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为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林瑞麟今日(五月二十六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积极执行『粤港合作框架协议』」议案辩论时总结发言全文:
主席:
非常多谢各位议员就落实「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框架协议」)提出这么多宝贵的意见和观点。正如我在开场发言中所述,「框架协议」为粤港合作在六方面作出非常明确的发展定位。现在我就几方面再向大家解说一些重点政策。
金融合作区域
======
首先是金融合作。根据英国今年三月的调查报告显示,香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地位仅次於伦敦和纽约。其中,香港的得分与伦敦及纽约的差距持续缩小,反映香港的地位有所提升。在过去多年,香港与内地的合作对加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非常重要。
在人民币业务方面,「框架协议」提供新的平台,在地方层面深化粤港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包括人民币融资业务。在债券市场方面,「框架协议」支持符合条件的广东法人金融机构和企业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詹培忠议员特别提到政府应推动人民币服务,我们完全赞同。香港会致力发展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争取这地位,至於在存款、信用卡及债券方面的服务亦会不断拓展。詹培忠议员刚才提问──为何在签署「框架协议」当天汪洋书记并不在场,那是因为他有其他事务。
在证券业务方面,「框架协议」支持两地机构、产品及人才互流互通,鼓励广东法人金融机构和企业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支持香港证券公司在广东设立合资证券投资谘询公司,和争取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出港股ETF(交易所指数基金)。
在保险业务方面,「框架协议」支持香港保险公司进入广东,并尝试循「先行先试」方式,研究适度降低香港保险公司进入广东省的门槛。特区政府现正和内地相关部门积极推动以上各个项目。
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
有关制造业和服务业,「框架协议」提出支持港资加工贸易升级转型、支援港资企业拓展内地市场、落实CEPA及服务业开放在广东「先行先试」等政策措施。
在升级转型方面,粤港政府推出了多项支援企业措施,广东省方面包括简化转型、搬迁和内销的手续、「不停产转型、不作价结转」及「内销集中办理征税」等手续;香港方面则包括「创新及科技基金」、「投资研发现金回赠计划」、「设计业与商界合作计划」、「中小企业资助计划」及「特别信贷保证计划」等。
有议员特别提到工业贸易署的「中小企业发展支援基金」。政府会继续监察这项基金的运作,确保中小企得到适切的援助。在上个财政年度,政府已拨款超过三百四十万元,资助推广香港品牌的项目,以及拨款超过一百万元资助进行有关在中国内地市场内销的研究。我们亦会向广东省反映业界在内销方面所遇到的问题。
现代流通经济圈
=======
在「框架协议」下,政府会继续推动跨界基建,包括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及配套工程;建设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完善珠三角五大机场联席会议机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扩大珠江三角洲空域使用空间;支持各机场在航空方面的地位;构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直升机短途运输网路;形成以香港为国际航运中心;及研究打造国际物流中心等。政府会在「框架协议」下努力推动这些政策。
