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主网页
商业及贸易小组召集人於《「十一五」与香港发展》经济高峰会新闻发布会的汇报(只有中文)
******************************

  以下为商业及贸易小组召集人冯国经今日(九月十一日)於《「十一五」与香港发展》经济高峰会新闻发布会上的汇报(只有中文):

  各位朋友,商业贸易一直以来都是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过去几十年大家都知道,香港已经确立了它在亚太区一个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今日下午我们有一个很活跃的研讨,分析了「十一五」计划,对商贸这方面和货物、贸易与服务发展方面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想谈谈四方面,其实我们探讨了很多范畴,不过我想提出四个重点与各位分享。

  第一,在「十一五」计划中,国家是强调推动扩大国内的需求,即是让消费者,在经济发展占一个很大的比例,所以我觉得开拓国内市场是目前一个最紧要的机会。大家都知道,我们以往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已经很强,我们有很多行业根本是全球之冠。大部分生产是在我们的厂、在珠江三角洲。所以现在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研究怎样将我们在国际市场的力量拓展到内销市场,我想这方面可以制造很多商机和很多就业的机会。在这方面,我想强调,香港有些很好的条件:第一,香港在产品设计、质量创新科技、改善生产过程以提升货物品质方面,我觉得全部可以用在国内的市场。第二,我们应该鼓励,如财政司司长所说关於品牌「Hong Kong Brand」。我不单是指香港应该有不同消费者的品牌,那当然是我们最终的目标。但我想说的是,「made in Hong Kong」这个品牌是非常值钱的。所以,将来我们可以尽量发挥这个品牌,我觉得在国内是可以象征一个高质素的产品。而我们一直应该将香港品牌和香港的生活方式,和我们很多不同的、多姿多采的香港生活挂恥起来,以发展「made in Hong Kong」这个品牌,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点,谈到怎样发展国内市场,我们的注意力要移到香港在珠江三角洲的九万间工厂。这九万间香港厂,其实就是我们在国内市场的桥头堡。它们其实现时在国内的情况,在生产和出口方面是非常熟悉,问题是怎样帮它们首先明白国内市场本销的需求,然后将那些产品拓展到里面。所以,怎样帮它们转型,和怎样帮它们可以很容易地克服了那些内销的问题,是我们最急需要做的事情。但他们亦有些问题需要解决,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环保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两地市民都非常关注环保问题。我觉得我们这九万间厂有一个机会,亦有一个责任,去帮助提升的水平。这方面我们非常关注,但关注之余,一定要深入研究,具体有什么问题,如果环保的标准逐渐提高,我认为帮助这九万间工厂提升运作质素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就是怎样可以在跨境基建方面协调,让它们可以在贸易方面可以便利化。在这方面,我们针对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就是怎样可以利用一种新的科技,就是RFID (radio frequency ID)。这科技其实在香港是非常重视和已发展多年,如果我们在过境可以使用RFID,有很多好处,可以将过境的程序简化和加快,还可以鉴别产品的真实性,也可以象征香港对供应链的管理是非常有研究,对科技的运用更是一个中心。

  第三,我们觉得很重要,我们在CEPA方面已经有一个很好的开始,我们怎样可以深化和优化CEPA。CEPA其实给我们带来很多商机,在内销方面,我想很多厂会知道CEPA的好处。但我亦都知道CEPA三个阶段都有具体落实的问题,我们会深入研究问题何在,和怎样处理,并如何继续发挥CEPA的作用。至於内销和利用CEPA方面,我们不单在珠三角推动,还有泛珠三角,甚至全国。

  最后一点我想说的,就是回应刚才财政司司长说的,吸引优良人才来香港的重要性。我觉得如果要分析某一个地区,一个经济的长期的竞争力,其实说到尾都是人才,问题是我们怎样吸引和优化我们的人才,就是我们长期要关注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觉得让有多年经验的人士来香港,当然是好,我们亦有很多优才计划,希望可以推得快一些和广一些。但其实现时有很多内地学生希望来香港就学,尤其是我们的大学学位方面,可以说求过於供很多。在不减少香港学生学位的情况下,我们怎样尽量收多些优才,尤其是让他们在少年时期来港,然后在香港得到提升,并让他们在香港继续居住,对香港作出贡献,我想是很重要的。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具体问题,大学都希望多收一些国内学生,但可能宿舍、住宿的地方不够,所以希望政府可以处理宿舍的问题,看看怎样可以给多些土地让大学发展宿舍。我们在未来三个月,会将这些重点议题落实,希望年底之前制定一个action plan给各位继续深入研究。谢谢。



2006年9月12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0时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