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主网页
施政报告全文(三)
*********

丙、创建和谐社会

27. 我的施政方针的第二个主题,是创建和谐社会。这要靠政府与各界市民共同努力。公众普遍希望社会减少对抗和争拗,渴求共建和谐,许多社会团体也都为促进和谐而努力,例如妇女事务委员会就定下了「携手共建和谐社会」的五年目标。在共同担负责任的基础上,特区政府会努力与社会的不同界别和组织建立伙伴关系,促进和睦相处。

28. 香港像其他国际城市一样,无可避免地卷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社会矛盾不少。但是我们这里并无族幠、宗教或阶级等激烈冲突,与世界上其他大城市相比,香港要安宁、和平得多。我们的市民既有勇於拼搏、永不言败的「香港精神」,同时又富有同情心和乐善好施,能够彼此尊重包容。「美丽的香港人」令我对创建和谐社会充满信心。

维护社会公义

29. 香港所赖以成功的支柱,包括法治、资讯自由、廉洁政府和公平的竞争环境,也是我们创建和谐社会的根基。特区政府一定坚决捍徖法治,尊重司法独立,保障市民享有的各种基本权利和自由,维护社会公义。政府同时确保执法机关有足够的权力和资源,依法维护社会治安和公众利益。

30. 香港在全球竞争中的一项重大优势,是公营和私营机构的廉洁。这是国际社会高度推崇和广大市民引以为傲的香港制度特色,也是我们必须维护的核心价值。廉政公署在建构香港廉洁社会的过程中担当中流砥柱的角色,它的工作成就有目共睹。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政府打击贪污行贿的决心绝不动摇。我们会一如既往,全力支持廉政公署的工作,并支持它因应法制和社会的变迁,不断提高执法成效。作为行政长官,我同样接受防贿规范,政府将尽快为此向立法会提出法律建议,在《基本法》框架内订立必要的法律规管程序。

31. 我们要共同维护社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我们会就禁止种族歧视向立法会提交法律草案。政府推出政策措施时,坚持考虑两性的不同需要和观点,推动性别平等和享有各展所长的机会。我们会继续推行工作,促进儿童权利、种族和谐及少数性倾向人士的权利。

32. 香港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既深深根植於中华文化,又吸纳了其他文化中人类社会的许多共同价值、规范和习惯。无论是中国各省籍人士、或是华侨、华裔,以至世界各国的公民,来到这个城市生活和工作,都能够融洽相处,彼此尊重。我们鼓励发扬多元文化,互相借镜,融会贯通,从而产生更丰富多采而具有香港特色的文化。香港作为国际都会,要有容得下世界的器量。

33. 政府作为香港整体和长远利益的代表,坚持以公平原则施政,严格遵循制度和程序办事,不偏不倚地对待各方利益。我们会发挥各个法定机构的作用,联同民间组织的努力,确保社会机会平等,特别是接受教育机会的公平,让市民可以通过求学实现自我提升。

34. 我们会凝聚各界力量,尽量开拓市民的个人发展空间,增加向上流动的机会。为进一步装备青少年投入社会工作,以及提升整体培训成效,「展翅计划」的学员今后可修读更多及不同类型的技能课程。我们也会将这计划的工作实习津贴由一千元增加至二千元,以鼓励更多学员参加实习,汲取工作经验。我们已设立更多的课余托管计划减免费用的名额,以便更多低收入家庭的成员可以投入工作。另外,我们与学校合作,为有需要的学童提供课后学习及其他支援服务。妇女事务委员会推动为期三年的「自在人生自学计划」,成功鼓励了不同阶层的妇女持续进修和自我发展;过去一年半里,有超过六千人次报读。我们会继续与妇女团体保持紧密联系,共同推动妇女参与社会事务。为加强偏远地区的就业服务,劳工处将在元朗及北区设立就业中心,届时全港就业中心数目将由十个增加至十二个。我们会延续部分在公营机构开设的临时职位,以满足运作需要。我们也会放宽「本地家务助理特别津贴奖励计划」的规定,推动本地家务助理市场的发展。

鼓励公平竞争

35. 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让市民可以奋斗创业,是维持社会活力与和谐的重要条件。香港一向被公认为最自由的经济体系,国际社会对香港的公平竞争环境有极高评价。不过,随香港企业实力壮大,一部分上升至世界级水平,而跨国企业也更多来香港立足,香港有可能会出现足可支配市场的力量。

36. 政府自从一九九八年五月提出《竞争政策纲领》以来,我们执行以按个别行业为主而制订措施的竞争政策,已经积累了经验,尤其是在推动电讯市场竞争方面,成效显著。为确保我们的竞争政策持续符合公众利益及提供有利营商环境,又考虑到议员和市民的意见,我们已於月前委任了一个独立及由非官方人士担任主席、成员来自社会各界的竞争政策检讨委员会,检讨现行政策的成效,包括现时政策运作模式是否适时、调查权力是否足够。此外,该委员会将参考国际经验,积极考虑香港是否需要订立全面的、跨行业的公平竞争法例,及有关法例的范围及适用性。委员会预计明年中可完成有关检讨工作。

37. 我们并非要干预市场,而是积极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防止出现如合谋定价、串通投标、分割市场等操控行为。任何措施包括立法在内,目的都是要有利於个人创业、有利於中小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世界上已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全面的竞争法规,可供我们参考,从而可以尽量避免因为立法或其他措施而带来负面影响。香港的企业向来欢迎竞争,也善於竞争,相信一定会支持政府维护自由和公平竞争的大环境。

发展福利事业

38. 我们不能不看到,社会上存在一些长远不利於和谐的因素,包括:低学历低技术人士就业困难、部分职位实质薪金水平下降、中产阶层呈现两极分化、市民收入差距扩大、人口渐趋老化、一部分新来港居民应变能力不足、以至传统家庭观念备受冲击等。这些问题都必须正视和处理。

39. 社会里总有弱势幠体,他们应该得到适当的照顾。香港社会福利事业肯定是要持续发展的,需要社会福利机构和专业社工担负重要角色。特区政府会继续与社会福利界维持伙伴关系,为推动福利事业发展而努力。越来越多企业也愿意承担社会责任,以各种形式帮助弱势社幠。个人和家庭的责任亦至为重要,不可以过分依赖政府与社会的支援。政府已透过社区投资共享基金和携手扶弱基金,支持多个项目,积极推动政府、商界、社会福利界和民间组织共同合作,建立社会资本、提倡企业公民责任、鼓励家庭和个人共同承担、发展社区互助网络,助人自助,为建立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待续)



2005年10月12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1时35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