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政府公布二○二四年下半年香港盛事年表记者会开场发言(只有中文)(附图/短片)
**************************************
  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文体旅局)局长杨润雄和香港旅游发展局(旅发局)总干事程鼎一今日(五月二十一日)主持记者会,公布二○二四年下半年香港盛事年表。以下是黄伟纶、杨润雄和程鼎一的开场发言:
 
财政司副司长:各位传媒朋友,大家好。政府在过去一段时间加强统筹协调(推动盛事经济),成效相当显著。过去五个月,各类型盛事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访港,充分显示香港作为盛事之都的活力和魅力,亦带动旅游、酒店、餐饮、零售等行业,我们亦加强与盛事活动相关行业的联系,政府如行政长官较早前说,会继续努力,做好搭台和导演的角色,我们亦盼望业界可以抓紧商机,将「人气」变为「财气」,带来经济收益。
 
  感谢中央对香港的大力支持,早前宣布把个人游计划扩展至另外八个城市,为香港经济注入更多动力。特区政府会继续为旅客提供更多、更新、更多元化的旅游体验,落实「香港无处不旅游」。
 
  在推动盛事方面,今年全年预计最少会有约210项盛事举行,上下半年均有超过100项。我们特别提前公布下半年盛事年表,是希望让不同行业经营者早些掌握情况,提早准备、部署和作有关宣传,充分把握盛事带来的商机。
 
  与上半年相似,下半年的盛事亦是各式各样,涵盖不同领域。数目最多的是会议及展览项目,有42个;其次为文化艺术及创意项目,有25个;体育盛事有15个;金融、经济及创科相关的盛事有13个;节日及庆典、汇演及嘉年华方面就有11个。上下半年不同类型盛事的分布差不多,反映香港全年不同时间都有各种类型的盛事供大家选择和参与。
 
  今年下半年将有不少重要和全新的盛事,全新的项目有超过15个,当然亦有大受好评、载誉归来、曾举办过的项目。
 
  在文艺创意方面,七月,文体旅局文化艺术盛事基金会支持一个全新项目「武林盛舞嘉年华」,这项目云集超过一千位武术及舞蹈界高手,呈献超过60场表演及活动;六月二十九日起至明年一月,M+博物馆会举办首个贝聿铭大型回顾展,当中不少展品为首次展出;十月,香港演艺博览首次举办,推动表演艺术交流及洽谈交易。另外,上半年「艺术三月」大受欢迎,下半年也不遑多让,一连串时尚设计盛事系列接连上演,由九月上旬的Centrestage揭开序幕,十一月底有去年《施政报告》提出的全新旗舰项目-香港时装设计周。
 
  体育盛事方面,两项国际知名体坛盛事——2024世界棍网球U20锦标赛和2024年WBSC棒球5世界杯 ,由M品牌赞助,将分于八月及十月首次在香港举行;十一月,喜欢越野运动的朋友,有「飞越大屿」和乐施毅行者两项具规模赛事;十二月,长跑爱好者可以参与香港街马,一展身手。
 
  在节日及庆典、汇演及嘉年华方面,二○二四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九月开始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会举办展览,展示国家的辉煌成就;另外,中秋最触目的活动大坑舞火龙今年会扩大巡游路线,当然还有香港缤纷冬日巡礼、跨年倒数等节庆盛事;下半年亦有多项活动展现香港作为美食之都的魅力,例如七月亚洲酒吧界大型盛会亚洲50最佳酒吧颁奖典礼,将连续第二年在香港举办;十月的香港美酒佳肴巡礼,去年便吸引约14万人次入场。
 
  在金融、经济及创科方面,香港金融科技周和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分别于十月和十一月举行,再度汇聚全球金融业界领袖和机构代表,就国际金融发展趋势和机遇进行深入讨论。另外,我们成功争取创科旗舰活动SmartCon 2024选择香港,作为首次踏足亚洲的落脚点,彰显香港国际创科枢纽的非凡地位。
 
  在会议及展览方面,一项大型会展项目「超级枢纽博览会」将于十一月首次举行,来自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会就机埸、港口、铁路、物流和建筑等议题交流。还有一些每年都会举办、非常成功的品牌活动,例如七月的书展和动漫电玩节,以及大型国际展览包括珠宝、钟表、电子、灯饰方面等,这些均是相关行业在亚洲以至全球最大的采购平台。
 
  各位,盛事活动带动经济收益。我们估计,全年盛事会吸引约170万旅客 参与;他们会为香港带来约72亿元的消费额,经济增加价值约为43亿元。下半年盛事活动数目和上半年相若,但个别活动吸引旅客的数目会大幅增加,因此与上半年相比,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另外,我亦藉此机会跟大家谈谈一些相关的事情。今年较早时,我在一个记者会提及,香港过往一段时间,就户外表演场地方面是丰收的,例如西九有竹翠公园(Wonderland),是可容纳差不多8 000人的户外表演场地;在湾仔,我们有一个新的表演场地,亦都是可容纳约10 000人的表演场地,这两个都是户外的。
 
