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行政长官2021年施政报告》答问会答问内容(一)(只有中文)(附图/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十月七日)在立法会出席行政长官答问会的答问内容:
 
行政长官:立法会主席、各位议员,早晨。为了让立法会议员可以多提问,我不打算作什么发言,唯独是再次感谢大家。正如在《施政报告》内,我对大家表示的衷心谢意,自从去年十一月立法会回复正常后,在大家的配合和支持下,这一年度经延长的第六届立法会会期成果丰硕,无论在立法或是拨款工作,也可以说是破纪录地达成。更重要的意义是由于有这一种的行政立法关系,让本人有更大信心,即使提出一些比较长远,亦可能会有争议性的政策,也可以在立法机关方面得到充分、理性的交流和互动,达致最好的效果,为社会、为市民做实事。在此再次对大家过去一年来给我们的支持表示感激。我没有其他发言,多谢主席。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黄国健议员。
 
黄国健议员:多谢主席。行政长官在最新这份《施政报告》表达的一项雄图大计,我非常欣赏。北部都会的发展策略的确可以开拓土地、提供更多房屋;亦可推动产业发展,提供很多职位;亦能融入大湾区,令香港的经济结构更丰富,希望日后能有利于社会流动。我看完这份报告后的第一个感觉是比较鼓舞,但过后又感觉有些不太踏实,原因是时间太长,政府也提出(需要)20年。根据这数年我们一些大型基建工程的经验,很多都未能依期完成。一项如此庞大的工程的推展,过程中会有什么变数,我相信大家很难预先估计。我想请问政府会否制订一个分阶段的流程时间表,让我们容易看到进度,让全社会一起监督进度;若中途发生任何变故,大家均可预先感觉、感知,然后想办法一起解决。我相信这样会令市民感觉踏实得多。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首先多谢黄国健议员对于这份《施政报告》的支持,尤其是当中提出的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我明白对于一项比较长远的规划,市民会觉得有些空泛,我们亦认为要全面落实北部都会区,恐怕真的要需时20年。20年其实不是很长的时间,我曾经举例,二○○七年再提出的古洞北新发展区距今已经14年,我们才开始卖地,仍未有人口入住。当然,这种如此冗长的发展过程不应该继续存在,因此今次我们提出需要大刀阔斧地精简法定和行政程序。就黄议员提出的意见,具体来说,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的行动方向第九点正正是这样说的──我们就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提出了10个行动方向、45个行动项目──我们要改革行政机制和工作流程,会制订一个滚动的10年建设进度计划,让社会知悉北部都会区的发展。这个10年的滚动进度计划会把相关决策局和部门就北部都会区的基建发展、房屋供应的达标情况向大家交代。「滚动」的意思是每年均会更新,再推前一年,所以任何时候大家都会看到未来10年在北部都会区内各个大型项目,例如铁路项目或科技发展项目的进程。这项工作会增加透明度,议会的监察功能亦可提升。多谢黄议员的提问。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容海恩议员。
 
容海恩议员:特首,昨日公布的《施政报告》其实得到非常高的评价,我自己形容这是一份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施政报告》,不但能配合新时代的发展,应对相关挑战,亦透过这份《施政报告》为我们带来了很多远大目标,为我们带来了希望和机会,达致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也令我们可以做到向共赢共享目标迈进。香港有「一国两制」的优势,绝对有能力与国家一起达致共赢共享的目标,我也期望特首能够「接地气」,秉承过去一直关怀不同阶层市民的做法,在今日、明日、未来继续关注、关心、关怀各阶层市民,包括中产,尤其是专业人士和资深行政人员等。
 
  在疫情期间,现时还未通关,做生意也很艰难,各行各业亦苦苦坚持。《施政报告》虽然有远景,但令我们感到好像遥不可及,未有时间表,在财政上亦未有细节。在这种情况下,我想问特首怎样在短、中期可以关怀到中产人士的政策,达致《施政报告》的最终目标——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做到利益高度融合,彼此互相依存、共赢共享的远大目标。多谢。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多谢主席。首先,很多谢容议员用这种方法来形容这份《施政报告》,我亦是第一次听到「有血有肉」、「有感情」。我昨日回想,你可能也颇准确,我催促同事做事真的「牙血都出了」,要求他们可否做快一点、放胆一些去做;当然,大家也看到我的感情流露。很多谢容议员,有时候我们也需要用比较崭新的方法跟议员互动。
 
