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三题:政府的保育工作
*************

  以下为今日(六月十五日)立法会会议上陈家洛议员的提问和发展局局长陈茂波的答覆:

问题:

  近日,有民间团体向本人反映,他们非常关注重置皇后码头项目及活化前中区警署建筑群(俗称「大馆」)项目的推展情况,亦对政府处理该两个项目的表现感到不满。另一方面,大馆内前已婚督察宿舍的外墙於上月二十九日突然倒塌(下称「倒塌事件」),令公众愕然。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鉴於在倒塌事件发生后,当局只把该宗事件的调查工作交由负责活化大馆项目的香港赛马会进行,为何当局没有把倒塌事件及皇后码头重置项目提交古物谘询委员会(下称「古谘会」)讨论;当局会否因应社会人士的关注,尽快把该两个项目交由古谘会讨论和提出建议;若不会,原因是什么;

(二)鉴於较早前当局就各个皇后码头重置方案进行公众谘询时,接获支持在原址或在最接近原址的地点重置皇后码头(下称「原址重置方案」)的意见数目,远多於支持当局提出的三个重置方案的意见数目,当局会否再次考虑原址重置方案;若不会考虑,理据是什么;若会考虑,当局会否就此方案再次进行相关的研究和谘询;及

(三)有关当局会否考虑,除检查大馆内各幢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外,同时检查大馆内所有户外公共空间的结构安全;若会,检查工作的详情是什么;若否,原因是什么;有关当局会否在完成各项调查及检查工作后,公开完整的报告,并在当中指出责任谁属;若会,具体安排是什么;若否,原因是什么?

答覆:

主席:

  政府高度关注中区警署建筑群内已婚督察宿舍部分外墙塌下事件,亦非常重视公众就皇后码头重置方案提出的意见。就问题的三个部分,现回覆如下:

(一)中区警署建筑群内已婚督察宿舍部分外墙塌下事件发生后,现时首要工作是确保工地范围内包括其余15幢历史建筑的安全。香港赛马会(下称「马会」)会继续与屋宇署紧密联系,除了由屋宇署批核的紧急加固工程外,该建筑群的活化工程只会在确认安全后才恢复。由於中区警署建筑群活化项目涉及改建和加建工程,所有设计图则须经屋宇署批准后方可施工。自活化项目推行以来,古物古迹办事处(下称「古迹办」)一直有从文物保育角度向屋宇署提供意见。由於中区警署建筑群为法定古迹,根据《古物及古迹条例》,马会须就建筑群的活化及复修计划向古迹办提交文物保护措施及施工方案,古迹办在审批时会考虑有关建议对古迹文物价值的影响。事实上,中区警署建筑群活化项目在文物保育方案的蕴酿和选取阶段谘询了古物谘询委员会(下称「古谘会」),方案选定后的落实工作,由古迹办监察进行。现时,马会与其活化工程团队正在积极研究已婚督察宿舍的修复方案,过程中古迹办会提供意见,若修复方案对古迹的文物价值有重大影响,古迹办会要求马会适时谘询古谘会,并须取得古物事务监督(即发展局局长)的批准方可施行。

  至於皇后码头的重置方案,规划署曾於二○○七及二○○八年就「中环新海滨城市设计研究」进行了两个阶段公众参与活动,其间就重置皇后码头选址进行了广泛讨论,过程中曾谘询古谘会、前共建维港委员会、各相关的专业团体、18区区议会和市民大众。研究最终建议在中环九号和十号码头之间重置皇后码头,以资纪念并恢复其码头功能,与此同时於皇后码头的原址加入设计元素纪念皇后码头的历史重要性。

  政府其后建议在皇后码头的原址兴建一个新的露天广场,其主要的设计特色将包括以浅水水景设施勾划出昔日的海岸线;在皇后码头原址近露天广场入口位置加建新檐篷,并设上面刻有介绍旧皇后码头历史的相片和文字的特色墙;和透过地面铺装图案以突显现时面向旗杆和检阅台的中轴线等。

  根据现时的文物影响评估机制,由於中环九号和十号码头之间的位置附近并没有历史建筑物或具考古学价值的地点或建筑物,故此无需就重置工程进行文物影响评估。此外,重置工程的选址在之前的「中环新海滨城市设计研究」已经过广泛谘询,当中包括古谘会,最终建议在中环九号和十号码头之间进行重置。因此,无需再就此事宜重复谘询古谘会。

(二)土木工程拓展署就重置皇后码头的设计於今年三月至五月举行了社区参与活动,市民共填妥和交回1 955份调查问卷,当中1 741份意见选择了於中环九号及十号码头之间重置皇后码头(三个设计方案分别收到317、413和1 011份意见)。土木工程拓展署同时亦收到1 058份大多以标准范本形式提交的书面意见,主要认为应在大会堂前原址重置皇后码头。我们亦留意到媒体上有个别人士就重置地点表达不同意见。

  政府现正小心分析和考虑在社区参与活动收集所得的公众意见,再决定重置皇后码头的未来路向,现阶段我们未有任何结论。然而我们必须指出,重置皇后码头选址早已经在「中环新海滨城市设计研究」的公众参与过程中经广泛讨论后,建议於中环九号及十号码头之间。我明白有部分人士未必同意建议选址,但重复再研究再谘询亦未必有任何建设性。

  再者,据土木工程拓展署表示,在工程角度而言现时要在原址重置皇后码头是不切实际。首先,有关原址重置工程会与现时或规划中的工程有所冲突,当中包括龙和道需要改道,现有地下箱形暗渠需要作出修改,而计划中的东涌线和机场铁路掉车隧道延展部分,建议新增的北港岛线,以至将来中环新海滨的四号用地的发展都会受到严重制肘。此外,原址重置需要涉及以上的修改工程和额外的掉车隧道前期工程,造价预计会更为高昂。这些都是政府考虑有关建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三)屋宇署在塌墙事件发生后即时派员视察中区警署建筑群范围内其余15幢历史建筑的整体结构及其户外地方,并没有察觉有异常情况,初步认为结构安全风险不高。但为安全起见,整个建筑群的活化工程现时已全面停工。项目的认可人士和注册结构工程师须向屋宇署提交评估报告,确定整个建筑群范围内的历史建筑的整体结构及其户外地方安全后,工程才会恢复进行。屋宇署在这方面会继续与马会及其认可人士、注册结构工程师和注册承建商紧密联系。

  屋宇署会详细调查塌墙事件的成因。鉴於调查工作涉及对建筑物料进行测试等程序,而取样工作需待倒塌现场的加固工程完成后方可进行,因此预期再需要一段时间。屋宇署会在完成调查工作后,适当公布调查结果。

  除了屋宇署的调查外,马会亦会成立由专业人士组成的独立检讨小组,全面调查事件的成因及为将来所需进行的改善措施作出建议。

  多谢主席。



2016年6月15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6时45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