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行政长官向立法会发表《行政长官2020年施政报告》发言全文(七)
********************************
(六)增加房屋与土地

房屋供应

房屋政策及理念

83. 房屋是香港众多问题的症结:它既是市民「衣食住行」中的重要生活条件,也是达至「安居乐业」民心所向的基础。对基层及低收入家庭,由政府资助的房屋是有实效的扶贫措施;对于中产及小康家庭,自置物业是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家的盼望;对于整个社会,房屋除了是供求问题,也是一个公义和分配的问题;对于管治,房屋问题未能解决,社会难以长治久安。

84. 根据定下的政策,我们把「绿表置居计划」(「绿置居」)和「白表居屋第二市场计划」恒常化,并推出港人首次置业(「首置」)先导项目,丰富了房屋阶梯;提升公营房屋占新供应的比例由六成至七成;将资助出售房屋的售价与市场脱鈎,改为定于市民可负担的水平;赋予市区重建局(市建局)协助提供「首置」的社会任务;及修订香港房屋协会(房协)兴建资助房屋的地价安排,让房协可以多供应公营房屋。对于轮候公屋家庭和其他居住环境恶劣的市民,当他们未能踏上房屋阶梯前,政府承诺三年内提供15 000个过渡性房屋单位、即将试行为长期轮候公屋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现金津贴,以及研究为「劏房」实施租务管制。部分改革措施突破政府的一贯思维,作为行政长官,我有时都要力排众议,为的只是一个信念:安居对香港市民实在太重要了! 

长远房屋策略

85. 经过我们多年的努力,房屋供应已初见成果。我现公布按稍后运输及房屋局(运房局)发表的2020年《长远房屋策略》(《长策》)报告,我们已全数觅得兴建316 000个公营房屋单位的330公顷土地,可以满足未来十年(即2021/22至2030/31年)约301 000个公营房屋单位的需求,供应主要来自东涌填海、古洞北╱粉岭北和洪水桥╱厦村等新发展区的农地和棕地、多幅改划作公营房屋的用地、九幅分别位于启德和安达臣道石矿场改拨为发展公营房屋的用地、粉岭高尔夫球场部分用地,以及多幅完成检视具房屋发展潜力的棕地羣。

增加资助房屋供应

「居屋」及「绿置居」

86. 香港房屋委员会(房委会)于上月初截止申请的「居屋2020」,提供约7 000个单位,定价为市价六折,超额认购33倍;而由于「绿置居2019」约3  700个单位正在进行选楼,下一年度的「绿置居」约4 700个单位将于明年分期出售,当中首批约2 100个单位预计于明年5月推出。

出售「租者置其屋计划」回收单位

87. 我在去年《施政报告》中建议房委会积极部署,加快出售位于39条「租者置其屋计划」屋邨的回收单位。房委会已于今年7月通过,将这批回收单位于每年的「居屋」和「绿置居」销售计划中一并出售,让合资格的绿表申请人购买。房委会现正进行准备工作,将至今已回收的700多个单位与下一期「绿置居」一并推售。

市建局「首置」项目

88. 市建局正积极履行新任务,在其重建项目中,提供更多「首置」单位。市建局已决定将「焕然懿居」毗邻的重建项目订为另一个「首置」项目,估计可在2024年推出约260个单位。

重建石篱中转屋

89. 房委会已对石篱中转房屋的楼宇状况作全面结构勘察,认为继续保存到超逾2022年并不符合成本效益。房委会辖下策划小组委员会已决定于2022年年底清空石篱中转屋,把用地作公营房屋发展,估计可于2028年完成重建。如获放宽有关规划限制,预计可提供约1 600个单位。

重建房委会工厂大厦

90. 就去年《施政报告》提出研究重建房委会旗下六个工厂大厦为公营房屋,房委会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其中三幅用地可用作发展公营房屋。房委会预计于2021年第一季完成所需研究,随后会根据《城市规划条例》进行改划土地程序,估计可于2031年提供合共超过3 000个公营房屋单位。

重建大坑西邨

91. 经过政府协调推动,我们欣悉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已与市建局达成合作推展大坑西邨重建计划的意向,以充分善用有关地段的发展潜力及早日改善屋邨设施。根据双方的初步估算,重建后的大坑西邨项目可提供超过3 300个单位,较现时的1 600个单位增加约一倍。

