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保安局局长在印度会议致辞全文(附图)
******************

  以下是保安局局长李少光今日(九月六日)在印度加尔各答「管理新印度」("Managing New India") 研讨会上有关「广开门路 招纳人才」的致辞全文(译本):

大会主席、全印度管理协会(All India Management Association)主席、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我今天获邀以主礼嘉宾的身分出席这个重要的研讨会,感到十分荣幸。这次研讨会汇聚了亚洲众多出类拔萃的商界人才和决策者,为出席者提供有效的平台以交流心得、加强联系,同时给予我们参观印度的文化之都加尔各答的良机。在此我谨向邀请我出席这次盛会的主办机构亚洲管理专业组织联会(Asian Association of Management Organisations),以及为我作出一切安排的全印度管理协会和香港管理专业协会,衷心致谢。

培育高质素的劳动人口管理新印度
---------------

  正值印度刚刚庆祝独立六十周年的时候,我们今天聚首一堂,讨论如何「管理新印度」,时间上可谓最适合不过。印度已进入发展的新纪元,近年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速度之快,前所未见。在她的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财政年度,印度是全球增长速度第二快的主要经济体系;本地生产总值增长达9.4%(注一)。印度在很多方面的超卓表现,由发展蓬勃的资讯科技业以至电影及文化业,都令人注目。

  印度的成就有赖其高质素的劳动人口;最明显的例子莫过於有印度矽谷之称的班加罗尔。许多世界驰名的资讯科技公司都在班加罗尔开业,当中大部分都表示,班加罗尔汇集优秀的资讯科技专家,是吸引他们前往该地开业的主要原因。我相信,要管理好新印度并再创高峰,其中不可或缺的工作,就是继续培育高质素的劳动人口。

  诚然,拥有高质素的劳动人口绝非偶然或侥幸,而是策略得宜和努力不懈的成果。教育及人力资源发展是培育人才的重要支柱。我谨藉此机会恭贺会议的主办机构,在推动和支持印度及亚洲发展专业管理上努力的成果。你们对卓越管理的追求,有助延续亚洲经济奇迹。

香港经验
----

  香港与印度不同的地方是香港是一个天然资源匮乏的蕞尔小地,但与印度相同的地方是大家都拥有珍贵的人才;我相信这是我们的人民及政府努力的成果。二○○四年之前数年,香港特区政府面对财政赤字,但仍然坚持增加在教育的投资。在二○○五至二○○六财政年度,我们用於教育的投资占公共开支总数的22%。

  在致力投资教育的同时,我们亦欢迎香港以外的人才来港发展。

  一向以来,香港特区政府都维持自由开放的入境制度,鼓励全球各地人士前来旅游、就业、升学、投资或定居。目前,香港为大约170个国家或地区提供免签证待遇。印度国民前来旅游无需签证更不在话下。

欢迎楙临香港--香港的优势
-------------

  香港特区政府致力为居民,包括来自海外的人士,提供优良的宏观和微观环境。我们的优势多不胜数,举例来说,香港具备世界级的基础设施、良好的法治、廉洁的政府、公平竞争的环境和简单明确的税制,尤其是香港的薪俸税和利得税最高税率分别限於16%和17.5%的低水平。这些优势,再加上香港的其它特质,如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以及广泛使用英语等,为专业人士、商界人士和企业家提供有利发展的大都会环境。

  香港还有中国内地这个全球最具潜力之一的市场作为腹地。香港作为通往内地的跳板或门户的角色,较前更形重要。我们与内地订立了一项名为《内地与香港关於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自由贸易协议。所有输入内地的香港货物,均享零关税优惠,而多项服务贸易也获得进一步开放,部分更享有优於世贸标准、或於世贸标准以外的待遇。

  凭借这些优势,香港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我们在二○○五及二○○六年的本地生产总值增长达7%。现时的失业率下降至4.2%,是五年来的新低,而且所有经济指标都取得增长的动力。二零零六年的外来直接投资额急升至接近430亿美元。香港的证券市场现时在全球排名第六,市值总额约22,000亿美元。二○○六年,香港的财政储备约有400亿美元。

