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长官2018年施政报告》有关培育人才措施记者会答问全文(附图)
********************************
记者:想请教罗局长有关公务员延长产假。现时政府的方案,是36,822元,即人工的大概八成。为什么选择公务员会以full pay的形式去延长这四个星期产假?现时社会的批评觉得好像惩罚高薪一族,但为什么公务员就好像不需要受到这方面的惩罚?亦想问罗局长刚才提到会加强《基本法》培训,其实上年差不多这个时间邀请了冷溶来香港讲《基本法》,向公务员讲《基本法》知识,今年差不多时间会否有同类安排?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首先关于产假方面,公务员现时如果服务超过四十个星期,她们会有十星期产假,都已经是全薪的。在新的措施下,我们延长四个星期,我们觉得同样应该要以全薪的方式提供这个福利。
第二,关于国家事务的课程,我们不时按当时的需要,会安排不同的讲者来为公务员讲学。这是因应一些新政策出台,或有一些新的情况,我们觉得公务员方面须要增强对于国家事务认识,我们会按需要去安排。
记者:我想请问「青年发展基金」,其实刚才提到可能都有一些配对计划那里,刚才提到有一些合作机构可能要有实力,其实刚才已经说了一个,但未来如果真的要推行的话,他们有实力的定义是要什么?另外,就是说在内地创业,青年面对很大困难,可否解释一下其实他们有什么例子,譬如会否是税务或在法律方面,他们现在面对什么困难?未来可以怎样帮他们?谢谢。
民政事务局局长:将来我们有希望香港的非政府机构能在内地有联系,亦在香港有创业经验。但这并不是必然的,原因是我相信在计划铺展开后,不同的非政府机构即使没有经验,亦可能会有兴趣,我们也会欢迎。现时在香港或内地创业的,有一些是大学机构、一些是创业机构,一些是社福机构。我们刚提到,在共享空间中,现有十万呎包括哪一类呢?包括数码港、艺发局、工业总会、保良局,这些已在做。在我们的团队内,亦有东华(三院)、青协、中华出入口商会,他们是很有心、很有能力去帮助年青人创业。既然可以在香港做创业的工作,他们亦很希望得到政府的支持,在大湾区内可以帮助年青人。
至于第二个问题,有什么困难。现时的困难相当大,大门可能已开启,即是说让年青人到大湾区创业,但年青人可去哪儿呢?到埗后亦是人地生疏,不知道在哪里创业,即使知道,他们可能面对不同的法规,不同的规则,他们难以入手,所以感到非常困难。我们经过一段长时间进行调查及研究,与已开展工作的机构商讨,甚至一些大学的机构,他们在香港有一些想法,需要孵化。现时在内地有一些机构已开展工作,但可能他们欠缺资金,所以两地政府能否有资金上的支持,这亦是很现实的问题。总括而言,即使青年人在香港创业也好,他们有些想法,但始终要在大湾区生产,面对的亦可能不只是香港一个市场,而是内地整个大市场。所以若只是在香港,他们未必能做到。他们面对种种困难、无奈,我们希望这次推出的计划,其实也很快,明年便会推出,我们汲取试行的经验后便会推出,伙拍香港不同的机构,刚才我亦提过不少,我们希望与他们一起同行,让年青人在大湾区能真正创业。我不会低估即使在落户后,到创业基地进行创业工作,他们接下来会面对不少问题,所以我们会伙拍这些机构,有一些导师跟随每一个团队,教导、引导、以适应及符合内地的文化,在这个情况下,才会显出成效。我们构思这个计划,第一要有成效,第二要可持续,第三能真正帮助年青人,这几个方面是我们的目标。
政务司司长:或者我简单补充几句,其实整个计划的理念就是「民、商、官、学」及两地的合作,即由香港各界起动,加上内地方面参与,全方位支援有意入去内地想尝试跑一跑的青年,但不要就这样闯入去,根本一定出事的,可能风险很大,我们要全方位协助他们,亦在路上可以指引他们。
(如青年)能在内地市场起动的话,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只是大湾区本身有接近7 000万人口,亦有很大的消费群,中产亦冒起,所以如果有些青年工作真的有成果的话,包括科研中心等等,我们真的很有心希望给多一个选择,给年轻人多一条跑道。如果他们选择在香港创业,在香港创业也行,销售在大湾都可以,入内地,实际是双向的,所以这扩阔我们青年向上流动的空间。
(青年)很多时候有出路问题,将来毕业后不知道有什么特别的出路,我们就在这个地方着墨,人脉的脉络,资金的支援,(让他们)起动,全面帮他们想,即是代入(青年)──如果我是青年我怎样进去?我过了深圳河我不知道应找谁,资讯都没有,将来有网页,有什么联络点,什么机构找什么人,全部都在香港了解到,可能是香港成功人士进入了,以前的师兄师姐也可以,可以做师友、mentor。所以,我们这个计划本身不是一个公关计划,是一个实质做事情的计划,是做实事的,但一定会有试点,先拿捏了,成功后我们全面大做,就是这样。