我特别要提一下在航空方面,香港机场管理局将推行机场飞行区中场范围发展计划,提供额外飞机停泊位及新的机场客运廊,把机场的处理能力增加至每年七千万客运人次及六百万吨货运量,预计可应付至二○二○年的空运需求。有议员,包括林健锋议员,提出有关第三条跑道的建议,我想向各位议员汇报,香港机场管理局正在进行机场二○三○规划大纲的研究,以检讨机场的设施能否维持至那段时间,及看看如何拓展香港作为国际及区域航空枢纽的地位及竞争力。这项研究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课题就是第三条跑道的可行性。我们预计这项研究在今年内可以完成。
有议员提及我们要继续争取扩大珠三角空域的使用空间。自二○○六年年底,广州及香港两个飞行情报区之间已经增设了新的移交点及相关的航道供飞越香港、降落广州的航班使用。今年,我们在珠海的航空中端区亦计划进行空域重组及扩大,让区内的航空交通更为畅顺。
主席,接我要回应一下多位议员提及的不同观点。余若薇议员特别提到希望在座议员及议会的代表可以继续多些到内地访问,特别是广东。主席,我们留意到在二○○九年经济及环保方面的相关事务委员会曾到访广东;在二○○八年亦曾到访四川。主席,你亦刚刚带队到上海。只要我们有机会及空间,政府是十分愿意配合议会到内地访问的。
林大辉议员特别再次提及有关一百八十三天征税条款的问题。特区政府亦曾向内地当局反映,香港有部分业界人士希望可以放宽现时一百八十三天的规定。内地有关当局则认为一百八十三天的准则行之已久,亦符合不同避免双重征税协议范本的标准,因此,他们认为目前没有充分的理据更改这方面的安排。
叶刘淑仪议员提及很多方面的意见:她提到香港不同的经济行业是否已被淘空。我想回应一下,其实香港依然得天独厚。在过去三十年,因为内地改革开放,香港工业界得以较为成功地转移到内地,从而香港可以发展金融、专业,以及其他服务行业。这给予香港机遇,可以有更强的竞争能力与区内,包括新加玻、上海等城市竞争。与此同时,我们当然认同要照顾香港各阶层,包括基层市民,所以香港要发展旅游业──个人游,安排「一签多行」、非原住居民都可以在深圳申请签证到香港个人游等,这些措施都非常重要,做得好的话,我们便有空间使香港的就业率得以提升。
刘秀成议员、何钟泰议员、陈鉴林议员、陈茂波议员都提及香港专业服务的发展。各位议员,在过去几年政府确实不单止希望为专业服务打开在内地市场发展的大门,亦希望连小门都可以打开。但这个过程并不简单,是要努力的,我们会继续争取。
陈鉴林议员特别提到前海的发展。我们希望前海最终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根据点,成为香港的金融及其他专业服务的一个重要的根据点,可以拓展五千万人口的珠三角市场,办得成功的话,更可以拓展四亿人口的泛珠三角市场。
黄定光议员特别提到贵党会在东莞开设专业服务中心,特区政府对此表示欢迎。不论是政府当局或民间团体,大家一起拓展专业服务的内地市场,都是好事。
优质生活圈
=====
主席,在「框架协议」下,政府会继续推动两个专项规划──优质生活圈及有关基建的专项规划。
我要特别一提,优质生活圈在环境保护和生态保育方面都是重要的工作。粤港两地希望共同打造成为「绿色大珠三角地区优质生活圈」,双方会共同研究珠三角地区二○一○年以后的减排安排。另外,双方亦会推进「清洁生产伙伴计划」,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特区政府亦於最近扩大计划的技术支援范围,协助珠三角港商减少污水排放。此外,特区政府正在进行边境禁区规划研究,建议在红花岭设立新的郊野公园,以保育这高生态价值地点,并希望可衔接广东省生态保育的工作,共同构建生态廊道。粤港并会共同促进电动车在大珠三角的研发、生产、应用普及和相关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主席,今天有好几位议员提出修正案。
谭伟豪议员的修正案提及人才培训、科技和高端产业等。政府和议会方面大家对这些基本上有同一的看法,方向是明确的。
黄国健议员提到我们要开拓内地市场,增加香港市民的就业机会。这在过去十多年来粤港两地的合作已取得一定成果,今后亦会继续推动。
王国兴议员提出好几方面的本地政策,我在这里有一些回应。我知道王国兴议员希望我们可以为身处内地的香港居民提供支援。特区的驻内地办事处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可以提供的协助,我们当然会提供;但是在内地司法审理的个案中,如果是涉及私人合约纠纷的个案,我们必须按照内地的法律办事,要尊重内地的法规。但与此同时,我们亦看重工联会在内地的数个办事处为在内地的香港居民提供协助,所以我们亦透过你们提供一些财政上的支援,希望这些工作可以继续发展下去。
