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主网页
施政报告全文(五)
*********

维护劳工权益

52. 香港经济虽然复苏,但一部分在职人士的生活却仍未见改善。劳工界的立法会议员积极反映基层心声,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我们高度重视这些意见,深切理解劳工阶层面对的困难。维护劳工权益,促进劳资关系,是我们创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方针。

53. 关於最低工资和标准工时的议题,劳工顾问委员会正深入研究。由於社会各界对有关课题意见分歧,我们应该让劳顾会有充分时间继续讨论。与此同时,特区政府已率先规定政府服务合约的承办商,须给予非技术工人不低於市场平均水平的工资。我们已将这安排推广至所有公营机构,并获得这些机构积极回应,表示会采纳政府的做法。连同在政府外判合约下受保障的工人在内,估计约有二万五千名基层工人会受惠。我们会进一步将这个做法推广至资助机构和资助学校。我呼吁工商界,本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参考政府公布的平均工资水平,向非技术雇员支付与市场水平相若的工资。我们深信透过务实的做法,可以使更多基层劳工得到保障。

54. 另一方面,政府坚决打击非法劳工,尤其是针对聘用非法劳工的违例雇主。执法部门打击非法劳工的联合行动,今年头八个月比去年同期增加三成,有一百四十五名雇主因聘用非法劳工而被判即时入狱。我们亦致力打击违例欠薪的罪行,严惩蓄意以不正当手段逃避责任的雇主。今年头八个月,成功检控违例欠薪的数字上升百分之十三,也有公司董事被判入狱。劳工处会继续加强执法及检控欠薪的罪行,并会建议提高违例欠薪罪行的最高刑罚,以收阻吓作用。

55. 我们在制订公共政策时,开拓本地就业机会是重要考虑。今后两年,政府将落实多项社区设施工程、持续推动市区更新和促进楼宇维修。这既为改善香港居住环境,亦会为建筑业带来就业机会。

56. 由现在至二零零六年底,政府会投入约一亿九千万元,进行超过一百二十项乡郊小工程和市区小工程,将会为建造业创造四百八十个职位。多项市政工程经已选定并会优先展开,将陆续带来二千二百个职位。同时,由现在到明年底,三十个社区会堂和社区中心将会进行保养维修,让市民有较好的活动场所,也可为建造业增加约二百个职位。香港房屋协会和市区重建局为业主提供有关妥善保养楼宇的协助,预计每年可创造约三千个职位。我们会与房协和市建局研究扩大协助范围。在「旅游区改善计划」下,我们会研究在香港仔开展旅游项目工程,以配合海洋公园重新发展计划;另外会改善鲤鱼门的海旁设施,以及在尖沙咀兴建露天广场。

57. 为准备二零零八年在香港举行奥运马术比赛所涉的工程,会创造约四百五十个建造业职位。由於香港体育学院需要暂时迁离原址为马术比赛提供场地,政府会在这段特殊期间给本港运动员提供训练场地,并将会动工兴建新的设施。

58. 为了促进业主合法地进行包括楼宇维修的小规模建筑工程,我们会在二零零五至二零零六的立法年度提交修订法案,订出小型工程的监管制度,简化相关程序,确保小型工程的安全。

环境与健康

59. 主席女士:保护环境的重要任务,贯穿於我所说的提升管治能力、创建和谐社会和全方位发展经济三个主题之中。和谐社会包含人与自然的和谐。清除环境污染,不仅关乎市民的健康和生活质素,亦关系到香港的长远发展。香港作为亚洲国际都会,决不能够容许空气混浊、环境恶劣。能否改善环境,是特区政府施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我们有决心、有策略、也有措施和行动去治理环境污染。今后一切重大政策在决定推行前,都必需先经过环保角度的审视。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责任,基本原则是「污染者自付」。我们会加强推广环保意识,使香港成为环保城市和市民共同爱护的理想家园。

空气

60. 近年香港空气的污染程度,已引起各界人士严重关注。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持续改善空气质素。首先是把我们境内的工作做好。从一九九九年起,我们已有步骤地采取措施控制车辆的废气排放,而且成效初见;再进一步,是由二零零六年一月开始,为新登记车辆分阶段引入符合欧盟四期废气排放的标准。为了最终降低污染,政府带头节省能源,由明年一月开始,政府所有办公楼会把全年耗电量减少百分之一点五。此外,政府亦会带头由二零零六年开始在所有政府工程率先全部使用超低硫柴油。汽油和电力混合动力车辆排放的废气较少,当市场上有较多型号供应,而且又符合成本效益时,政府会积极考虑采用,以及鼓励民间选用。我们会向所有政府车辆司机发出指引,在停车等候时必须关掉引擎;也呼吁私家车司机同样自律。

61. 为了全面达致二零一零年的减排目标,我们已要求电力公司加快减排工程项目的时间表、增加使用超低硫燃煤及尽量使用天然气发电。此外,环保署为电力公司的指明工序牌照续牌时,会订定并逐步收紧排放总量上限,确保达致指定二零一零年的排放水平。

62. 政府与两家电力公司签订的管制计划协议将於二零零八年届满。政府现正参考第一阶段公众谘询收集到的意见,拟定未来电力市场的发展大纲。在订立新的管制计划时,我们会要求电力公司必须装置有效的减排设施,并以达致订立的排放水平作为发牌的首要条件。此外,会要求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及进行用电需求管理。我们会谋求方案,尽量避免由用户承担减排装置的开支,以免加重市民的电费负担。我们会在年底就未来的发展大纲进行第二阶段谘询公众。

63. 在区域空气质素方面,粤港双方在二零零二年就改善珠江三角洲空气质素问题达成了共识,一同执行管理计划。我们共同建立了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质素监测网络,设有十六个监测点,可以全面提供珠三角区内准确的空气质素资料。两地政府已同意从本年第四季度开始,向公众每日发布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指数。民间共同努力,可以有力地推动净化空气的工作,例如我知道商界就正自发地联合签署《清新空气约章》。港粤共同研究的《珠三角火力发电厂排污交易试验计划》也预计於二零零六年内完成试验计划的细则,让发电厂能物色交易伙伴和制定排污交易合约。港粤双方正一同努力,以期於二零一零年达致共同订定的减排目标,使珠江三角洲的空气质素可以大为改善。

食物安全

64. 民以食为天,食物安全问题现时深受市民关注,社会上对此有不少忧虑。内地每天为香港提供不少家禽、牲口、水产及其他副食品。我们把不久前发生的食物徖生事件化为机会,及时加强了与中央和广东的通报机制,并且加紧建立和完善一套监管内地供港食品安全的制度。最近内地亦与特区政府达成源头管理的共识,而特区政府有关部门亦会派员到有关供港饲养场视察种植或饲养过程的安全措施。政府也会继续在市面上加强食品的抽样测检。

65. 为了集中资源,做好食物安全监管工作,我们决定重组政府架构,设立食物安全检验检疫署,整合原来由渔农自然护理署和食物环境徖生署分担的有关工作,包括监管进口和本地生产的活食用和非食用牲畜和禽鸟,以及蔬菜、肉类、海产和食物制品等的食物安全。食物安全监管工作涉及多项法定职能,都是政府的责任。同时我们会扩大及增强现有的谘询架构,在食物安全标准事宜上与专家、学者及消费者相互沟通,集思广益,确保市民食得放心。有关的具体安排,我们稍后会向立法会汇报。

(待续)



2005年10月12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1时54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