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财政司司长出席香港专业联盟午餐演讲致辞全文(只有中文)(附图/短片)
******************************

  以下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今日(三月二十三日)出席香港专业联盟举办的「财政司司长午餐演讲:如何应付未来挑战而同时保持竞争力」致辞全文:

PC(香港专业联盟主席刘炳章)、各位嘉宾:

  大家好。

  很高兴今日可以再次出席香港专业联盟的午餐会。

  每年我在发表《财政预算案》之后,都会与不同界别的朋友见面,听听他们对预算案的意见。上星期五,我就和两百多位中学生进行了交流。今天在座各位都有比较丰富的社会经验,相信大家关注的事项,很可能与年青人不相同。但我可以肯定一点,你们大家都应该听过《凭爱》这首歌,很多年青人根本没有听过,我也相信你们也不会再问我主唱的歌手其实是苏芮不是苏丙。

  今天午餐会的题目,如刚才Albert(香港专业联盟副主席区啸翔)所说,是「如何应付未来挑战而同时保持竞争力」。这些都是我在新一份预算案,以至过去几年预算案中墨不少的重要范畴。我以下会就这几个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几方面的看法。

经济展望

  首先,在经济前景方面,我相信大家都会同意二○一六年会是充满挑战的一年。环球经济在我们所谓的「新常态」之下,预计只能保持一个低速和不均匀的增长格局。美国经济复苏有比较稳健的基础,但前景仍然是充满忧虑。美国联储局上个星期就决定维持利率不变,但最近亦听到有其他成员说,有可能下个月会考虑是否再次加息。现在市场亦预期今年不会加息四次,而只会加息两次。将来如何就正如Janet Yellen(美国联储局主席耶伦)所说,是data dependent,要看数据如何才作最后决定。

  欧洲和日本复苏进程相当缓慢,通缩风险持续。部分新兴市场,如巴西和俄罗斯等,亦由於原油和商品价格下挫,经济遭受进一步的打击。

  我们亦要注意美国加息的步伐,以及各主要央行在政策上的分歧,这样会否加剧环球金融市场的波动,我们需要留意,因为这些波动会影响香港的资产价格的稳定,甚至整个经济情况。

  香港是一个外向型的小型经济体,必定会受到外围环境的影响。由於现在海外市场需求非常疲弱,香港出口预料会持续下挫。访港旅客数目放缓,本港整体出口货值和访港旅客人次自去年中起录得下跌趋势,我相信跌势在今年有机会加剧。我预测今年本地生产总值实质增长百分之一至二,较去年百分之二点四的增幅为低,更是低於过去十年百分之三点四的平均增幅。

  面对今年不乐观的经济前景,我在预算案中提出三百八十八亿元的短期税务和纾缓措施。当中宽减利得税、宽免各类牌费、加强支援中小企周转等措施,目的是支持企业度过现在面对的难关,从而保障市民就业;而宽减薪俸税、提高免税额和豁免差饷等措施则会有助刺激市民消费,带动内需。大家一定记得我多次提及本地需求是近年整体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过去几年,我们(推出)相当大幅度的纾缓措施。我们亦留意到外围经济表现欠佳,我们要推动经济增长,需要以domestic consumption方面要下多些功夫。

  这些税务和短期纾缓措施,连同其他的支出,可以为二○一六年的本地生产总值提供百分之一点一的提振作用。在今年低增长的情况之下,这个刺激作用的确是非常之重要的。大家应该会记得,刚才我们预测今年的增长只会是百分之一至二,我们的提振作用已占了百分之一点一,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人口老化的挑战

  大部分媒体在报道《财政预算案》时,焦点都集中在只占开支百分之八的短期纾困措施,即三百八十八亿,而较少分析整体的支出,尤其是有关民生方面的支出。

  我在编制预算案时,除了考虑经济周期和个别群组和行业的需要之外,更加重不同范畴的开支,是否可以配合香港长远发展需要。这一点应该不难理解,因为一般市民都期望政府会善用资源,改善民生服务,建设社会,推动经济发展。

  在下年度,政府的总开支接近五千亿元,比去年度增加百分之十四,幅度绝对不能算小,也远远高於本港经济增长的速度,亦更加比其他经济体的支出高出很多。最近,有很多外国驻港领事或其他国家的代表跟我说,这样的增长幅度对他们的财政预算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事。他们经常(研究)我们是如何维持这样的做法。我经常向他们说,最重要保持一个低税制,他们不期然感到有少许惆怅。

  在下年度,与民生相关的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三方面的预算经常开支接近二千亿元,占政府经常开支六成。与十年前比较,这三个范畴的开支增加了八成,其中社会福利的开支更是增加了超过一倍。社会福利的开支增长是比较快。

  医疗和社会福利的开支近年录得非常大升幅,说明政府积极回应社会的需求,投放资源提供新服务和改善现有服务。随人口老化,相关的开支必然会继续增加。与此同时,政府的收入亦会随劳动人口收缩而开始放缓。根据推算,劳动人口在二○一八年左右就会开始下降。这个是我们面对的一个大挑战。

