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行政长官立法会答问大会谈话全文(二)(只有中文)
************************

林健锋议员:政府发展六项优势产业,首先眼於处理土地的资源问题,提出活化超过一千座的工厂大厦。我们觉得方向是正确的,亦可以增加经济动力。不过,过往的经验,就是在重建工厂时要通过政府很多个部门、很多关卡,好像改建单位用途要得到屋宇署和消防处的审批,程序是比较繁复的。地政总署新成立的特别小组会否协调各个部门,协助业界尽快地活化这些工厂大厦呢?可以令到这些措施加快实行。政府亦有否配套的措施或是会否制订一条龙的机制加快审批,真正可以做到「拆墙松绑」。另外,现时有很多创意产业选择在工厂大厦内经营,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租金便宜。如果在重建或是改建后,租金上升的话,会否影响到产业的生存空间,反而违背了政策的原意呢?政府有什么对策呢?

行政长官:首先,发展局内希望我们可以重整我们的资源,亦增加了资源,准备特别应付这些新政策的落实。其中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如何能够以最有效的方法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能够尽快审批这次新政策的出台,特别是使用工厦的建议和提议。我很相信这方面,我们尽量希望在三年豁免期内尽量接受和可以能够审批所有收到的申请。

  至於你说会否影响现时工厦内原有的一些设施,你想想我们香港的工厦根本是有很多的,有约一千五百多幢。另外,我们今次所做的,只有增加现时在工厦内能够使用,刚才所说的艺术家、创意工业等那些功能,所以换言之供应会增加,不会减少的。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很相信租金亦会因应市场,因为供应的需求亦会作出平衡的作用。

林健锋议员:不知道特首或政府部门有没有预计这些审批需要多少时间?是三个月或是六个月呢?

行政长官:我想这在乎是哪一方面,是重建还是改变使用用途,而且拥有全部业主的同意。我很相信,我们这样的话,会用很快的速度来做这件事。因为全期有三年期间,如果我们做得快的话,我们当然想做得快一点,我希望每天做一宗,我们就可以做到七百多宗,可以是很多的申请,是吗?有三年的时间。所以我只希望林议员与所有现时工厦的用户或是业主,如果希望做这件事时,尽快想一想如何能够组织好,尽快把现时他们的工厦可以物尽其用,可以能够活化。我可以向你保证,就是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我并没有做过这样的申请,但将来的手续会简单很多,又不用估价,譬如我们说的是使用方法改变的话,我们不会像以往一般,因为要看豁免费为多少而要计算和量度,将来会减少很多这样的功夫。我相信过程是相当快的。

梁家杰议员:你在零七年三月一日,我们一起在特首选举论坛辩论时,你说得很清楚的,你说你如果可以选得连任,你会在任内彻底解决双普选的问题。取回你零七年《施政报告》九十九段,你肯定说发展民主是《基本法》赋予特区行政长官的宪制责任,推动香港落实普选,我责无旁贷。刚才你的发言,原来所谓彻底就只是时间表,不包路帹图。我想请问特首,你这样说法,会否有些「过桥抽板」?会否有些「缩骨」与「取巧」呢?

行政长官:刚才我已说过,在我们香港对於民主议程作为公众辩论,由八十年代开始,在这问题已经兜转很久,但我觉得如果回顾这么多年的民主活动,最大最清楚的里程碑在哪里?我够胆说,在二零零七年十二月,经过我这届政府向中央提出了应该我们要更改我们现时的选举制度,然后人大常委会在十二月,透过法律的形式订定普选两个时间表,亦回应了当时你与我竞选第三届行政长官时,普遍香港市民,另外,二零零五年,当我们想更改选举方法时提出议案,我觉得是进步的方案,亦得到香港很多人支持的方案,而反对声音,主调是我们无一个选举时间表,你翻读当时的报章亦可见的。所以,我们所做的工作,是针对在二零零七年争取时间表,而是得到了的。我觉得我们在民主过程中,不只在二零零七年或二零一二年或目前,甚至二零一七年、二零二零年,争取民主的认同,我认为过程不停地会演变,好像现时见到先进的民主国家中,都对此问题作出很多的反思。所以,我觉得我们现时的地步可以做得到的,已经得到一个很清楚、人大很严肃的立法程序,订下时间表之后,我们的工作就是要面对下一步的工作,下一步的工作就是二零一二选举的安排,无论如何使到选举的安排比现时更加开放、更加民主、更加贴近普选,这个我认为是我们的工序,当然我会尽一切的努力,承诺我当时的选举承诺,但我觉得我们这届政府所做的功夫,已经对应这个承诺,我觉得我已经做得很充分。

梁家杰议员:你有没有履行特首选举当时的承诺,我想自有公论。但刚才你提到零五年政制改革,主席,我想问一问,刚才你说你希望不会重蹈覆辙,希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但我翻查当时的历史,由你刊登谘询文件,至立法会投票,得六十三日的时间,在六十三日内没有谘询公众,其实只是做了什么呢?几乎大部分的学者都说是个瞒天过海,假的民调。我想问特首,你即将做谘询,你会否用同一手法去做呢?如果你说不会,那究竟你可否现在交代一下,你每一步是如何做的呢?谘询文件的内容是什么?何时出方案?怎样谘询公众?可否在此向我们交代一下?

