比率还是快,但是我们仍然是有储备的,而在这一方面我们不会看每一年的支出和收入是怎样,我们以看一段时间来作出适当的平衡。

记者∶之前有特首参选人曾批评市建局兴建一些「贵到无伦」的楼。其实今次有一个先导计划希望推行工厦重建项目,会否担心重建后都是一些价钱很贵或项目不是大家想像中那样合理?此其一。同时,想问问唐英年......

财政司司长∶我先答你第一个问题,好吗?谈到市建局重建方面,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希望住在旧区内的市民,可以(楼龄)七年单位的价钱,让他可以在同区买到另一个物业。市建局本身不是发展商,它亦要与发展商一同进行发展,当它完成重建后,是以市价出售。市价要看当时的需求怎样,是由市场去决定,并不是说由市建局建成的楼宇是另一种补助式的楼宇。主要的目标是让住在旧区的居民可以有一个选择,搬到同区一些较新的地方居住,改善他们的生活。

记者∶想问多一点,这个先导计划酝酿了多久要推动工厦重建?大约半个月前,唐英年亦有类似的建议,有否觉得他抄你们的「桥」?是否存在他离开政府前已在酝酿,他有泄密的可能?

财政司司长∶这么多「阴谋」。我们觉得市建局主要做住宅区,但工厂大厦方面,他们可能会有一个角色,他们的做法会较一些发展商去做更快,因为现时我们看到很多时候,工业楼宇是multi-owner,由很多不同的人拥有,叫大家一起同意出售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可以用市建局条例,应该可以更快活化工厦区,对我们整个城市而言,都是有好处的。

记者:曾先生,你任内时常估错数,严重低估收入,差额都很大,所以会导致没有长远规划,要靠很多一次性的短期措施。这个是你刻意这样做抑或是在思维上倾向保守一些?另外一件事是相关的,你今年估计有667亿盈余,其实是否可以做多些东西呢?特别是中、低下阶层的市民方面,我们发觉到他们受惠不是很多。还有一个问题相关的,就是......

财政司司长:我先答你这个问题,好吗?其实你的看法不是很正确。刚才我答另一个问题时已经说了,那些所谓一次过的措施,占我们整个支出很少的部分。我们最大的部分是经常性的开支,是占七成的。另外基本建设方面,亦占一两成,相当不少的,今年是有600多亿。所以这些加起来,剩下那些所谓一次性的措施,这个可能有多些新闻价值,但是占我们的支出比较少的部分。这个我不是太过担心,因为这个要就一些不同的情况,我们要出一些一次性的措施。因为我不想这些变了经常性的支出,这些一次性的措施是处理现时面对的问题。长远一些,我们要靠其他的方法处理了。

记者:但是因为你时常都一次性,年年都一次性,市民便当了是「奉旨」的,说得俗一些。如退税,你不退税的一年,便会给人骂了。你还有没有压力要交一盘靓数给下一届政府?667亿,其实是否可以使多一些,有没有压力要交一盘靓数给下一届?

财政司司长:我想你不是提议我不要做那些措施?你应该不是这样提议吧!还要做多些。今年我们整个篮子已经值800亿,800亿是相当大的数目,这个我觉得我们今年这个措施,应该可以惠及不同需要、不同阶层的市民,我相信市民会支持这个预算案。

记者:其实你面对行家的提问,一方面觉得税基狭窄,另一方面提高了免税额,令很多人跌出税网。想问在制定今次预算案时,有否考虑改动税阶?即是既不会令税基窄了,另一方面一些有需要的市民如中产可以少交税款?过程中有否考虑改动税阶,如有考虑为什么最后没有这样做?

财政司司长:我想我们要找一个平衡。今次我们看到现时财政状况,我们看到来年的经济情况,我们作出一个平衡。我们觉得现在的提议,应该令最多人可以受惠得到,令香港的市民在这方面多些能力可以支付他们的负担。我们觉得这是相当合理的平衡。

(请同时参阅谈话全文的英文部分。)



2012年2月1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21时35分

图片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