过渡性房屋

92. 本届政府大力推动过渡性房屋发展,目的是透过善用闲置土地及建筑物,为有迫切住屋需要的市民提供短期居所。这计划亦得到物业及土地拥有人、参与兴建和营运的非政府组织的鼎力支持。在运房局过渡性房屋专责小组的推动统筹下,计划在过去一年取得令人鼓舞的进展,总的来说,连同正深入研议的3 400个单位,我们已觅得可在未来三年内提供13 200个单位的土地,距离15 000个单位的承诺只差12%,我们会继续努力。政府亦建议向相关资助计划额外注资33亿元,令政府总承担金额增至83亿元,至今已批出超过22亿元资助。

93. 与此同时,新冠疫情令不少酒店和宾馆面临关闭结业的危机,政府会实施先导计划,资助非政府组织租用合适和入住率偏低的酒店和宾馆单位作过渡性房屋用途。运房局计划向「关爱基金」申请资助推行先导计划,务求短时间内推出,以增加过渡性房屋的供应。

现金津贴试行计划

94. 除了多管齐下增加供应外,政府亦以破格思维同意试行以现金津贴纾缓基层家庭因长时间轮候公屋而面对的生活压力。试行计划将会为非居于公营房屋、非领取综合社会保障援助(综援)而轮候公屋超过三年及并未被首次编配公屋的合资格「一般申请住户」(即二人或以上家庭和长者一人申请者)提供现金津贴。初步预算会惠及约90 000个「一般申请住户」。政府现正制订计划的执行细节和详情,目标是于2021年年中起接受申请,并于7月开始派发现金津贴。

研究「劏房」租务管制

95. 为居住在私营楼宇,特别是「劏房」的轮候公屋家庭提供现金津贴,其中一个争议点是租客并无足够保障。我同意须研究有关问题。「劏房」租务管制研究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已于今年4月成立,并于7月设立三个专题小组委员会探讨与「劏房」有关的社会、经济、法律等课题,及委聘顾问进行研究,就应否及如何进行「劏房」租务管制现正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工作小组的目标争取在2021年第一季完成研究,并将报告呈交政府考虑。

房屋问题的症结

96. 经过了本届政府对房屋理念和政策的调整,香港整体公营房屋供应变得更丰富多元。归根到底,香港的房屋问题核心是建屋土地不足。只要大家同心协力,配合政府多管齐下开辟土地的策略,支持各项增加土地供应的短、中、长期措施,房委会、房协、市建局,以至私人发展商都有建屋的能力和容量。因疫情带来的冲击,我们见到建筑成本正向下调整,建造界人手亦比以往充裕,实在是造地建屋的大好时机。有了充足的供应,相信物业价格亦会渐趋稳定。

土地供应

造地工作 渐具成果

97. 增加土地供应一直是本届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我们以政府主导用地规划和基建配合作施政方针,大刀阔斧地开拓土地作兴建房屋及发展经济之用。近年造地工作成效和政府就土地供应专责小组建议的八个优先研究和推行的选项的最新发展,已详列于今年的《施政报告附篇》。

98. 运输基建有助释放土地发展潜力,对增加土地及房屋供应至为重要。新界西北及新界北部均有巨大发展潜力。因此,政府会加紧落实北环线铁路项目,配合古洞北新发展区公营房屋入伙,以及带动新田、牛潭尾及凹头一带的发展。政府至今在沿线附近物色到总面积约90公顷(相当于四个太古城)的房屋用地并陆续进行研究,当中包括新田╱落马洲枢纽,若落实北环线,这些土地可望带来超过70 000个房屋单位。

港铁小蚝湾车厂用地

99. 我们已就港铁小蚝湾车厂用地上盖发展制订了分区计划大纲图,根据最新评估可望在中长期提供约20 000个单位,当中约一半会是资助出售房屋单位。这是继80年代的港岛线康山发展后,40年后另一个利用铁路设施上盖发展,提供公营房屋的铁路项目,凸显本届政府加大公营房屋供应的决心。

重建市区寮屋区

100. 收回三个位于茶果岭、牛池湾和竹园联合村的市区寮屋区,并重建为高密度公营房屋的研究进度理想。由于房协不论在建屋,以至安置居民、综合社区规划等方面都富有经验,我们将邀请房协负责执行这三个项目。我们正争取明年上半年陆续展开土地改划工作。如过程顺利,可望2025年分阶段进行地盘平整和基建工程,三个项目预计合共带来6 300个公营房屋单位。