至於王国兴议员提到医疗服务方面,居於内地的香港居民是随时可以返回香港使用医院管理局(医管局)的服务的。医管局与深圳的生局一直都紧密合作,亦正在商讨香港居民由深圳返港就医的病历传送安排等事宜。
至於王国兴议员提到内地孕妇来港产子的问题,食物及生局已在另外的场合交代过现有的政策。
至於福利方面,社会福利署亦有既定的政策处理「生果金」及其他福利条件。不过我要向大家强调,我们现时需要考虑的是,两地的经济融合,人流加强,但特区政府提供的各方面的福利,其可携性是否可以不断扩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及公共财政的考虑,但大家提出的意见,我们是会向相关的政策局转达的。
刘健仪议员非常关心我们在东莞的工作,早前我已经表示,特区政府对此亦很看重,但由於作为一个政策局我们的资源始终有限,所以我难以承诺会在东莞开设一个联络点,但是我们会继续关心在东莞的港资企业及在当地工作的香港专业人士。
何秀兰议员提出的修订特别提到,我们必须就粤港合作的政策和跨境工程进行公众谘询,才可以落实执行。我想谈谈一个很根本的考虑,就是粤港合作所横跨的政策面是很阔的,我刚才提到的粤港两地的专责小组也开设了二十多个,我们的十多个政策局以及其他部门大体上都有参与。所以,如果我们每每都要就大小事情进行公众谘询,这未必是切实可行的。例如,如果前往南沙的渡轮要增设数个航班,是否又要进行大型的公众谘询?又例如,如果粤港两地爆发传染病,我们应该即时处理有关情况,而非先谘询后处理。但我们看重与业界的合作和配合,所以一定要先谘询相关的业界,亦需要向公众交代,所以我们会透过立法会和传媒,就一些重要的政策和相关事宜向香港社会发放消息,以及听取公众的意见。
最后回应一下刘慧卿议员,她的修订提及恢复回乡权的事宜。我刚才在开场时已经说过,我们会就这问题反映大家的意见,但最重要的是内地有其一套法规,我们在「一国两制」下要尊重内地有关部门按照他们的法规来办事。
总结
==
到了总结的时候,我想再多谈数点。
首先,黄毓民议员返回议会,他今日就粤港合作事宜谈到台湾,这两者是有关系的,因为政制及内地事务局既处理粤港合作,也处理对台事务。我们的政策目标是很明确的:我们鼓励台商到内地投资,以及内地的企业到台湾投资,不论是陆资还是台资,如果他们投资成功,我们都鼓励他们到香港这国际金融中心上市。香港已经有了七年落实CEPA的经验,现在内地和台湾两岸在商谈ECFA,特区政府对此是欢迎的,只要两岸四地的经济区域发展起来,「饼」做大了,对众人--包括香港--都有利。黄毓民议员谈到昨日在这里进行关於政制的听证会,确实有市民表示,对於社民连引入台湾的议会文化表示担忧,并且表示不大认同;当日曾有这些辩论。谈回经济范畴,我们确实很希望两岸四地的经济区域能够发展起来,成为一个「多赢」的局面。
谈到「多赢」,方刚议员特别提到他父辈的投资者谈到在过去五、六十年见证原先在内地的投资如何转移到香港。香港得天独厚,我们在过去数十年见证到起码三个时代:第一个是在内地,包括在上海的资金和在广东省的劳工转移到香港,所以我们在五、六十年代开始见到香港工业化。到了七十年代末期国家改革开放,我们就见到第二个年代的开始,香港的工业可以北移,以致香港可以发展成为GDP(本地生产总值)中超过百分之九十属於金融、其他专业以及服务业的经济体系。现在大家正在一起见证的第三个年代,就是内地与香港的经济融合,我们可以共同打造一个庞大的市场。香港继续按照《基本法》以及中央支持香港的政策,提升我们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而我们的投资可以广泛地在内地,包括在珠三角、泛珠三角及其他地区拓展。
所以,主席,「框架协议」对香港今后十年──由现在至二○二○年──的发展是很重要的,而国家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以后,亦很有信心,很有能力迈向达到小康水平和中等发展国家的阶段。在继续推动这过程期间,香港签订了「框架协议」,这对香港来说是个重要的里程碑,是个非常重要的基础,亦给在座各位所代表的各个业界打了一支「强心针」。
主席,我希望在座各位议员继续支持我们与内地合作在各方面工作,以及支持「框架协议」能够贯彻落实。多谢。
完
2010年5月26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21时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