记者:想问两条问题,问罗智光局长。公务员学院方面,想问为什么会选观塘一块那么邻近港铁站的一块地皮,会否担心会被人觉得有一块那么好地皮,为什么不拿来起屋,而是用来做公务员学院?会否有其他更好或更适合的选址?另外,想问刚才说培训方面就加强国家事务,会否担心让人觉得是洗脑的一个教育?另外,都有一条问题想问司长,就是今日都有报章引述消息就说可能有一些曾被取消议员资格的人士会再被DQ,想问当局的考虑就是会否过往的一些言行都会影响他们的参选资格?谢谢。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关于(公务员学院)选址方面,我们有看过其他地方,包括一些空置校舍、其他地区,我们觉得观塘这块地是最适合。这是一个已经规划为「政府、机构或社区」用地。这个地方交通很方便;我们的公务员培训课程一般都是一天或半天,交通方便(能够作为选址)的地点不多,尤其是在市区。我们找到观塘这处比较方便的地方,交通方面邻近地铁站,是一个很理想的选址。我们找到这幅地的时候,觉得这是一个大好机会可以活化该处。因为这幅地的用途不只是做公务员学院,我刚才亦解释过,会以「一地多用」的模式以终身学习和健康生活为主题去规划;亦会有一些社区设施,包括一个康健中心,和其他的用途将来一并规划。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去活化,亦令该处成为一个新地标。
至于刚才你有关国情教育方面的问题,我看不到有「洗脑」与否的问题。其实如果说国情教育,公务员是有实际的工作需要,去更加了解内地的社会发展或经济情况,以及认识可能影响香港的国家策略和计划,我们要掌握这些最新的资料,才可以配合国家的发展。我们的(公务员)培训处一向已经有为公务员举办国家事务培训和交流活动,我们亦有和内地大学合作安排研习课程和考察团,这些我们都会做;再加上刚才我回答第一条问题时亦曾经说过,我们会在香港举办不同的研讨会和讲座,让同事有机会接触,所以完全没有「洗脑」的问题,而是我们有一个实际的需要。其实公务员学院除了国家事务,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课程,例如领导才能、资讯科技、创新、设计思维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学院会强调,将来会加强的课程方向,你可以说这些是「洗脑」,因为我们要令公务员的质素和技巧能够与时并进。
政务司司长:第三条问题你问选举那些参选者资格问题,实际上一向政府做法都很清晰,就是选举主任会根据相关法例及选举程序,以及看事实来作出一个决定,这是一贯做法。
记者:想问张建宗司长,想问你们的青年政策都有「三业」,但置业方面都没有听到你们刚才有mention过,整本《施政报告》亦只得青年宿舍那一part,其实现时青年宿舍规模只得3 000个宿位,其实会否有更多措施帮青年在置业方面?另外,就是想问你那个青年自荐计划和「与司局长同行」,其实那些措施都只是惠及一些少数尖子,相信你们都会拣选一些「叻」去做,其实如果关于一些主流青年或整体青年的话,其实有没有什么是政府能够帮忙?
政务司司长:第一个就是关于置业。当然青年置业我们觉得重点首先要在学业做好,打好学业基础这很重要──学业、创业。以及他有事业基础后,置业自然就是第三部曲,可以说是三部曲。
置业方面的确不是一个简单问题,你都知道我们现时正觅土地。大家都知行政长官的《施政报告》公布了,我们在土地方面要处理。公营房屋占的比例和比重是多少,全部你可以看到我们的思维都是倾向做多些这种惠及基层市民,假以时日,我相信情况会有所改善。
宿舍方面,你们别低估宿舍的作用,宿舍有三千多个,虽然不多,但它的好处是(让青年)有三几年,最多可以去到五年时间,以一个相对比较便宜的租金,低于市值租金能够有个人空间,因为有很多青年出来工作的开首几年很希望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但他们亦不能够长久占着宿位,我们以流转的形式,(使用宿位)最多五年,期间你可储钱,甚至你可以自己有五年空间可以自己想想规划前景,这个也是一个新想法。我希望今年陆续有一些新楼落成后,这亦可带动文化改变。但置业始终都是要在源头处理的问题,首先是楼价。看到现时外围因素,你都知都很混乱,大家都看到经济形势、金融市场。这些会否对于楼价有影响,这些大家都真的不能预料到。不过,我觉得最重要反而我们实事求是,在政府的房屋政策、土地供应,真的要在源头处理的问题。
记者:青年自荐方面?
