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行政长官答问会答问全文(三)(只有中文)
********************

梁家杰议员:可惜我不是特首,否则对於刘江华议员的问题就很容易回答,如果特首真的对法治有承担,只需对他说有关讲法是一派胡言就可以,政府一直都有参与诉讼,什么叫滥用司法程序?其实特首,我想如果没有被阁下或那些未必完全情愿去保皇勤王政党所误导的市民都会明白,这大桥及所牵涉的环评报告之所以被高院裁定违法,都是特区政府咎由自取。主席你都应该知道本会一直都有提点特区政府,他们处理环评条例是违法的机会很大,但他们一直都不去处理,这才是问题症结所在。

  我想问特首,在他开首引言所讲,他留意到有意见指有政党及政客以关注环保为名,实则阻挠经济发展。他既然讲出这些,当然应该也留意到,同一批意见有讲,刚才亦得到刘议员重复,就是指司法权力过大,影响特区行政主导。同一批意见亦有讲,甚至要求特区政府立即进行人大释法,以确保大桥立即复工。特首刚才表示今日不讨论这些,他刚才重复了,主席,他说今日他不讨论这些。但他表示,这些意见是值得市民深思。我想问特首,这是问题,究竟他要我们深思什么?是否深思究竟司法权力过大影响到他阁下的行政主导安排,抑或他认为我们应深思是否要立即进行人大释法以确保大桥立即复工?我想问特首,究竟他现在是否还捍卫司法独立,尊重我们的司法精神?

行政长官:我在开场白已讲得清清楚楚,我完全尊重市民以司法覆核的方式去挑战政府政策的权力,完全尊重法院所作的裁判,我们亦跟法院的裁判而办事。香港法治精神是我们繁荣的基柱,当然半下也不可摇动。但我所讲的是有没有人滥用程序这个问题,是普罗市民提出来,我觉得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他们担心的是两件事,我再重复一次,担心第一件事是竞争力会否落后,特别是我们从政者,这是我们香港人所想的。他们说,处事应该以社会大众利益为依归,政府提出任何重大工程,都是经过社会反覆讨论,公开程序去处理,包括财务委员会、区议会、工务小组等,正反意见都在程序中处理了,一经处理,就期望大家尊重结果,以社会大众利益为先。社会大众现时担心的就是基建会不会因个人政治利益而拖慢。第二个担心是这些拖延会否影响我们的经济增长、竞争力及他们的饭碗?这些就是问题。我觉得值得深思,应该探讨。

梁家杰议员:这是否不需要深思是否特区政府过去多年没有听本会的忠告去拨乱反正,根据霍兆刚大法官的判词所讲的方法来理解环评报告?这就不需要思考?逢阻碍行政霸道就是滥用司法程序,这是否你想我们思考的问题?

行政长官:我已讲过不想提及案情,因已进入司法程序,你作为律师也知道不应该讨论。但是我已讲了,我们一定完全尊重法庭的决定。刚才提到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市民的感觉怎样。我觉得是应该思考的。这是事实。

李国麟议员:多谢主席。主席,我想问问特首,在二十一年前政府有个政策,就是将注册护士於大学培训。经过二十一年,但是我们环顾过去二十一来政府有这政策,但大学拨款委员会从来都没有足够的资源及新钱令注册护士的供应足够。近几年情况越来越恶化,亦有报告指出,现在一个护士要照顾14、16名病人的情况,政府看到就立刻急就章,重开医管局护士学校,在这个情况下,我想问问特首,可否解释一下,政策这样不一致性,其实都引起了行内一些讲法,究竟是否在走回头路呢?这个急就章的做法,觉得政府是否节省金钱,因大学贵,所以开护士学校便宜,或者就是说是否需要阴干大学这样的讲法。我不清楚,想问特首可否在这里解释一下,我亦问过周局长,又问过孙公,他俩都说不关事。我想利用这个机会问特首,就这方面可否解释一下,就政策上,如果这么不一致,怎样可以确保将来,在医疗产业、其他医疗服务,有足够的注册护士人力资源,可以给我们足够的信心,可以持续发展,而不是突然间又不够,突然间又多,又有钱又无钱,令大家无所适从呢。谢谢。

