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行政长官2018年施政报告》记者会答问全文(三)
*************************
记者:首先想问东大屿,其实预计整个计划的填海成本是多少?另外,《施政报告》有说引用《社团条例》采取行动是一个有力的说明,想问其实是否为二十三条铺路?另外,报告都有说政改不可以罔顾现实,想问其实现实层面重启政改的难度在哪里?会否有一个时间表?
 
行政长官:第一,好像我刚才所说,因为「明日大屿」是一个很长远的工作,所以目前我很难具体告诉你成本,但是稍后,如果你要我们提供一些平均成本价,今日做填海是如何,或许可以,我的可持续大屿办事处处长坐在这里。不过,我又要这样说,我们现在正研究一些新的填海方法,我都不是很满意旧的填海方法,无论是成本、影响海床,以及时间,可能你待我们研究一下有没有新科技来做填海才能解答你的问题。
 
  第二方面,关于在《施政报告》里提到引用《社团条例》,这只是说回事实的陈述,因为大家都知道那个个案是有机会去上诉,而下一个上诉的机制是我会同行政会议,所以我并不能够再进入去评论,但是我在此重申,《施政报告》说的只是事实的陈述。
   
  第三,《基本法》第四十五条,即普选行政长官的工作有多难,我想大家都知道。这个工作有多难,就是令到在22个月我作为「政改三人组」的政务司司长,根本很少空间再去处理其他事情,别说还有79日的占领行动,令香港整个社会差不多瘫痪。所以,这样难的工作,今日事实上难以告诉你有什么时间表。
 
记者:林太,你好。刚才你都提到二十三条因为过去十二个月发生了一些事令你不能沿用去年的说法,其实这些事具体是些什么?是否就是因为这些事令你可能在二十三条立法有一些政治压力,令你树立「一国」的意识,为将来立法铺路?第二,就是如果你在今届任期做不到的话,会否成为你将来竞选连任其中一个指标?你有没有一个任务,一定要在任内完成二十三条立法?以及你都提过要「拆局」,上任至今究竟进展如何?会否都是做不到?谢谢。
 
行政长官:拆什么局?
 
记者:运房局。
 
行政长官:第一,就是《基本法》二十三条,鉴于我刚才说现在进入可能上诉,我不会详细说,但是你说过去十二个月发生什么事,我以为大家也看到发生什么事,亦没有什么政治压力,因为《基本法》二十三条本地立法真的写在《基本法》,所以谁做行政长官都有这宪制责任要尽量创造一个环境去做。但树立「一国」的意识日日都要做,因为「一国两制」的成功既要维护「一国」,亦要尊重「两制」,所以过去一段日子本届政府在树立「一国」的意识或加强市民对于宪法、《基本法》,甚至国家安全的认识的工作,我们有做,例如一些研讨会或推广工作。
 
  第二方面就是任期。我的任期至二○二二年六月三十日,所有任期以后的事,我现在没有想,亦不会将其放入我今日为社会做事的考虑方面。
   
  第三,运房局的问题是不简单的。事实上,我的写法是我听到很多意见指运输及房屋局实在压力很大、工作量很大,所以将其分拆都有很多人支持,甚至在议会里,如果你叫我今日数票,议会会否通过分拆运房局,我相信会通过。但是我都不急于立即做,所以现在没有时间表,我会稍后与几位局长,因为牵一发动全身,不可能只将运房局的运输、房屋拆成两个便做完,这个拆出来的房屋,它和土地、规划、楼宇的关系是怎样?运输方面,是否继续做海、陆、空或只做陆路交通运输,有一连串问题。但今日,尤其是运房局局长,他真的已经忙得连我有时想见他的时间也没有,所以现在再叫运房局局长和他的同事主理改组的工作,可能令他们百上加斤。考虑到这一点,我会将其放慢一些,但在这届不会当这件不是事,这件是一件事,因为我不想到下一届又急于选行政长官,又要改组,又要在三个月内到立法会,是做不成的。所以,如果长远而言,分拆运房局,房屋和土地规划放在一起更加有理顺的功能,我都会争取在本届里先将其落实。
 
记者:特首,你好。有两个问题,第一,就是想问问特首,今早你在发言时提到要坚守「一国」原则,要加强「一国」意识等等,但却不觉特首特别提及着重「两制」。其实大家理解「一国两制」是香港与内地会有一定的区隔,至少可以保持香港国际城市的特色。今次马凯事件,国际社会和很多香港人都会觉得是否香港与内地已经没有什么分别?其实想问特首,「两制」究竟你自己如何看那底线及原则?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想问「土地共享先导计划」,因为这是一个新推出的计划,外界早前很担心公私营合作会否导致大家所担心的所谓官商勾结的问题,这事是否可以透过你现在订出的方向、原则可以厘清大家的疑虑?谢谢。
 
行政长官:第一个问题,其实你认真看看这本《施政报告》或今早的发言,充满了对于「两制」,特别是香港自己那一制的重视,譬如我一开始便说这次《施政报告》是立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在「一国两制」之下的独特优势,最独特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制度。第二方面,我强调司法的重要性,这个亦是我们「两制」自己那一制的优势。第三,我说我接待很多国际组织和外国官员,这个亦是「两制」,因为我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内地官员,我是一个有自己制度,在「一国两制」下特别行政区的首长,所以接触这么多国际组织,出席国际会议,代表香港说项,全部都是「两制」,所以希望你可以看得全面点。每一次香港有些比较特别的事发生,我也感觉在海外会对香港有一点负面看法,亦正正为此,我不断在我的日程里,虽然日程很繁忙也争取自己亲自去到外地,去见当地国会、高级官员、传媒解说香港情况,这些工作我会继续做。
 