政务司司长:青年自荐的问题,我们并不只是讲尖子,很多人误解了:例如以为这么少位,怎么能够提供给一百几十位同学?并不是这样。例如我们在扶贫委员会有一个名为「友‧导向」计划Life Buddies。「友」是师友的友,「友‧导向」的导向就是引导你有一个方向、正向,这目的是扶贫。我们有一个儿童发展基金,又是为扶贫的、基层的、住「劏房」的。
其实Live Buddies,叫「友‧导向」计划,其中的意思是友导向,是其中一个环节来的。我向大家说,我收的同学我当然要尊重个人私隐,其中有些是住「劏房」的,并不是真的什么尖子得很,但他真的很有心;有些是新移民,来港不久的,校长觉得他很努力而举荐他,所以是学校举荐,我们并不是看学历,学业并不重要,最重要是他对时事有否兴趣,对香港公共事务是否关心,以及个人志向如何,是否想服务社会?在过程中,其实是要求很高,有千多人申请,只得32个位,并不是我们最后拣选的,我们经过一个中介机构,是一个非政府机构,是中立的来做这挑选工作。但我们会继续做工夫,因为这个向上流动并不只是帮所谓来自好家庭的,其实最重要是帮那些有需要的家庭,那些更需要帮,所以我们有发展基金,我们现在有「与司局长同行」及「友‧导向」都是扶贫委员会其中一个环节,并不是特别为尖子,这并不存在。
记者:三位你好。见到其中一个政府架构的改动是今年新增了将法援署拨归回政务司司长办公室里。想问为何有这项改动,是否与越来越多申请法援的抗争者有关?另外,大家也很关注「明日大屿」填海计划,昨日特首被问到何时增加填海地到1 700公顷,她答不知道。不知CS你自己知不知,如果你都不知的话,你觉得政府是否应该公开交代究竟何时决定将填海面积增加到1 700公顷,以释除公众疑虑?谢谢。
政务司司长:多谢你。首个问题,法律援助署回归政务司司长办公室而已。因几年前,曾经是政务司司长办公室,后来因为改组调拨去了民政,去了刘江华局长那里。刘江华局长现在正式交回给我,纯粹是一个技术上(调整),没有问题的,亦是回应法律援助服务局(Legal Aid Services Council),其实它的意见都是应把法律援助署回归政务司司长办公室。我们顺理成章,新一届政府我们便做调整,我也很乐意。法律援助署也是很重要部门,这是技术上的调整,没有任何意义,只是大家分工而已,我不介意多做点。另外,刚才问的填海问题,下午发展局局长和运房局局长会有记者会,你准时出席,你问他们这问题,他们会有答案给你。
记者:先想问CS,《施政纲领》中有提到档案法,就说持正面态度,预计公众谘询年底展开。有否时间表?希望是否可在任内完成到档案法的立法工作?但是如果做到档案法,是否未来政府便不会考虑资讯自由法的立法工作?另外就是想问刘江华局长,提到青年发展委员会有5亿(元),当中有一个新措施说会推出一个全港青年参与活动,用不同渠道、方法和年青人接触,这种接触是否说我上网开一个Facebook、用用IG便算,其实方法是什么?可能刚才开场发言都没有听到。另外想罗智光局长澄清,你产假方面,四星期新增的是否都会full pay?谢谢。
政务司司长:多谢。第一个问题关于档案法,我们在《施政报告》亦开宗明义政府态度是正面的,法律改革委员会有一个小组,是由廖长城先生做主席的,估计年底他会发表报告及谘询。谘询后,我们都很清楚说,要视乎出来的建议怎样,如果倾向立法的,我们亦不会拖。我们其实都开始陆续做工夫,例如为档案处的同事在人手、培训上希望铺好路、铺妥,将来我们要跟进立法后一连串工作。我们的目标是希望能够在这届政府做好这项工作,这是我们的目标,我们会努力争取。
民政事务局局长:至于接触青年方面,基于上届一个委员会所进行的研究,如何在青年方面加强接触,所以在这届青年发展委员会,这是其中三大目标之一。所以将来会再注资,让它可以在不同的形式,包括在网上、社交媒体、实质的接触,以及不同的青年团体、学校,也会有不同的接触。我们亦会有一个高峰会,让行政长官直接面对年青人,听取他们的意见。各种的计划将会在青年发展委员会中进行推动。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关于产假方面,我可以再一次确认,现时政府雇员的产假是全薪的,即full pay。延长多四星期同样是full pay。