行政长官:我们今次医疗产业的发展,有几个环节。有其他环节,不在你的问题之内,但要记得是其中一部分,包括我们希望能够有新的用地来做新的医院。有四幅土地,我们会尽快推出,希望医院服务方面能够加强。在私营方面,(希望)跟公营方面得到多点平衡。另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我们将人力需求增加。这一方面,是整个计划一部分,不是分散来做,而是按计划做。这个分起码两部分,一个是医生的培训,一个是护士的培训,已经完成检讨。大学方面在二○一二年至二○一四/一五年,个别的医护专业学校的学额已提出建议,现时谘询各个院校。这事大家都知道,就是不只是二○一二年后的事,而是在二○○九年、二○一○年、一一年度,我们已经将医生学额由250个增加至320个学位。医生方面,我们已增加了学额。在医管局护士增聘方面,我们亦增加了培训。我想,你应该比我清楚掌握。今个年度医护人手亦会增加,我们会增聘330个医生,增聘170 (应为1700) 多个护士。我相信人手方面是紧张的,但我希望招聘后对医院方面有一定的纾缓。最重要的是,这计划并不是现在停止,一定会继续下去,会追到不单现时的需求,将来再发展医疗产业时,我们也有充分的人力资源,特别是医生、护士及其他配套资源都足够,能够帮助发展的趋势。

李国麟议员:其实我的问题很简单,我在问政府的政策,都是二十一年前决定在大学培训注册护士,为什么这么多年来都没有足够的钱给大学培训出足够的护士,而需要现时人手不够又重开医院管理局护士学校,不知什么时候又关闭。特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答了增加护士学校,增加医生培训,其实我的问题就是,为何你不可以令到大学拨款委员会有足够的新钱,在大学培训足够的护士,将来五年、十年就不会有护士荒这件事。多谢主席。

行政长官:护士培训我相信你都清楚,不单是大学的。我们还有这个高年级取录学额,以及副学士学位、学额。培训护士方面,我们不是单是大学的。大学方面资源要增加,其他资源训练班也要增加。我想告诉你,我们整体护士的人数会增加,大学方面护士培训的资源一定会增多。

黄成智议员:特首一直回应问题也好,或者以前也好,其实给予市民的感觉,就是环评你就「甩甩漏漏」,但就埋怨市民依法追究。长者的退休就完全「不睬不理」。楼价又失控,居屋又不建。但是输送利益就依然给人怀疑「照旧」。为什么这样说呢?昨日,政府就准备送两幅地给港铁,用来补贴铁路项目的成本造价。但那个成本造价只是177亿,但这两幅地,有些测量师估计,价值是由500多亿至800多亿,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减去177亿的造价,还有400亿的钱。你就把这些钱给了这个赚了120亿仍然继续搏命加价,同时政府又准备支付16.5的顾问费给港铁建沙中线,又接近100亿。很多利益的问题。

  还有,这个港铁又不顾安全、不顾市民的需要,不建幕门。这么多的问题,为何政府仍然要送这两幅地价值这么高的地给港铁,是否输送利益呢?

  我看看这些情况,如果你说不是输送利益的时候,你会否考虑这些土地的价值,剩余下来的时候,能够可以拨入一个基金,成为一个票价稳定的基金呢?让我们将来乘搭港铁也好,或者利用港铁的服务时,不用时时被这个无良港铁赚大钱仍然加价,令到市民的负担这么重呢!

行政长官:我知道议员很容易对香港的设施看不起,觉得它做得很「鄊」,一钱不值。其实我们香港地铁公司在全世界是很有名的,营运亦相当不错,有很多地方跟它学习,连先进国家在内。它的营运做得好,对市民的社会责任也做得好。不单先进国家、其他国家都来观摩,好像内地也跟它合作,所以我们一定要公平些。

  还有,我们现在新的地铁支线,很多不能还本,因为流量不够应付整个工程的投放。那么只有两种方法处理。一种方法就是我们增加票价,使它能够回本,可以顺利做到;第二种方法是用补贴方式。我们传统方面,使地铁成功的方法是,以一个两利的方法,在地铁站上盖让其发展物业,这个进帐可以弥补发展有关的铁路沿线的开支。我们给它这两幅土地,原因是我们想发展土地,发展铁路网,希望能够成功落实,回应市民的需求,(这是)一种补贴的方式。

  关於补地价方面,当然由专业人士处理,不是一方面做的。当然我们想清楚,批地时候补地价多少钱,讲得很清楚给它知道,不会特别压平价,亦不需要特别补贴让它受益不需要这样做。