  未来,我们还有几个大型场地,今天藉这个机会介绍一下。首先,是启德体育园。启德体育园将于今年落成,明年分阶段启用,园区面积达28公顷,差不多是一个半维多利亚公园那么大,主场馆设有50 000个座位,并配备开合式上盖,每个座位均具备空调,在任何天气情况下,都能举办不同类型的国际体育盛事及文娱活动。园内还有大型公众休憩用地,餐饮及商铺等一应俱全。
 
  政府都知道社会对启德体育园的关注。由于是一个新设施,未来交通配套是否足够,又例如散场时很多人离开,能否有适当的休憩、休闲活动,让一些朋友,若他们喜欢,可以在园区内停留一段时间,这不单令他们有更好的体验,对交通、人流的疏散亦有帮助。就这方面,政府知道社会的关注,亦非常重视,我们会有跨局、跨部门的协作和统筹,这会由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先生亲自带领,稍后就相关详情会有适当公布。
 
  我亦藉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三个全新的设施:第一个是位于马鞍山附近的西沙SPORTS PARK与毗邻的西沙GO PARK,是私营企业营运的。他们会与很多学校、社区组织、非牟利团体等合作,提供平台予他们举办体育相关活动,推广整个香港社会的体育文化。这地方占地约130万呎,提供室内及室外多项体育设施,包括一个能够容纳大约1 500人的室内表演场地,将于下月底开始分阶段营运,当中体育项目非常多:足球、棍网球、网球、高尔夫球,另外亦会有水上活动如游泳、帆船,以及攀石等。我相信这是香港第一次有一个这么有规模的场地。
 
  第二个是毗邻香港国际机场客运大楼的SKYCITY航天城,当中包括一个设施「11 SKIES」,将引入800间零售餐饮店铺,另外有占地57万平方呎的沉浸式体验的室内娱乐设施,这个将会是全港同类设施中最大的。SKYCITY的设施将于明年第四季分阶段开始营业,而且在稍后阶段,会有全港第一个无人驾驶运输系统,最终会把SKYCITY和港铁东涌站连接起来。
 
  最后,想提一提马湾公园第二期。马湾公园第二期将活化成文化艺术村和一个新旅游景点。第二期占地约46万平方呎,该处现有的乡村群已经荒废,将会翻新成有艺术特色的村屋建筑群,亦会邀请本地和海外艺术家在该处举办不同文化艺术创作活动,有兴趣的市民和旅客都欢迎参与,同时亦会有适当的餐饮设施让大家享用。这设施预计今年内,可能是第四季或之前少许,可以落成分阶段开放。我们相信它与大家都熟识的马湾公园第一期,现时该处举办很多寓教于乐活动,两者应该会有很好的协同效应。
 
  所以未来香港在与文化、体育、旅游相关的新硬件方面,会是一浪接一浪地到来,好消息会相当多。
 
  接下来,我把时间交给文体旅局局长Kevin。
 
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文化体育及旅游局一直全方位推动文体旅盛事。盛事本身有助推动文化、体育和旅游的发展,我们亦会利用这些盛事、活动吸引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地方的旅客,同时让旅游激发文化和体育产业的活力,扩大本港文化和体育活动的观众群。
 
  我们一直鼓励和协助盛事在香港举行。以三月的潮流文化盛事ComplexCon为例,当我们知道主办单位在亚洲寻觅适合地点举行活动,文体旅局便积极与主办方协商跟进,亦提供相应的支援和便利措施,包括签证安排、宣传推广等,提供一个具灵活性的环境,以让活动顺利在港举行。并透过「文化艺术盛事基金」提供资助,将这项盛事在今年三月首次带到亚洲,登陆香港。一连三日的活动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潮流文化爱好者及各界名人,录得逾32 000参与人数,旅客比例为55%,成绩令人鼓舞,更巩固了香港在潮流文化的地位。
 
  刚才财政司副司长已简单介绍了今年下半年的盛事。我补充一下,香港首次举办的「香港演艺博览」预计会有800至1 000位来自境外及500名本地的艺术有关人员参与,吸引30 000观众观赏节目,将会成为一个全新的综合平台,展示世界顶级的演艺作品,同时提供交流和洽商的机会,推动表演艺术方面的合作、买卖和交易。
 
  紧接「香港演艺博览」的是首次由香港担任主办城市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邀请内地及其他国家的艺术及文化同业汇聚香港上演超过40项优秀作品。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亦会于今年六月至九月首度筹办「中华文化节」,为本地市民、内地和海外游客呈献一系列不同艺术形式具中华文化底蕴的项目。
 
  旅游方面,「西贡海艺术节」和「设计#香港地」,是旅游事务署过去几年来为旅客精心设计,集文化、艺术、地道特色的创意文旅艺术品牌项目,深受欢迎。「西贡海艺术节」透过艺术连结岛屿,旅客可以欣赏及体验西贡海的自然风貌、历史,充分利用了香港漂亮的海港和岛屿,我们会进一步考虑发展其他海岛游的计划;而「设计#香港地」则透过设计元素带领旅客了解香港的地道文化和特色。不论是本地市民或是海内外游客,我们都十分欢迎大家一同深入探索香港独有的中西文化荟萃和多元面貌的节目。
 