行政长官:现时,我的同事林瑞麟先生正撰写我的谘询文件。我忘记了,刚才打断话柄。你可否重新问问题?

梁家杰议员:我刚才问行政长官,他希望零五年历史不会重演,不会重蹈覆辙,他指出当时用了六十三日的时间,由谘询文件到投票,没有做公众参与的一个共议过程,只是做了一个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是瞒天过海,一个假的民调。我想问特首,你下月会出谘询文件,究竟你会采取什么步骤来避免重蹈零五年的覆辙?可否在此交代一下你会用什么方式去谘询?几时会交代选举模式?用什么形式去谘询?可否交代一个时间表及方式?

行政长官:刚才我所说,林瑞麟先生与我们正努力,很希望下个月。

  对不起,主席。我觉得很多的滋扰,没有办法可以集中精神答议员的问题。如果继续这样发声,我没有办法可以集中精神答,真的很抱歉。

立法会主席曾钰成议员:请议员遵守会议规则,保持肃静。

行政长官:我们会在这期间,尽量在以往对此问题,市民发表的意见、策发会亦讨论过很多问题,我们将意见铺陈出来。另外,我们希望有个全面性让市民发表意见,特别是聚焦在二零一二年我们两个选举的安排,里面的元素,最后的安排,现在还未做完结的功夫,我相信我们一定有充分谘询的时间予香港人讨论此问题,做完之后,我们梳理各方面的意见,包括议员的意见,我们很希望在这段期间,各政团、议员,亦针对这两个选举办法发表意见。我们很希望从这些意见之中,整理后做一个具体方案,这具体方案,我已答允议员,我最近发信给议员,未出炉前我们会坐下倾谈,然后谘询文件会正式在立法会提出,公众一轮辩论后,加上议员的建议,经过辩论,我相信得到的结论会是这样。我认为这程序我们处理一般重要性文件及法律文件的处理,都差不多一样。我觉得这程序我们见过,二零零五年我们做过一次,很多次这个问题已在社会上反覆讨论过,我很相信如果真正达成,如果我们有心达成共识,能聚焦想的话,这是可以做得到的。但我不会看低将来的困难,因为这个方案,我们不单要有民意的基础,一定要争取三分二议员的支持。

梁美芬议员:《施政报告》再三强调环保、保育问题、美化海港这个方向,我认为这个方向是正确,但我关心的是《施政报告》里面的内容究竟会怎样执行?因为我看似乎政策局和下面的部门在执行上,很多时候都出现思觉失调,大脑和手脚并不协调,我举一个例子,最近被视为深水桋沿海的海傍六号地盘,房屋署和规划署公布要在海傍建筑四幢四十一层高的屏风楼,与《施政报告》里面提到要美化西九的海港环保城市的大方向其实是相违背的,这到底是反映政府管治出现问题,以致政府的大脑指挥不到手脚,抑或究竟是那个大方向其实是一个空话呢?行政长官,我在此也代表当区大概起码有一万个居民已签名,亦透过我希望邀请特首有机会去六号地盘视察一下,你便会明白深水桋区居民的感受。

行政长官:梁议员,我们批准所有的土地发展、楼宇发展,都根据一定要合乎房屋条例和城规会的规定,而且城规会的规定是经过通常是冗长的公众谘询,而得出来的成果。我很相信深水桋的发展也以同一模式进行,每一次的发展如果是特区政府批准的话,必定是经过这些很冗长、很小心、很细致的公众谘询。希望梁议员如果发觉我们有所违规,对现时城市规划有违背,对现时建筑条例有违背,我一定会很小心研究。

梁美芬议员:其实这个问题正正反映,可能现时政府的大方向和以前批下的问题不协调,究竟怎样可以补足以往可能所做的决定与现时所走的大方向,根本不协调的问题?我想刚才所提的六号地盘,其实只会令当区居民觉得更加热,而且他们看到《施政报告》只会羡慕中环的居民,就觉得他们得天独厚。

行政长官:我明白你所讲的道理,但我们也要记得,就是我们这个城市管理和楼宇建设是有指定的程序,以及有法例作方法,我们都是因循这些既定的程序而办事。当然如果有些市民有强烈意见的时候,我很相信有关当局,有关部门都会以「以民为本」的方针的去看待这些问题。但要记得,就是有些程序做出来,是代表香港人整体的意见,并非单方面一小撮人的意见的时候,在那方面一定要做好平衡。

(待续)



2009年10月15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8时34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