  至于在土地供应方面提出的一个方案,就是「土地共享先导计划。」你应该看到,我在《施政报告》中为这工作订下了一些方向和原则,要求发展局局长制订一套可行方案。我相信这四点原则,都可以释除公众疑虑──第一,就是当中不少于六至七成,因为我们给他参加这个计划,从而增加了楼面面积用来建屋,六至七成要归政府用来兴建公营房屋给市民入住。第二方面,就是没有补贴,他要付足市价,即是剩下那些他需要全部付足市价,包括私营房屋或商业配套。第三,他亦要做足程序,在过程中唯一如果要增加一些基建,扩阔道路让他的地积比可以多些,这工作我们很愿意做,就是在补地价方面扣减。第四,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公平、公开、透明的机制,甚至是由一个委员会审视过才交给行政会议。有了这么多保障,我希望都可以释除公众疑虑。在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五个月的谘询,事实上很多人提出,该处明明有地,有达过千公顷土地,看来亦可以建屋,因为已经有道路,为什么不去争取、去释放,用的字是「释放」,去「unlock」这些私人拥有的土地用来兴建房屋。但当然如果你「释放」的全部只用于私营房屋,不用说市民不愿意看到,我也不愿意看到。我这么多工作要做,我为什么要为这些私人发展商去「释放」大量土地来让他们建屋,所以一定要设计这个「土地共享」的计划。
 
记者:想问二十三条,因为《施政报告》都有提到探讨正面处理二十三条,可否进一步解释怎样做?会否好像坊间有一些声音说成立具代表性的平台共议?以及都有民主派觉得有一个真普选才可以谈二十三条,会否考虑先推动政改作为正面处理二十三条的方法?以及创造一些有利条件的时候,记得去年同一个场合,林太都被问到有什么有利条件,林太你就说笑说得到整体议员最基本的尊重或者都会启动立法程序。事隔一年,林太你有否感受到这份尊重?
 
行政长官:第一,就着《基本法》二十三条,我能够和大家分享的已经写在《施政报告》里,暂时没有时间表。下一步怎样做,都要聆听社会意见。至于有人把二十三条和四十五条,即是说普选行政长官挂鈎,又是不怎看到为什么要这样,从字面上都不应该这样解,字面上《基本法》二十三条说要本地立法去做一些事情,即是其实应该马上做,澳门特别行政区就马上做了;但是去到《基本法》四十五条是最终的目的,可以是10年后、可能20年后、可能30年,所以现在还倒转说要四十五条先于二十三条,似乎逻辑上都不太说得通。
 
  至于我和立法会的关系,我今日都花了一些篇幅说。我已经很努力,我认为我已经很努力,无论在尊重他们、多出席立法会、回答提问,而且每项都跟进,139项事情──我有一个checklist,我每项都跟进,可以做我一定做。而提出的例子,25亿元去维修旧楼的电梯只是其中一项,其实还有很多其他都做,譬如动物福利,大家都知道动物福利是哪些议员提出。动物福利在《施政报告》都有两段,而警务处很配合,在动物福利方面都愿意多做一些在地区保护动物、免动物被残害的工作。有人说跳探戈都要两个人,拍手都要两个手掌,我已经尽了我最大努力,我等待立法会议员回应。
 
记者:想林太clarify一件事,因为刚才你说到二十三条和四十五条的关系,你说字面上如果要将四十五条先过二十三条,好像看字面不太合逻辑,想clarify你的意思是否你的理解《基本法》的字面应该要做了二十三条才会有普选?第二个问题都是关于「一国两制」的,英国外相就出了一个声明,就说马凯那件事对「一国两制」框架构成了更加大的压力。基于你都很强调要提出「一国」的概念,但是亦说自己很重视维护「两制」,在外国这样的看法下,你会如何可以显示给其他人看你仍然很努力维持「两制」?谢谢。
 
行政长官:第一,《基本法》二十三条和四十五条,你看《基本法》的文字,我不需要再说一次,它没直接说什么先、什么后,但是《基本法》四十五条关于普选行政长官是清楚说不是一开始《基本法》生效便普选行政长官,是达致最终的目的,我们在做政改的时候,都尝试说服社会或立法会,其实已经很好了。如果可以在二○一七年普选行政长官,即是回归二十年,香港便能达致最终的目的已经非常好。但《基本法》二十三条维护国家安全看来便不应该等,维护国家安全的事应该立即做,不过碍于香港的现实情况,现在我亦没有一个时间表可以怎样做。我对于维护「一国两制」的决心由上任到现在都是这样说,是非常坚定的。这亦不单单是一个个人承诺,而是为了香港稳定繁荣发展,我们必须要维护「一国两制」,但是「一国两制」既是要重视「一国」,以「一国」为本,我们亦尊重我们自己的「两制」,维护「两制」,这些工作我们会继续做。

(待续)
 
2018年10月10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21时55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