  在这份《施政报告》中,最能协助专业人士的契机是「开拓」,为他们开拓更多需要专业服务的空间。现在我们有这么好的粤港澳大湾区,有这么近的已扩区的前海,前海打造的是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深圳一向也认为它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所以前海、深圳,以至大湾区其他内地城市也需要更多的专业服务人才。对于专业人士和资深行政人员来说,这是很大的喜讯。现时我们需要更多国家政策让专业人士更容易进入大湾区提供服务,或开展他们的业务。在《施政报告》中,我说会透过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继续争取让专业人士进入大湾区巿场,譬如你最熟识的法律业务方面,我们有大湾区律师的执业试──我也恭喜你已考了内地的律师考试,稍后取得资格肯定或备案后,便可执业。另外,建筑业亦同样受惠于有关政策。下一步,如会计或其他行业,我们也会逐一打通这些脉络,令大家更易进入大湾区提供服务。至于创业人士,同样需要打通脉络,因为现时在大湾区开业仍有一些规范。这或可以短期内做到,如果数个月后中央有另一套惠港政策,能方便我们某些专业界别进入大湾区提供服务,马上已经是一个契机。不过,在今日新冠疫情之下,大前提仍然是要通关,我们的专业人士才可以进入大湾区提供服务。
 
容海恩议员:有跟进问题。现在我们尚未通关,在通关后,我诚意邀请特首与我们专业人士一起到前海或大湾区看看,一起视察。现在我亦希望诚意邀请特首,可否与我们一起落区慰问不同阶层的人士?并不是为了「打卡」,是为解决民困,了解民意,一起落区了解他们的情况。谢谢。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特首。
 
行政长官:这个当然是所有特区官员应该要做的,如果我们是为民服务,必须掌握民情民意。昨晚我在脸书上也说到,我和陈帆局长(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在这数年间,每当有机会我们便探访劏房户,也探访已离开劏房居住环境并迁入过渡性房屋的住户,让我们的官员能切身感受居住环境恶劣的家庭的情况,令我们有动力作出改善。有关家庭的居住环境获改善后,我们分享其喜悦,又继续给予我们动力多做一些工作,所以这项工作,我相信每一位局长都很愿意与各位议员同行,一起多做一点基层探访的工作。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何俊贤议员。 
 
何俊贤议员:多谢特区政府。刚才容海恩议员也说这份《施政报告》有血有泪,但我认为这份《施政报告》不单是有血有泪,更是有胆识和有大谋略。中央说香港的问题有深层次矛盾,没有大谋略就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然而,在创新、求变、变革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对头人,以前商鞅变法亦有对头人,最后他也没有好下场。当然,我们在过程中,香港的时代不一样,有很多有意见的人仍然与特区政府同行、同心、同德,我希望在过程中各位有意见的人士应该与特区政府理性论政。
 
