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十九题:推动本地农业现代化及可持续发展
**********************

  以下为今日(六月一日)在立法会会议上葛珮帆议员的提问和食物及徖生局局长高永文的书面答覆:

问题:

  政府经检讨后已於本年初推出新农业政策。然而,有务农人士指出,政府对农业现代化和持续发展的支援仍然不足。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鉴於据悉有数以千计的市民正轮候租用马鞍山一个非牟利农庄的悠闲耕作土地,显示社区农庄越来越受欢迎,政府会否拨出闲置政府土地供非牟利团体申请租用以发展社区农庄,并为有关土地提供基本的水电设施;政府日后进行土地用途规划时,会否预留土地供设置社区农庄之用,以满足市民悠闲耕作的需求;

(二)鉴於有不少人批评渔业持续发展基金的申请手续繁复,而且申请人须提交大量证明文件,政府在推出农业发展持续发展基金(基金)时会否制订简便的申请手续;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三)鉴於当局於本年三月建议在基金下设立农场改善计划,向受助人提供一次过每人最多三万元的资助,但有意见指出资助额不足以提升农场的设施及生产力,而受助人只可获资助一次的限制,与政府推动农业持续发展的目标相违,政府会否考虑增加资助额上限及容许受助人重覆获得资助;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四)鉴於有从事水耕种植的人士反映,他们目前於工业大厦单位内进行水耕种植需支付昂贵租金,政府会否检讨推动水耕种植的政策,向有关人士提供支援及资助;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及

(五)会否考虑与有关业界代表商讨制订一套官方的有机食物认证制度,以保障市民的食物安全和消费者权益,以及加强市民对有机食物的信心,从而促进有机耕种的发展;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行政长官在二○一六年《施政报告》中宣布,政府会落实新农业政策,并推出多项支援措施,包括设立农业园;探讨设定农业优先区的可行性;成立「农业持续发展基金」;加强支援和协助农民增值,为产品进行市场推广及建立品牌;以及发展与农业相关的休闲和教育活动,以推动本地农业现代化及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整体方向及建议的措施获得市民和业界普遍支持。

  我现就质询的各部分答覆如下:

(一)在新农业政策下,休闲农场是指营运仍以商业务农为主,并以提供与其作业有关的有限度休闲活动为辅的农场,目的是扩大农民可推广其农业产品和介绍其务农活动的平台,以增加收入。举例来说,我们可考虑接受在规划制度下,把某些为访客而设的服务(例如售卖农场种植的新鲜农产品和果酱、果汁等由该等农产品制成的简单加工食品,以及提供有限度的餐饮服务)纳入为在「农业」地带或「绿化地带」内经常准许的农业附属用途。

  现时,有个别团体租用政府土地,提供社区园圃设施。例如问题中提及在马鞍山由一非牟利机构设立的休闲农庄,正是以短期租约形式租用政府土地,作为社区园圃供公众参与园艺活动。如收到租用空置政府土地的短期租约申请,地政总署会按既定程序处理有关申请,包括谘询各相关政策局和部门的意见和政策支持,以决定是否批准申请及厘订租约的条款。

  此外,为鼓励市民参与绿化活动及透过种植活动提高绿化环保的意识,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自二○○四年推出社区园圃计划,让参加者在导师指导下学习种植观赏植物和蔬菜瓜果。目前康文署在全港设有23个社区园圃,开放给参加者实习种植。康文署会继续物色合适的地点设置社区园圃。

(二)及(三)立法会财务委员会(财委会)刚於二○一六年五月六日通过拨款五亿元成立「农业持续发展基金」。基金的资助范围、申请资格和评审准则,经财委会详细讨论后获批准。为确保公帑使用得宜,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署长在批出基金资助时会小心谨慎,并考虑基金谘询委员会的意见。渔护署於开始接受基金的申请时,会准备详细的申请指引供有兴趣的人士参阅。渔护署亦会为申请者提供协助,包括向申请者提供技术意见、解释基金的申请程序以及协助有需要的申请人准备建议书。

  此外,基金下将设立农场改善计划,直接向农民提供资助金购买小型农耕机器和工具,从而提升其生产力和营运效率。申请者可得的资助,不论所申请拨款项目的数目,以三万元为计划最初的上限。有关的上限是在考虑到大部分本地农户对小型农耕机器和工具的实际需要而设定。农场改善计划的申请手续会尽量简化,亦不需农户提交建议书。

(四)在新农业政策下,政府希望推动本地蔬菜生产模式多元化及更广泛地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科技,包括但不限於水耕种植。具体而言,「农业持续发展基金」可以资助本地大学进行研究项目,优化农业科技以帮助农户采用科技作生产。

  另一方面,考虑到香港土地资源匮乏,政府会检讨在工业大厦内进行水耕种植或其他相类似作业的运作要求及技术可行性,以期提供更明确规划指引,便利在工业大厦/工业地带设立采用水耕及其他相类似农业科技的种植场。

(五)目前香港有机资源中心(有机资源中心)在蔬菜统营处的农业发展基金拨款下,为农民提供自愿性的认证服务。有机资源中心参照国际标准(即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制订一套严格的准则,确保有机农场的工序符合有机耕种和生产的认证标准。获认证的农户,可於其产品加上认证机构的标签以资识别。现时全港有超过140个单位获认证,当中包括蔬菜、养殖鱼类及其他食物加工产品。有机资源中心亦定期进行调查,以监察市场情况。

  在加强公众教育方面,食物安全中心透过宣传单张、刊物及网站向市民提供有关有机食物的资讯。此外,有机资源中心每年都举办不同类型的活动,向市民介绍认可的有机认证标志,并呼吁市民小心查阅商户张贴的有机认证证书,光顾商誉良好的商铺。除此,蔬菜统营处和有机资源中心的网页也有提供有关本地有机食物的资讯,例如购买本地有机蔬菜的地点等。政府将继续加强这些方面的工作。



2016年6月1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5时38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