  为进一步善用香港丰富的旅游资源,我们一直积极推动具特色的深度游。政府早前赞助香港旅游业议会推出「创意.深度游」行程设计比赛,反应热烈,共收到接近700份申请,当中包括多条优质的「深度游」精品旅游路线,比赛最后成功挑选出30条精品路线及六条至尊路线,涵盖国家历史、绿色生态、蓝色资源、传统及潮流文化等元素。政府会持续推广得奖旅游路线,鼓励业界开发更多特色主题旅游产品。
 
  要充分发挥旅游对各行各业的提振作用,我们会加强与盛事活动相关行业的联系,让盛事能带动旅游、酒店、餐饮、零售等行业,为他们带来人流和商机。我们相信业界可以参考未来举办的盛事,提前计划,设计和推出行业和盛事之间的联动推广计划和旅游产品,为旅客打造全方位、更深刻的旅游体验,让旅客成为説好香港故事的最佳大使。
 
  为了让世界各地旅客来到香港都感到宾至如归,走到大街小巷,都感受到香港人的热情好客,政府会在六月推出「全城礼貌运动」,把好客之道的精神宣扬到社区,让每位香港市民都成为我们的礼貌大使。全城礼貌运动会覆盖18区、全港学校、大小商户、交通运输、各行各业。在旅游及相关业界方面,我们会透过香港旅游发展局推出崭新的宣传工作,以及旅发局的网络向业界加强推广及培训。我们会动员18区的地区资源及网络,在地区层面进行宣传。除了宣传,教育亦非常重要。我们会与学校合作,加强推广礼貌教育,实行以礼待人,从小做起。
 
  早前,我前往北京拜会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夏宝龙主任。夏主任十分关心香港旅游业的发展,为特区政府有关旅游业的工作提出具方向性指导,我亦与业界分享这些看法,并期望大家携手,落实「香港无处不旅游」的理念,把香港「最佳旅游目的地」的金字招牌擦得更光更亮。
 
香港旅游发展局总干事∶因应政府跨部门统筹协调组的成立,香港旅游发展局在三月一日起成立了盛事拓展专组,肩负起第一站联络窗口的角色。当我们接到主办单位的方案及资料后,我们会进行初步评估,以及协助寻找场地。在有需要时,我们亦会邀请相关政策局、政府部门,以及业界和专家,一同提供意见。
 
  我们根据三大因素评估及挑选盛事,我们在上一次的记者会亦有提及。首先,我们会考虑它能否吸引市民和旅客参与。任何大型活动、盛事,市民的参与很重要,市民欢迎,旅客也会参加。第二,我们会考虑它能否在全球营造正面曝光,对香港产生好的氛围。第三,我们会视乎这些活动、盛事,能否展示香港的策略性地位,例如香港作为国际枢纽、中西文化艺术交流枢纽,种种因素也会考虑。
 
  在过去两个多月的工作,除了有很多活动的主办单位跟旅发局接触,我们亦主动联系不同盛事主办单位,而这些单位部分在香港设有办事处,亦有部分通过香港一些代理作为接触单位,透过举办视像会议,向海外方面解释旅发局盛事拓展专组的工作。
 
  以上有兴趣来香港举办盛事的查询之中,大约一半与体育有关。其中有五个我们现正初步确认,大部分、有四个盛事,目标是今年在香港举办,种类涵盖球类、竞技赛事,亦有娱乐表演及艺术文化。这些盛事在刚才副司长提及的数目中尚未包括在内,我们会适时公布。
 
  这五个盛事当中,有四个计划在今年举行。大部分从未在香港举办过,当中有一些是国际级体育杯赛,从未在亚洲举办。亦有体育赛事已经有超过50年历史,在国际上享负盛名,香港都有举办同类级数赛事的经验。
 
  我们亦正积极协助一个在欧洲非常具规模的大型国际展览来港举办。 另外亦有一些活动,其设施本身已打破健力士世界纪录。我刚才提及,在适当时候,当主办单位认为时机成熟时,他们将会宣布。
 
  在确认活动值得支持,或者具备潜力时,旅发局会跟主办单位讨论支持的程度以及方式等,主要包括五大措施,我们会检视和评估其方案;协助他们物色场地;安排前往场地考察;就活动计划如日期、内容元素等我们会提供建议;当然亦会协助宣传工作等。
 
  我们发觉,盛事的主办单位最关注香港是否有适合的场地,当然他们也想了解政府方面的支援或配合等,有些则需要资讯提供,例如所需的牌照、申请程序等。
 
  我们会继续评估不同盛事来香港举行的可行性,并会继续主动出击。我们发觉成立专组后,很多盛事或活动的主办单位都觉得有一个窗口沟通,亦跟我们多了解。当然并非所有向我们查询的活动最后都符合盛事的标准,但其他的活动即使不属于盛事标准,我们也会在旅发局范围内,协助他们申请任何的帮助,包括作为大型活动在香港举行。
 
  旅发局期望在与各个政府部门及活动主办单位紧密合作之下,推动及吸引更多全新盛事及大型活动落户香港,做好香港盛事,以及创造最大经济效益。
 
2024年5月21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16时05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