  所以,地铁就算应承了你做一件事,它本身有风险的,因为土地不一定会赚钱的,物业发展未必一定赚钱,物业市场亦有衰退的时间。

  所以第一件事,我们现在给予土地,在车站上作物业发展,是帮它减低了票价,减低了乘客将来的承担,使工程能够进展,这是个目标。

  (即使)你不给它发展,其他人在这个车站上面兴建,也会有很多其他问题。你见到外国很多时候车站上面没有物业发展,浪费了土地。我们让土地在车站上盖发展,我相信对公益好,工程也可以有机会进行。另一方面,票价也可以减低。

  还有一个方面。如果赚了钱,可否再补贴回去呢?那就涉及风险,要小心了。如果我们说,将来赚到钱,我们要它放回去;那如果它在土地方面蚀本,我们如何承担呢?是否把票价提升来补贴回去呢?两边都要公道处理的。

  所以,这个现时补贴的模式,是行之有效的。以往这么多年,不需要我们这么多公帑来发展铁路网,市民亦受益。现在香港市民普遍都需要这几条支线的发展,可是单靠现在的票价收益是不可能作为投资的理据。一定是不足够的,所以做这样的计划。

黄成智议员:特首可能不是很了解港铁如何「无良」。在赚了钱,120亿,今年仍然要加价,你未来仍要补贴它的时候,令到它的造价根本上「濺」了之余仍有很多钱剩。但你现在看到港铁仍然要加价下去,如果你能够承诺,你们政府能够监察港铁,能够在它赚大钱之余,仍然可以不加价,或者令市民能够有更加廉价的铁路,我觉得这个才是合适。我们要求你能够可以在那个物业收益里要拨一部分出来做票价稳定基金。就是令到港铁赚大钱,都唔可以这么「无良」去加价。

  特首,你可否承诺令到港铁不要这样「无良」呢?现在就是很明显,这么「无良」但你仍然把这样昂贵的土地给它,是否输送利益呢?

行政长官:我已经解释,不想再重复。这两幅土地,是车站土地里面的上盖发展,我已经解释原因,是为减低票价,使工程可以进行。是两件事。如果没有这两幅土地发展,它根本没有本钱做这两条铁路。

  好了,有关於你说,政府当然有责任去监管。还有,我们跟它有协议。你也知道,关於票价调整是有一个协议的。这个票价的调整也不是长远性的。我们还有两年左右,是吗?尚有两年左右就可以再调整,大家可以再看看那个票价调整的方程式是否公道,应否加入另一些条件。我们可以商讨。

  但我向你保证,地铁公司不可以「无良」。你用「无良」这个字眼。它的回报,一定要跟市场的回报率,不能超高,不能增加票价来增加它的利润,去到比现在市场回报率风险更高的地位。我相信一定会监控得好。

陈克勤议员∶多谢主席。我亦想跟进房屋的问题。刚才特首一开始亦讲到,现时部分楼价已超越了九七,虽然政府已出了很多招,但看到楼市或楼价依然上升得很厉害。我记得我进入议会时,我向特首说,很多年青人、七十后,都希望政府以首次置业贷款计划帮助他们。不过,今年这些年青人再跟我们说,你不用帮我争取首置,因为就算政府给我们,我们亦无能力上车。主席,这班年青人其实有稳定收入,月入有30,000至40,000元的核心家庭,现在为房屋的问题很头痛。我记得之前特首亦推介过,可以住在新界较北的地方,我想帮他们问问,特首现在可否跟他们说,他们有什么地方可以选择,作为他们的安乐窝?对於房屋问题,有什么具体对策?