释放私人土地发展潜力

101. 私人拥有的土地一向是房屋供应的重要来源。政府已于今年5月推出为期三年的「土地共享先导计划」,并正与有兴趣的土地拥有人作初步探讨。另外,发展局已按去年《施政报告》提出,检视已规划作高密度房屋发展而未有确切发展计划的私人土地,评估当中哪些适合作公营房屋发展,预计于今年年底前完成这项工作。发展局将会成立「项目促进办事处」,负责跟进较大规模的私人住宅用地规划地契修订和其他发展审批申请直至项目正式动工,协调各个参与审批项目的部门加快审批流程,并协助解决争议,包括及早把未能解决的事项提交高层寻求指示。

屯门西发展

102. 已定于今年年底通车的「屯门 — 赤鱲角隧道」和已进入详细规划及设计阶段的港铁屯门南延线会为发展屯门西部提供契机。我们正继续筹划就龙鼓滩(涉及约220公顷)近岸填海和屯门西沿海(涉及约220公顷)地区发展潜力进行规划及工程研究。我们亦会藉这项研究检视内河码头的需要,以提升屯门西地区作住宅发展及╱或其他更有效益用途的潜力。

「明日大屿愿景」

103. 上述各项多管齐下的开拓土地工作无疑会提供跨越目前《长策》十年期的部分中期房屋供应,但难以完全满足中、长期市民的住房需求,更遑论建设更宽敞的生活环境。在众多土地供应选项中,「明日大屿愿景」规模最大、可提供的土地最多,目前申请拨款的是涉及1 000公顷填海及相关策略性交通基建的中部水域人工岛研究。这个原属2011年「优化土地供应策略」内东大屿填海的构想,已在社会酝酿讨论接近十年,不应再旷日持久。只要大家客观、持平,心系香港的长远利益,就应该明白「明日大屿愿景」涉及的中部水域人工岛填海有多方面好处,包括开发新的土地(而非只是把现有土地由一个用途改为另一个用途)、增加以七成公营房屋为比例的房屋供应、通过连结港岛、北大屿山以至屯门沿海地带的道路和铁路,完善香港整体交通网络及解决新界西北交通挤塞、建设近零碳排放的宜居社区、提升北大屿山的商业发展潜力,以及吸纳本港建筑填料而避免了运往境外填海的环境问题。从财务上而言,项目亦是切实可行,会为香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104. 虽然研究项目已于去年5月获立法会工务小组支持,但至今仍未能取得拨款。为了香港的未来,本届政府不会放弃「明日大屿愿景」的工作,我们会努力争取尽快开展有关研究,但我承诺在研究过程中,政府会继续聆听各方意见,并积极探讨创新的融资方案。

理顺从简 加强协调

105. 全力觅地造地的同时,我们也要加快土地发展程序,因为政策不协调、审批繁复冗长,直接拖慢「生地」变「熟地」和住宅落成速度。由发展局及其辖下规划署、地政总署和屋宇署组成的「精简发展管制督导小组」(督导小组),过去两年多专责统一和理顺上述三个部门审批私人发展项目的标准和定义,并避免重复审批,至今经谘询业界后已推出有关建筑物高度限制、园景要求、绿化上盖面积等七项精简措施,亦会在未来数月推出有关总楼面面积计算等措施。

106. 土地发展不单牵涉上述三个部门的审批,要加快的也不只是私人项目,事实上,政府牵头的发展项目以公营房屋为主,更有需要压缩发展时间表,否则难以缩短公屋轮候时间。因此,我已授权发展局局长扩阔其督导小组的组成和工作范围,包括纳入发展局以外的审批部门;以便更全面地检视政府和私人项目的发展审批程序,以及理顺各个政策局之间与发展相关的规定,例如检视各项技术评估的要求是否清晰和合宜。我会亲自督导增加土地供应的内部协调,确保所有相关政策局和部门全力以赴,以排除万难、创新思维的精神,大刀阔斧,勇于承担的态度,把加大加快房屋供应视为首要、优先的工作目标。

(待续)
 
2020年11月25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2时34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