政务司司长:或者我补充两句,因为我以前是劳福局局长,十多年前更是劳工处处长,我比较了解多些背景。现在法例规定,《雇佣条例》很清楚就是产假一定不能少于五分四的工资,这是与工伤一样看齐的,但这是最低要求。我们鼓励雇主不一定跟从这要求,可以给好一点,所以,虽然在法律上《雇佣条例》不约束政府的,这点大家留意,但政府是完全付足百分之一百。我们鼓励雇主给好一点。其实那只是最低要求而已,法例最低要求,就像最低工资一样,你低于最低工资便犯法,但你给高于最低工资,多给多少(雇员)便得多少,那当然开心。所以,这是雇主本身他们自己自愿给不给,大家一定要清楚市场的规管和政府作为一个好雇主,他自己做多少也可,大家应该要明白实际安排就是这样。
记者:想问提到青年宿舍,除了大埔之外,其他选址有否确实地点在哪里?另外想问刘江华局长,其实现在私人游乐场契约谘询期收到的意见如何?何时可以交到报告给政府?另外《施政报告》中亦没有提及高球场,其实是否政府都倾向不会收回高球场来做发展?谢谢。
政务司司长:选址方面,局长会提供具体资料。大埔会有,荷里活道也会有,九龙亦会有。元朗也有,元朗那处会很大,元朗马田壆那地方会有达千多个单位,是不小的,有的是两人单位,即是一对年青人可以入住。所以分布在新界、港岛、大埔,九龙当然会有,基本上有五、六个地点,还有一些选址我们正在考虑。
首先第一个在大埔是青年协会的;第二个是保良局在元朗马田壆,有1 680个宿位;东华三院在上环荷里活道,我刚才说过有306个宿位;女童军亦在佐敦有达500至600个宿位,你知佐敦那处有个很漂亮的地方;青少年发展联会在旺角亦有90个宿位;圣公会在元朗有160个宿位提供,加起来接近有达3 000个宿位。我们陆续亦有一些非政府机构正与我们接触表示有兴趣,所以我觉得这方面大家不要低估,这是一个好开始。我觉得给年青人一个选择,虽然数目不多,但有几千就几千,一个也不能少。对吗?
民政事务局局长:那项谘询(私人游乐场地契约检讨公众谘询)已经完结,我们现正整理意见。当整理完后,我们会公布结果,届时各个方面、每一幅地的情况如何,我相信届时就会有一个交代。
记者:政府会否都不倾向收回高球场(粉岭高尔夫球场)?
民政事务局局长:刚刚完成了谘询,谘询并不单是一幅地,我们有不同的地点做谘询,我们综合所有意见后,便会公开交代。
政务司司长:或者在未完前,我漏了一个要补充,是少数族裔,有单张,我讲两句而已,不会阻太多时间。为什么我们今年有少数族裔章节?很重要的。就少数族裔,香港有8万5千个南亚裔人士,而整体香港非华裔居民有20多万之多,有26万。有些是来香港工作、(来自)欧洲、美国、日本什么都有。香港本地有8万5千个南亚裔人士,(包括)巴籍、印籍、尼泊尔籍、泰国籍等等。这些很多土生土长的,是我们一部分、是香港一分子,但他们在融入社区时有一定困难、或多或少有些问题存在,例如语言隔膜、文化沟通等等。
我们现在决定成立少数族裔督导委员会,全部是政府高层,没有外人,但在过程中,我们亦会与不同少数族裔组织交流,其实全港所有少数族裔组织我都见过面,亦开了很多会。今次财政司司长给我预留5亿,但我已经全部动用了,并超过了。
这单张里清楚说明,我们历年没试过,除二○一四年的一连串措施外,今次是重点支援少数族裔,希望他们融合香港这个包容、共融、多元文化的社会。很多少数族裔朋友都是香港人、在香港长大,亦是我们很重要的生产力、香港很重要的动力,所以你看到文件中我们都交代了,基本上从教育,特别在学普通话、广东话,有些喜欢学普通话由他自己决定、学广东话、学中文开始,我们支援幼稚园,给老师多点资源,你看到这个单张很清楚交代。
同时,在就业方面有个新猷,会给劳工处多点资源,会请非政府机构跟进寻求就业的那些,我们会以个案管理形式跟进,以前没有的,从未做过。个案管理后看看怎样提升技能,不是找一份工作这么简单──如何适应份工作,不然做三个月便走,之后再找另一份工作,希望好好地培育这些人才。(培育)很多些人才,将来我们便可人尽其才,少数族裔亦是一个重要环节。在其他社区服务方面,有几个区特别多南亚裔人士,就是元朗、油尖旺、九龙城等等,我们会重点以社福机构外展队支援他们,能够令他们在家庭支援等方面更感政府有足够支援给他们,能够融入我们社区。这一连串就是今年《施政报告》特别刻意重点支援少数族裔。这是大家值得留意的。多谢大家。
(请同时参阅谈话全文的英文部分。)
完
2018年10月12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20时00分
香港时间20时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