  特区政府在77段特别提到渔农业,纵然我们认为未足够、有待增加,但我们仍相信可通过沟通解决问题。新界北都会牵涉很多收地问题,我们香港目前在那个区域的很多禽畜农场会受到很大影响,黄伟纶局长(发展局局长)昨日亲自致电解释这方面的问题,可进行沟通。我想问,在新界北都会中,政府会收回鱼塘,可能会收回私人鱼塘以进行保育工作,然而我们过去的政策应该要有所调整,将受影响的持份者安置到保育工作开创出来的岗位、角色,才能缩窄大家矛盾。在《拉姆萨尔公约》下,部分鱼塘交由环保团体去做,但以前的做法是环保团体将一些鱼塘经营者进行某程度的压榨、剥削,令其退出行业,在这部分特区政府是否可以通过理性沟通,将新收回的鱼塘,利用原本的持份者或地区渔业团体经营其中一部分,让他们有一条新路,一同走过这个转型的过渡时期,让大家可以投入新时代?多谢主席。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多谢主席。多谢何议员提出的意见。原则上我完全认同这方向,我们今次在北部都会区提出的保育是积极的保育政策,不是纯粹扼杀渔农业,而是希望让渔农业在新时代下有更好的发展,所以需要整合一些养鱼或务农的地方,让入场的人有更好的操作环境。而入场的人如果是从事渔业、农业──我当然希望见到一直从事渔农业的人可在新环境下运作,我会认真考虑如何能从政策上促成这结果。我记得有一次何议员来见我,他也感情丰富,说到眼有泪光,他认为我们的支援不到位,譬如渔业持续发展基金和农业持续发展基金的运作就如一般基金,要求渔农界的朋友写很好的建议书,这有点不切实际。我们希望未来的工作不会只用一套方法,我们要看最终目标,如果要促成渔农界的朋友回到本身的行业而有更好的前景,我们的政策、配套也要做足,这方面何议员可以放心。我亦希望你多提意见,已有一个例子在古洞南的农业园,应该怎样让务农的朋友进入这个特别为农业界而设的农业园,并在该处操作。多谢何议员。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何俊贤议员。
 
何俊贤议员:主席。我听到特首的回应,我希望你明白现时的农业政策不足以解决现时新的变革问题。刚才特首提及第77段中关于农业界的一些内容,我希望特首在政策调整方面将重点放于把旧有的渔农业变革求新,以适应新时代,从转产转业角度推出新的渔农业。特首刚才特别提到新来的人,其实如果旧有的人不能转型,新的人便可能会以一种垄断的模式去做,令旧有的渔农业从业员开始失业,甚至各行各业受发展影响的人,就会产生新的社会问题,他们可能收到政府赔偿后三年后便要领取综援,我们不希望香港这种变革产生新的社会问题、带来另一种新的深层次矛盾,希望特首明白这件事。我们会继续与特区政府密切沟通,解决这个问题。多谢主席。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我们明白,亦希望与何议员及业界有更多沟通。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马逢国议员。

马逢国议员:多谢主席。首先我多谢特首在《施政报告》吸纳了很多我早前提交的意见,特别在政府架构调整,准备成立文化体育及旅游局、调动海外及内地办事处推动文化交流方面;其他方面亦能采纳业界的关注,相信业界会非常支持这份《施政报告》。在此我特别想提及,《施政报告》亦有提及就版权保障重新订立法例。之前两次立法均无功而回,特首亦承诺会再进行立法。有业界朋友说,我们的版权条例还停留在「没有iPhone的年代」,但iPhone已由第一代推出到第十三代,所以希望政府再进行立法时,不是用五年或十年前的《版权条例》版本,而是用瞄准版权保护最前沿的概念迎头赶上。希望这次真的能保障业界非常倚靠的版权保护,否则我们的文创产业没有办法作进一步发展。不知特首对此问题有何看法?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多谢马议员的提议。我完全认同《版权条例》的更新对于香港未来几个板块的发展很重要,其一当然是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另一就是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第三是创新科技,因为我们的创新科技是以原创性的创新科技为优势,所以这几个范畴均需有「原授专利」和版权的条例。香港经过了一段时间,其实很多事也改变了,尤其是科技变化。我相信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说这条条例需要再进行公众谘询,就是正正希望在更新的过程中能吸纳业界最新的发展,以及马议员刚才说的情况,从而制订一条符合现今需要的版权修订条例草案。 在此顺带一提,我们今次连同《施政报告》出版的这份单张中有40个立法建议,当中有很多条都如马议员所说,随着时间改变、科技应用,这些法例都已经太古旧,例如《电子交易条例》,甚至定额罚款的条例、《道路交通条例》,很多已经很旧,要一并更新。就像我刚才在开场白所说,有了这理性、互动、既监察我们又可以改善施政的立法会,我们在推动这些工作的时候更有信心。多谢主席。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马逢国议员。

马逢国议员:多谢特首刚才的说明。我在此说一下,事实上版权业界刚已成立一个名为香港版权论坛的新组织,都是瞄准希望推动政府重新为版权保护立法。不知特首可否尽快安排与他们见面,了解他们的关注和需要?多谢主席。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好,不过我要联同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会见,因为这课题较技术性和专门性,我担心未必完全明白,我很愿意和邱局长(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与组织见一次面,启动是次检讨工作。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刘国勋议员。
 
