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行政长官在北京就「粤港合作框架协议」会见传媒(只有中文)(附图/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长官曾荫权今日(四月七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后会见传媒的谈话全文:

行政长官:各位传媒朋友,刚才我和黄华华省长在习近平副主席、刘延东国务委员和廖晖副主席的见证下,签署了「粤港合作框架协议」。

  在全球化的强烈竞争环境中,世界各地正透过加强区域合作,作为经济的新动力点,增强本身的经济动力。香港回归十年来,国家经济一直高速发展。香港要更上一层楼,为市民找寻更好的生活质素,为国家作出贡献,除了努力提升自己独特的优势外,更要加强与内地融合,尤其是与广东一起,将珠三角打造成亚太区最强、最有力量、最具竞争力的世界级区域。我们具有这样的条件。

  今天签署的「框架协议」是重要的里程碑。这是一九九八年成立联席会议以来首次以协议的方式实践经济融合,更是首次由国务院批准的粤港合作纲领文件,表现国家对粤港合作高度重视,为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的国家宏观策略,提供有用的平台。这份协议的内容和意义是十分重要的,我刚才在签署仪式上已谈过。

  我相信,这份「框架协议」有利粤港两地的功能互补,提高我们整体地区的竞争能力,以及提升我们人民的生活水平。此外,这个成功模式亦可以为其他省区提供良好示范,为国家的整体长远发展作出贡献。多谢各位,我很乐意回答各位的问题。

记者:我是广东电视台的记者。服务业是粤港合作的一个重大领域,我想请问两位领导,就是在「框架协议」中,粤港合作的服务业方面会有那些新的举措?

行政长官:这个「框架协议」的内容相当丰富,刚才省长已经说明大的方面,包括我们香港主要服务行业的成份。香港是一个服务行业的经济体系,服务行业占我们GDP百分之九十。实际上我们有的是经验,但是要扩大经济活动,包括深化我们的服务行业,一定需要更大的地方、更大的后援、更大的后勤基地,更要跟邻近地区充分地合作。这次「框架协议」给了我们很大的机会,不单有条文写出这些重要的目标,更给香港人更大的机会,在已经是强项的地方利用广东更大的地方、更大的地区,作更好的发展。我相信这不单提升香港的经济活动,提升香港人的生活质素,更对广东省的服务业发展提出了重要的贡献。

记者:在今次的协议内容里,好像在感觉上没有什么具体的事项。究竟我们在什么时候可以与广东省互融?或是人民币试点方面,怎样先行先试?有没有一个时间表、目标架构等?可否简单介绍一下究竟有些什么目标在今年可以达成?我也想请教黄华华省长,在这个「框架协议」里设定了香港是作为一个金融体系的龙头,大家很关心到底广东是「老大」,还是香港是「老大」?确定香港是金融「老大」的话,那么广东省怎么跟香港配合去发展金融方面?广东省也希望能够提升他们本身能力与香港抗衡的。谢谢。

行政长官: 我相信如果你用具体的政策来看,可能看不准今次框架协议本身的意义。框架协议是一份主要的领导文件,大家都知道,我希望这些主要的策略能够融合在十二五规划里面,给它一个战略性的地位,更加有灵活性,在地区发展有多一些活动能力。所以,我们现在每一项来看,它都有具体的安排,在这么多的章节(首章的章节有五十条条款)和八万多的文字,看得到里面的内容。关於金融业方面,特别是人民币的发展,我都向香港传媒汇报,我相信你会见到里面给我们的弹性。第一是两地共同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的试点。今次「框架协议」给我们更多空间做一些功夫,如果我们知道在做结算方面不单靠自己本身的活动能力,还能够包括广东省跨境服务,相信交易量会扩大很多。今次「框架协议」给我们一个从新角度去看这个问题。广东的企业可在香港的银行发展人民币融资的服务,融资和发债券,这也是「框架协议」容许的。根据这个协议,粤港两地进一步加强信贷、证券、保险、期货、债券市场一系列的合作,每一项都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更重要的,是粤港两地的金融机构可以跨境互设分支机构,措施有助香港提升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帮助广东省找寻国际化的金融活动。所以,不要单纯看我们何时完成某件事情。在这些条款和环境配合下,很多事情会同期发展。此外,除了「框架协议」的大规范,每年我们都有工作重点,而今年的工作重点是金融方面,我们希望人民币结算方面有具体的进展,加上刚才我所讲的金融机构能够互相设立机构。每一个工作重点,每一年我们都会重新检讨和制订。在年中制订后,我就会向各位宣布。

记者:我是南方日报的记者,我想问一下黄省长跟曾特首,港粤「框架协议」之间的合作安排请问有什么特别?谢谢。

行政长官:我先用另一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这份「框架协议」很特别,有很大的作用。如果我们说《规划纲要》和以往的CEPA 是开大门小门,我在刚才演讲中亦说过,这个协议是最重要的钥匙。在粤港合作中,我们商讨了十多年,今次是第一次可以达到三个很重要的目标。

  第一是战略性的目标,把我们所做的,能够对国家作出贡献的,如何能够提升两地人民的生活质素,在社会各个方面,在十一章五十条中绘划出来,并得到中央接受,使这个重要的政策尽量能够被纳入「十二五」规划中。

  第二是制度化。以往我们谈粤港合作时规范了很多行业,现在是第一次分工、互补,每一项清楚说出来,包括服务行业、基建,更制度化地说明我们如何定期见面、合作、落实,目标是清清楚楚的。

  第三,灵活性亦是相当重要的。现时在不停转变的世界经济情况下,我们需要在区域发展中有充分的灵活性,并有中央的批准。有「框架协议」下,很多香港和广东需要先行先试的措施均可进行,毋需再待批准,这对我们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所以我看从战略性、制度性和灵活性来说,今次的「框架协议」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是粤港合作一个重要里程碑。



2010年4月7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7时08分

图片 图片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