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施政报告全文(三)
*********

自主创新

25. 我们的传统支柱产业,会全面配合国家发展以迎接全球化竞争。为巩固香港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地位,本地的经济基建和配套也要迈向自主创新与高增值,政府有责任为此创造有利条件,这包括资讯、科技、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发展。

资讯产业

26. 香港的成功靠人流、资金流、物流以及资讯汇流,这四大巨流造就了这个城市人气旺盛、活力充沛、生生不息的特点。政府会以身作则,推动资讯科技实用化,在电子政府服务方面,我们会通过一站式入门网站,提供更方便的综合服务。

27. 香港率先倡导三网合一,以同一平台支持电讯、广播和互联网服务,推进不同通讯媒体汇流。目前,媒体汇流的科技和商业模式发展得很快。为配合传统电信服务向综合信息服务的转变,我们今年年初就改革规管体制谘询公众,建议把电讯管理局和广播事务管理局的职能结合,成立通讯事务管理局,采取鼓励创新和竞争的规管模式,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让消费者受益。为此,我们准备在本立法会会期内就此提交法案。无线通讯新科技的应用也突飞猛进。我们会在年底前就管理无线电频谱的政策,进行公开谘询,重点是通过市场力量,频谱作为公共资源能更灵活有效地运用,切合科技发展和业务模式的变迁。

科技应用

28. 未来全球产品的竞争,是科技与设计之争;创新科技应用可以提升产品功能,而设计则有助建立自主品牌及行销。政府锐意向科研基建和人力开发投资,推动设计,鼓励工商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应用研究,提升产业的科技水平,开发高增值产品。

29. 特区政府设立的创新及科技基金,已在资讯与通讯技术、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汽车零部件、纳米技术及先进材料、纺织与成衣等领域,拨款成立了研发中心。这些都是我们具有优势的领域。另外,在科学园内成立了集成电路设计及开发支援中心,数码港里有数码媒体中心和无线发展中心。特区政府会透过一笔为期五年的一亿元拨款,资助香港设计中心,协助各行各业善用设计,创出品牌。

文化创意产业

30. 居於世界前列的金融和贸易中心都不缺少蓬勃的文化创意产业。香港流行文化产业在区内一直占领先地位,音乐、电影、电视片集行销全球华人市场。电影是香港创意产业重要的一环,在区内和全球拥有崇高声誉。凭CEPA,香港电影背靠强大的内地市场和资源优势,面对新的机遇,加上政府的适当协助,可以再创新的辉煌。我们会理顺有关电影发展和支援的政府和公营机构架构,由工商及科技局局长全面统筹有关的政策、规划和活动,包括人才培训,海内外推广,摄制支援等工作。我们会成立一个包括由业界代表组成的电影发展局,协助工商及科技局局长的工作。我知道去年成立的电影发展委员会,委任顾问作策略性的研究,顾问建议透过政府的支持,帮助解决电影界尤其是新进或中小型制作所面对的困难。政府会认真考虑有关建议。

文化艺术城市

31. 香港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汇聚世界各地的创意人才。吸引创意人才来香港,除了要有良好的发展机遇,还需要适当的城市文化氛围。香港是东西文化荟萃的活力都市,文化生活多元开放。我们有逾千个表演艺术团体,每年演出逾万个不同种类的节目。政府已接纳了「表演艺术委员会」的建议,将在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的演艺场地,推行「场地伙伴计划」,让场地管理者与艺术团体建立伙伴关系,制订有场地特色的艺术推广策略、扩大观众层面、协力寻求赞助,以及鼓励更多市民参与艺术发展。政府并会物色新的场地,支持中国传统表演艺术及各类演艺发展。我们并会注资四千万元予「艺术及体育发展基金」,用以加强对文化界的支援。

32. 在体育发展方面,香港更是处於千载难逢的机会。二零零八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和残疾人奥运会马术比赛移师香港举行,展示了国家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二零零九年,香港将以东道主身分举办东亚运动会。体育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是特区政府发展体育的策略。我们已在东南九龙发展规划定下兴建多用途、可举办国际级赛事的综合体育场馆。政府亦预留拨款开展香港体育学院的重建工作,为本地运动员提供符合世界水平的训练设施。我们会增拨七千万元经常开支,为精英运动员提供全面的支援,以及配合各体育总会深化社区参与和学校体育计划。

人才流动

33. 吸引世界各地人才来港,巩固香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是我们一贯的基本政策。在「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下,我们过去三年已成功吸纳超过一万一千名内地人才来香港工作。今年六月,我们进一步推出「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容许具有资格的人才不必先有雇主聘用便可先来港居住。新计划推出以来,已接到数百份申请。人才带动经济发展,可以创造更多就业职位。我们必须以更开放的观念和更进取的态度,从四面八方,包括内地,吸引人才参与建设香港。政府会不断检视情况和调校政策,务求壮大香港持续发展所需的人才资源。

(待续)



2006年10月11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1时2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