刘国勋议员:特首,你好。过去我一直倡议新界北建设香港新中心,很感谢你听了意见,在昨天的《施政报告》提出了北部都会区这个计划,勾划了香港的未来,提供土地发展房屋,为香港经济增长和转型带出无限机遇,所以方向上,我会给予100分。这个蓝图虽然是好,但我计算过,洪水桥发展最后入伙是二○三八、三九年,距今17年,另外加上其他新区的话,正如刚才你所说,的确可能需要用20年时间,这是追不上现时「十四五」规划或前海扩区之下国家发展的速度,所以刚才你举的古洞北例子,或是洪水桥也好,这是过去行政主导失效的情况。今天透过完善选举制度,议会回复理性,行政重拾主导,有没有办法透过改革城规或一些审批法定程序,再配合你提出的高层次执行机构、专责组,一手包办规划、设计、执行,再加上现时铁路兴建很慢,会否引入竞争,令铁路可以更加加速做好,全面建设北部都会区,令到10年就可以见到都会区的雏形,15年可以成熟运作,作为一个目标,可不可以呢?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多谢刘议员。首先,没错,在早前的一次答问大会,我预告就刘议员提出的新界北发展,其实和我们当时正在做的工作有很大部分吻合,很高兴刘议员认为昨天公布的《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是满足了他早前提议的百分之一百。现时放在面前的是落实执行,这亦是我一天以来听到的意见——计划是很好,是否可以执行得到呢?因为往时真的会看到有些工程的延误,或在有些城规程序被人反对、司法覆核等。有了一个好的政治大环境,并不等于所有问题都解决,起码我们内部自己要检视,究竟有什么会阻碍我们全速进行北部都会区发展,所以在《施政报告》内的土地章节中提出,要全面精简程序,而精简牵涉法定程序。过去两、三年,我也有提及拆墙松绑、精简程序,但只是停留在行政程序,法例则不改,这是因为当时的立法会令没有人有胆量去改这些重要的法律,如果拿一条涉及城市规划委员会的条例去改,可能他们就要求更多的谘询或更多规划上的民主,现在则没有了这个担忧。我们说清楚了,这次精简程序是涉及法定程序,而在40项立法建议当中亦有提及,所以你不用怕不会做,在此已经说明我们会在法定程序中做一些工作,黄伟纶局长根本亦定下了指标,明年上半年提交建议,谘询大家和持份者,希望明年年内就可以提交到一些修订条例。究竟要改多少条条例,现在说不清楚,但在土地发展的过程的确涉及不少条例,包括首当其冲的《城市规划条例》,亦有一些填海需要的条例,亦有一些路政条例,因为很多时候,兴建一条公路也有很多反对,当然亦有收地的条例,所以起码都有这四大条例需要全面检视。刘议员,你放心。这是精简程序。
 
  执行机制在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的重点行动方向有触及到,但现在的看法不再是在外成立一个什么局,因为这个工作牵涉太多跟政府的互动,如果交予法定独立的局,其实是架床叠屋;但在政府内部需要有一个更高层次的督导机制,分工要很明确,究竟是什么部门负责什么工作,有争拗时如何去解决争议。我在《施政报告》里提出,可能真的需要一个副司长的职位和北部都会区办事处,或交椅洲人工岛填海的办事处,但不是由它们去负责全部工程,工程仍然可以在统整后,交给路政署、土木工程拓展署或港铁公司,但起码要将它统整好,这就是从架构方面,如何可以确保我们执行顺利。最终就是外界,如果仍然很多反对声音,小小事情也要反对,然后又要司法覆核,这不是完全我们控制得到。如何可以减少这些呢?就是要加强沟通,加强我们的解说能力,提升我们发放信息的效果,亦透过各位去说明这个计划是很有需要的,希望多管齐下,可以令北部都会区的完成日期能够缩短。多谢主席。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葛珮帆议员。