广开门户
----

  香港对优秀人才和投资者广开门户,无任欢迎。

  在就业方面,个别人士如具备对香港有利和香港当前欠缺的特殊技能、知识或经验,可根据一般就业计划申请来港工作。唯一的先决条件是他们须在入境前已获得本地的工作取录,以及薪酬与本地市场水平相若。自香港在一九九七年回归祖国后,全球已有大约20万名专业人士循这个途径来港就业。

  我们又通过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邀请投资者来港定居。计划下的申请人只须投资大约650万港元或83万美元,便可来港定居。获准许的投资种类繁多,包括股票、房地产、基金及定期储蓄。投资者可自由选择回报及风险组合。自计划在二○○三年十月推出以来,我们已批准超过1 300份申请,为香港带来超过12亿美元。近年投资市场节节上升,大部分投资者除了将可取得香港特区护照以外,还赚取可观的金钱回报。

  不过,我想向各位推荐又一个来港定居的途径,就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这项在去年推出的计划旨在吸引海外及内地人才来港。申请人无须在提出申请或获准入境前在香港获得聘用。我们会根据一套计分制度,按照年龄、语文能力、学历/专业资格及工作经验等客观准则评核申请人。凡有能力对香港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申请人,都会被选取。

  至今,香港特区政府已根据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批准了238人来港。这些获批的申请人来自各个界别,包括商界、艺术界和体育界,全部都是所属界别的菁英。获批的申请人的职业包括奥运奖牌得主、世界知名钢琴家、投资银行家、财经专才、语言专家、电影明星、法律专家等。我们不会为任何界别设定配额,只要具备良好的条件及竞争力,你便会被选中。

双赢局面
----

  人才的流通有如货物贸易一样,并非零和游戏,其原居与留居的社会同样得益,这是一个双赢局面。人才会为祖籍地带来在外地取得的见识、经验和财富。这类成功故事在中国比比皆是,我相信在印度也为数不少。

  这项互惠互利的关系在印度与香港之间更为明显。香港居住了不同的族裔,其中约有2万人来自印度。许多印度人都是经理/专业人士和企业家,当中更有不少是香港最富有的家族。截至二○○六年年中,共有15间印度公司在香港设有地区办事处,17间设有本地办事处。在香港的印度社群诚然是香港的一部分,在我们历史上亦举足轻重。现请让我为你介绍从印度驻港领事馆的网页摘录的数段:

(a) 印度人是香港较大的族群之一,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便开始在香港定居,长久以来与香港人甘苦与共。

(b) 传统上,香港的印度社群从事商业贸易,他们积极进取,开拓的市场远至南美及非洲,建立的联系至今仍然有用。不过,印度人已逐渐向其它行业发展,而且愈来愈多是专业人士,在航运、金融、学术、医学、资讯科技及管理等范畴都有卓越的表现。

(c) 印度人对建设香港的重要机构、管治香港、以及香港的种族多元化社会的贡献,令她成为一个小数外来人士社群致力融入主流社会并保留既有身分的一个典范。香港人对此同样深表赞赏,并充分认同印度社群在160多年来,日复一日贡献心力。

  各位,对於国际投资者、专业人士和各类人才来说,香港处处机遇。香港对於投资者和游客,以至各种人才都无任欢迎。香港绝对是一个既安全又稳定的地方,可以让各位和贵国国民安居并一展所长。我以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的身分向各位保证,在亚洲甚至全世界,香港都是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结语
--

  多谢各位。我希望再次向东道主致谢。另外,会议的开幕礼办得有声有色,我谨此向亚洲管理专业组织联会和全印度管理协会道贺,并祝愿会议余下的活动,取得丰硕的成果。

注一:统计数字取自《维基百科》。



2007年9月6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21时01分

图片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