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财政司司长财政预算案演辞(三)
***************
人工智能应用

「国际机器人大会」

44. 港投公司将会举办首届「国际机器人大会」,汇聚顶尖科企、学术机构和投资者,展示最新科研成果和应用场景,进一步提升香港在科技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智能制造

45. 我们去年优化了「新型工业化资助计划」,加大力度支持本地生产商转向智能制造。资助计划支持在港建立的新智能生产线数目已突破一百条,涵盖不同行业,包括生物科技、纳米纤维材料、新能源等,总投资金额约十三亿元,当中九亿三千万元为私人投资。

46. 我们亦于去年九月推出「新型工业加速计划」,为企业提供配对资助,在港建设智能生产设施。计划已批出首宗申请,总投资金额约六亿元,当中政府资助金额约两亿元。该项目将建设生命健康科技领域的智能生产设施。

47. 我们今年内会推出「制造及生产线『升』级支援先导计划」,为期两年。政府会按一比二的配对比例,向每家在港营运生产线的企业提供最高二十五万元的资助,协助它们订立智能生产策略,以及为现有生产线引进先进技术。我已为计划预留一亿元,可惠及约四百家企业。

低轨卫星发牌制度

48. 低轨卫星是全球卫星发展的新趋势,相关技术能广泛应用于交通物流、智慧城市等领域。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商经局)及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正研究简化审批营办低轨卫星牌照的流程。我们会在本年内完成相关工作。

生成式人工智能沙盒

49. 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与数码港去年合作推出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沙盒,促进银行业的创新及发挥人工智能的潜力。金管局将参考全球发展趋势及沙盒经验,发布实务指引。

产业导向应用

50. 政府将制订香港新型工业的中长期发展方案,并通过一百亿元「创科产业引导基金」,加强引导市场资金投资策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政府正邀请相关机构提交意向书,并计划于年中向立法会申请拨款。

51. 我们正筹备推出一亿八千万元的「创科加速器先导计划」。政府会按一比二的配对比例,向每家专业初创企业服务机构提供最高三千万元资助,通过其商业网络及经验,丰富本港的初创生态圈。

52. 政府已在「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InnoHK)下成立香港太空机械人与能源中心,目标是研发一款多功能月面作业机械人,为嫦娥八号任务作出贡献。此外,政府已开展筹建第三个InnoHK研发平台,聚焦先进制造、材料、能源及可持续发展,并即将邀请院校提交建议书。

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53. 大湾区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二零二四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科技集群中,「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已连续五年蝉联全球第二位。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WIPO《二零二五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科技集群发布活动今年稍后将在香港举行,充分肯定香港作为大湾区中心城市在全球创科领域的重要地位。

生命健康科技

54. 政府会通过「设立生命健康研发院资助计划」,支持本地大学设立生命健康研发院,促进跨院校、跨机构和跨学科的合作。创新科技署正邀请院校提交建议书。

55. 香港科技园公司(科技园公司)正与生命健康科技界探讨市场对「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制造设施的需求,以及可行的发展和营运模式,协助业界在港进行新药或创新医疗科技的临牀试验。

低空经济

56. 去年底成立的「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正审议首批监管沙盒试点项目的申请,并即将宣布结果。我们期望通过试点项目,逐步扩大和丰富低空飞行的应用范围,为香港经济开拓新的增长点。

57. 政府正检讨民航法例,以完善配合低空经济长远发展的规管制度,在今年第二季向立法会提交修订《小型无人机令》的建议。我们亦会研究为各类「先进空中运输系统」订立新的专用法例,并积极与内地当局就低空经济相关议题加强对接。

科技产品展示

58. 我们会为本港科企提供更多产品的实体展示和销售场景。贸易发展局(贸发局)在重点展览会期间,将在旗舰零售平台「香港‧设计廊」和展览会场增设「专题快闪展示区」,藉此向海内外买家或消费者,展示本港科企的优质创科产品。

耐心资本

港投公司

59. 港投公司作为耐心资本,在争取中长期投资回报的同时,牵引更多前沿科企及耐心资本汇聚本港,加速构建香港创新科技生态圈和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发展。

60. 港投公司至今已投资超过九十家科企,主要包括硬科技、生命科技、新能源及绿色科技等。在已投资项目中,港投公司每一元的投资,拉动了四元的长期资金跟投。港投公司会加强推动这些科企及投资伙伴,以香港为平台扩展业务,并鼓励它们在港设立企业创投部门,以吸引更多的初创投资及促进相关并购。
 
2025年2月26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1时58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