葛珮帆议员:特首,维护国家安全是香港的责任,香港社会安宁和有安全的环境才可以谋发展,所以我也十分支持特首尽快落实就二十三条、打击假新闻、保障网络和数据安全立法,我希望我较早前提出的改革法援制度、彻底解决假难民问题和打击欺凌问题也会见到成果。特首,我今日想向你提出的,是如何可以让我们的执法人员有尊严和有效地执法。近年来,我们看到警务人员在工作的时候经常被辱駡,在网络上亦经常被侮辱,连最近因公英勇殉职的警员和受伤的警务人员都被冷血地侮辱。这些言行有损警务人员的尊严和权威,亦增加了他们执法的难度。我过往一直也提倡政府应该参考其他先进地方,包括法国、比利时、荷兰、新加坡和澳门,它们都有制订侮辱罪,禁止侮辱他人的行为,而对侮辱公职人员,就施加较重的刑罚。特首,会不会出尽「牙力」推动呢?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多谢葛议员的提议。事实上,我本人也认为要认真研究这个课题,但未写进这份《施政报告》或那40个立法建议项目,是因为我们在研究涵盖范围应该有多广泛。是否真的局限于公职人员?如果是,牵头的局长应该是公务员事务局局长,因为不应只是纪律部队,我们有很多食物环境卫生署的督察也在前线,也会被侮辱;我们地政总署负责收地的同事甚至会遇到肢体冲突,所以我们还在研究阶段中。最近我留意到新加坡又走前了一步,订立了一条条例,保护私人的保安员不受欺凌。所以,你给我们一点时间研究这个范围该涵盖多阔,然后我们或许向下一届立法会汇报,再跟进有关工作。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葛珮帆议员。
 
葛珮帆议员:特首,其实立法会自二○一六年以来,最少七次讨论了这个议题。我每次出席公务员事务局和保安事务委员会的会议,基本上都有提出这个问题。我最近亦请立法会秘书处研究部做了这份法国和新加坡禁止侮辱执勤中公职人员法例的研究,所以我认为其实已经给予很多时间。昨日你宣读完《施政报告》后,立刻有警务人员跟我説,只要一天还未有这条法例,他们仍感觉不够尊严,亦不安心,所以我很希望特首尽快去做。每次也是两位局长——是公务员事务局还是保安局负责呢?已经讨论了很久,我希望特首可以尽快有清晰的指示。我也认为其实可以「双向」的,像澳门一样推行「双向」的侮辱罪,也值得考虑;但如果是侮辱公职人员的话,可能便罪加一等。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好,我们加快这方面的工作,但容许我说一句,法例最终只不过是一种手段,社会最理想的境况是自觉:我们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自觉尊重法治的社会、自觉尊重别人。你会留意到,在《施政报告》中有关教育的部分,我特别加强了一段关于家长教育。其实我们这一代人,父母都没有受过高深教育,但他们也懂得教育儿女:教导儿女要守规矩、有礼貌、父慈子孝、兄弟相亲、邻居和睦。我认为教育是很重要的,而且教育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家长有责任、社会有责任、传媒有责任。一方面我们会按葛议员的提议认真跨局去研究,或者由政务司司长看看如何跨局去研究这个议题;另一方面,社会必须回到一个理性、良性、每件事自觉知道甚麽应该做、甚麽不应该做的情况。多谢。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潘兆平议员。

潘兆平议员:多谢主席。特首,你昨日公布的《施政报告》提及本届政府回应劳工界多年的诉求,分别就法定产假的改善,以及取消强积金对冲的安排,这些成果是应该 肯定的。我更感谢特首你早前公布将「百分百担保个人特惠贷款计划」由原定今年十月二十七日结束的申请期,延长到明年四月底,让有需要的失业人士有另一项选择,帮助他们渡过困难。特首,在《施政报告》第76段提到,旅游业受疫情重创,目前仍存于困境,但《施政报告》只是为复苏旅游业作准备,并没有进一步措施协助仍处于困境的旅游业。我想问特首会否考虑有进一步措施,协助当下仍然处于困境的旅游业雇员?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对于在疫情期间特别受到重创,亦于短期内难以恢复的行业,特区政府是持续地去看,有能力的话我们一定会继续帮助。我不是很记得旅游业那几轮支援去到什么阶段,但譬如另一行业,就是会展业,在《施政报告》已经提出,我们会将会展业的资助计划延长,同时间会优化,优化的含义就是我们会直接去帮助这些受影响、无法办展览的机构。旅游业是否又到另一阶段要去再看有什么支援措施,我请邱局长(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再作研究。早前立法会通过的「防疫抗疫基金」已经去到最后阶段,正在结算中,我们应该还有能力可以再帮助一些受到重创的行业。不过,与此同时,与其坐在这里等待旅游业复苏,我们都希望在其他方面做,譬如本地旅游、邮轮服务,这些工作最近一直都在进行中,希望为旅游界带来一点生机,支援的工作一直会进行。多谢潘议员。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潘兆平议员。
 