行政长官∶对於刚才的问题,我从其他方面已回答,但我想整合一次。对於楼房问题,上一次《施政报告》我已详尽想过很多、做了很多事,财政司司长亦下了很多工夫。第一是去年十一月我们在印花税方面,将炒家赶离场,这是事实。现在「摩货」、炒家的情况已经少了很多。但楼价还在干升,没有跌下来,这亦是事实。现在我们面对的根本是两个问题∶第一,当利率上升时,现在正供上车盘的人怎么办?会不会产生负资产?刚才我也说过,这情况真的可以出现,而且出现的时间可能很快。那怎么办?风险已提高了;第二,就是你刚才的问题,香港的中产能否负担买楼的问题。这更加复杂。你知道,我最重要的是保障基层市民的需要,公屋土地的需要,三年上楼。另一方面,私人土地供应一定不能短缺,否则楼价会继续飙升。另外,我有「置安心」计划。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要不要用其他方法再做。关於土地问题,刚才有议员「摊出来」说,土地方面,我们怎样应付不单是本地人需要,还有外来投资者的需要,怎样才足够?这影响到我们关於填海的决定,发展新土地的决定。我希望你给我一些时间,在这两个月综合这些,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我答应各位在《施政报告》中再跟进这个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有便宜的楼,但在老远的地方,是二手楼,是有的,但跟以往的情况有少许不同。的的确确,新楼价格一直干升,去到一个我觉得有危险的界线。不过由现在到《施政报告》之时,如果市场有突然波动,我们监控情况发现有异常,我们会毫不犹豫,一定会出手处理问题。

陈克勤议员∶主席,刚才特首说会推出更多土地来卖,我们亦见到每次卖地都创新高,所以多卖地未必能解决现时楼价的问题。刚才有议员亦讲,「置安心」计划在社会上有很多批评,但我们亦看到很多市民希望优化「置安心」计划。上月我们在议会内,亦就「置安心」计划提出了很多优化方案。主席,我们想问特首,议会通过了希望将「置安心」方案,将「先租后买」改为「可租可买」,这是我们给特首一个很清楚的信息,不知他会考虑吗?

行政长官∶这些和其他优化计划的意见,我们正认真考虑。

叶伟明议员:其实,行政长官,我想我们大家都很关注楼房问题,刚才你虽然说了多遍,但刚才其实陈克勤议员问你,现时我们中产或青年人或本地居民,可以选择哪里置业呢?特别昨日、刚才都有人问,南区和另一个给予地铁的物业,我们阅报、看新闻,有些测量师估计建成后可能价达15,000元或20,000元,我不知这个如何评估出来,但我们看新闻是这样的,所以,限又不是限价或限对象,如果到达15,000元一,不要说20,000元,买一个500的单位,限也要750万。其实,有多少香港市民能够负担呢?所以,特首,其实,我刚才已听到你在这方面说了很多遍,但我都是不满意,为何有很多意见说要复建居屋,你说土地的问题在研究中,有些意见都说,其实,政府再推出新土地时,是否应该要限制购买对象为本地居民,这方面其实特区政府似乎是不大愿意去做。结果,我会觉得政府......我快要提出问题了,主席。政府似乎给我们的感觉是「拖得就拖」。因为到明年六月三十日,特首就可能已经......

立法会主席曾钰成议员:请你提出你的问题。

叶伟明议员:特首就可能已经不在了,这个情况下,对不起,是不在任,在这个情况下,我想未来香港市民如何有信心及如何可以置业呢?或者不要说置业,是有安乐窝呢?

行政长官:我卸任之前,每一天都为你们工作,希望珍重和你的见面和沟通。

  首先,今时今日买的地、准备发展的计划,多少钱也好,譬如地铁发展两幅土地,落成时,可能是十年光景了。十年才可以买到地,到时楼价如何,谁可以说得到?现在只可以想如果真的可以卖出时收回成本,加上利润,大约的价钱,这些是想出来的。可能再贵也说不定,但可能一半价钱收不到也说不定,当中有风险。

当然,刚才你所说,如果我们需要可以再做的。刚才你说的,可不可以不只是限,又限价,以及购买对象?刚才陈茂波议员提到这个问题,我没有说完全不考虑,但我觉得这是大政策上的改变,如果迁动这些,香港作为一个投资的地方,有竞争能力,给予别人的感觉是很不同的。政策不可以光说便算。对於房屋的问题,什么也要想,什么方案都要考虑,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使香港人一方面住屋方面解决,置业方面都可以期望,并且实现得到。

叶伟明议员:多谢特首。但问题是刚才你说什么方案你都会想,但想到何时呢?何时才有一个具体而实际的方案,给市民去讨论、参考?如果不是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何时才可看见有复建居屋,或者我们看到「置安心」的优化,或甚至其他租置的这类计划再推出?真的帮助到香港市民有个安乐窝呢?

行政长官:我已经向各位议员承诺,我会在今年十月的《施政报告》内跟进,现在的时间大约是四个多月。多谢你们。



2011年5月20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0时09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