潘兆平议员:特首,未来当然是重要,但很多市民着眼当前的情况。现在通关无期,我们知道有很多旅游业从业员都正在做一些政府短期及临时职位,而有些职位很快便完结。所以想再问特首,对于这些雇员,避免他们再次失业,究竟可否把这些职位再延长或增加呢?谢谢。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潘议员应记得在防疫抗疫的过程中,我们不停开创一些有时限的就业机会,早前有30 000个,然后又有30 000个。我不知道现在去到什么阶段,但只要我们还有空间可以开设一些有时限的职位,未必一定要延续现有的职位。因为如果有关工种已经没有了,譬如现在有很多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已经关闭,便无法延续那些职位。如果是在另外一个范围,是可以开创一些有时限的职位,我们一定会做,希望旅游业界受影响的人士亦可以随着这些新职位的出现,进入一些新的工作岗位。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黄定光议员。

黄定光议员:多谢主席。特首,多谢你今年的《施政报告》让香港市民看见将来发展的愿景,更希望能够早日实施、早日实现。特首,新冠疫情发展至现在,除要加强防控工作外,恢复经济是刻不容缓,当中与内地通关是重中之重,正如你所说,这是头等大事。民建联一再提出何时才能真正实施通关、有否具体时间表?现在与内地商讨通关的问题,遇到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这问题我们早前已说过了,黄议员。自从政务司司长率团到深圳进行专家对接会,官员与专家一起对接,我们与内地展开讨论在什么条件下可以通关,即是说香港人可以免检疫进入内地。时间表现时未能说,因要看中央如何看待香港的防疫工作;如何看通关后带来的风险;怎样决定如果出现风险,如何制止这些风险传入内地,所谓「熔断机制」——大家最近看到澳门就是这样,一、两宗本地个案出现就会全部停止——所以我们有不少工作要做。现时按该次对接会议,我们收到一些中央相关部门的意见,政务司司长联同有关政策局正梳理如何回应这些看法,然后希望开第二次对接会议,尽快可以有进展。我真的没办法代中央说何时、何日可开放给香港市民进入内地,但必须要指出这将会是比较长的过程,即使能够通关都是逐步、有序、有配额地通关,不可能一次过开放全部陆路口岸予所有人。我明白到其实很多人都有这个诉求,商界有,今早电台节目有市民来电说跨境学童有,亦有些要探亲的人亦需要通关。我们会很努力做这件事。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黄定光议员。

黄定光议员:特首,正如你刚才所说,是有序、有配额,所以很多我们尤其是与内地有业务往来的工商界朋友,他们也很想知道将来是怎样分配配额。因为的确现在这么久还未能通关,他们的业务受到很大阻滞,亦有很多香港市民要回去探亲或做其他事情,所以配额方面会怎样分配,他们很想了解大约情况。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今日回答不了这个问题,黄议员。我们需待与中央再磋商,但我们当然会争取起码满足最有需要人士的配额,而有配额后什么人士最有需要,一定不是旅游人士,所以有商业或其他恩恤需要的人士,我们都会考虑首批处理。
  
(待续)
 
 
2021年10月7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7时12分
即日新闻  

图片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十月七日)在立法会出席《行政长官2021年施政报告》答问会。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左)今日(十月七日)在立法会出席《行政长官2021年施政报告》答问会。

网上广播

行政长官出席《行政长官2021年施政报告》答问会

相关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