前瞻筹划

  因此我在近年的预算案中意多为香港的长远需要作前瞻性筹划,趁我们有能力时,堆起多点「沙包」,希望当日后遇上风浪时,可以令重要政策范畴的开支得以持续。大家不要忘记,在不久前的一九九八至二○○四年期间,为了应对严峻的经济困境,政府财政储备在短短几年间就消耗了四成。其实,「使钱」的确是比「储钱」容易得多。

  政府已经预留了二千亿元,让医管局更加长远和更加灵活地规划未来十年的医院发展计划,总共提供额外五千张病床、增加手术室数量和门诊服务量等。

  立法会财委会亦在上星期六的会议上批准我们向医管局拨款一百亿元设立基金,利用投资回报,加强推行公私营协作计划。我亦已经预留五百亿元,改善有需要长者的退休保障。

  另外,为了落实十年「公营房屋建设计划」,我在前年开始成立房屋储备金。经过前年和去年两次注资,储备金现时结余为七百四十亿元,可以为长远公营房屋发展提供部分资源。

  我在去年的预算案中宣布设立未来基金,作为新的一个投资策略,务求可以得到更高回报。首笔资金是财政储备中的二千二百亿元土地基金的结余。我们会将二○一五/一六年度实际财政盈余的三分之一,注入基金。未来基金作为十年的长期储蓄计划,希望可以支持未来日益增加的开支。

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

  跟政府的开支项目比较,相信公众对政府收入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为了确保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我们在过去几年亦在控制开支和保障收入下了不少功夫。

  我们在去年起实施为期三年的控制开支措施,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将腾出的资源重新分配,全数回馈各政策局,推行新服务。我在今年预算案中亦宣布设立跨专业办公室,全面检讨工务工程指引,并在未来三年,严格审视三百项主要新工程,控制造价预算,希望从这方面节省财政资源。

  众所周知,香港的简单和低的税率,是我们吸引企业来港营商的重要优势。香港的税基是比较狭窄。大家或许知道,以薪俸税为例,少过一半的工作人口需要缴纳薪俸税,约百分之四十六左右,而六成的薪俸税收入是来百分之五的缴税人。利得税方面,有九成的注册公司无须缴纳税款,即在约一百万家公司当中,只有约十万家公司需要交税,而交税最多的百分之五负起了八成半的税款。

  长远来说,社会要考虑是否有改善税制的必要,以及如何改变。上星期,英国财相George Osborne在他的预算案中就提出征收糖税的建议,引起不少讨论,我相信这个讨论会持续一段时间。我明白任何开征新税制的建议均难以得到大部分人支持,因此社会应该有充分讨论,考虑不同做法的利弊,凝聚共识。在考虑有关建议时,我们必须考虑税项的公平性、成本效益和是否符合简单易行的原则。

香港竞争力

  我相信作为香港的专业界别的精英,在座各位最关心的,一定是如何在未来继续维持香港的竞争力,保持优势,发展经济。

  我在预算案中提到,新一浪的科技革命和环球经济重心东移的这两股新力量,塑造出全球「新经济秩序」,为传统的商业模式和市场环境带来范式转移。我们必须顺应大势,把握新时机,拓展新市场。

  香港在不同领域都不乏世界级的科研人才,也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加上政府、大学和业界的支援,我们有充分的条件推动创新科技的应用和生产,发展高增值的制造业,令香港在新一波的科技浪潮中可以维持我们的竞争力,也令本港产业更加多元化。

  香港可以与毗邻的珠三角地区,尤其是深圳市,产生强大的协同效应。珠三角地区近年已经发展成为先进科技产品的制造中心,为香港的国际化企业在物料应用、原型研发、产品投产等方面提供非常有力的支援。

  内地企业亦可以利用香港作为对外的平台,测试国际市场对高端产品的反应;香港广阔的商业网络和多方面的国际级专业服务,也可以协助内地企业进行融资、订定市场策略、推广品牌,以及检测验证等服务。

  我在新一份的《财政预算案》中提出一系列的措施,包括鼓励大学和业界的科技研发和应用,也会投入八十二亿元在将军澳工业恏兴建专用大楼,希望可以汇聚机械人技术和资讯科技的先进制造业,涵盖产品研发、生产、测试以至市场推广等不同环节,推动整条价值链的发展。

  随新兴市场在环球经济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加上「一带一路」沿线新市场的发展,将会为香港的传统产业,包括具有世界一流的专业服务业,提供新的机会。

  特区政府和贸发局会在今年五月合办首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邀请沿线市场的官员、商界和专家,一起探讨香港的独特作用和合作机会。贸发局已经设立专门网站,介绍这些市场的营商环境。

  我在去年九月带领商贸代表团,到匈牙利、波兰和德国三国访问。PC当时都有和相关业界代表参加。我计划在今年内,再率团前往中亚地区,暂时决定会访问Kazakhstan(哈萨克斯坦)和Uzbekistan(乌兹别克),让商界代表亲身了解当地的发展潜力和商机。

  新兴市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作为国家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是这些市场进行融资和管理资金的理想平台。我已要求金管局成立「基建融资促进办公室」,建立平台汇聚投资者、银行和金融业界,为不同的基建项目,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香港在会计、测量、建筑、工程、管理、法律等多种专业服务都非常先进,可以在投资融资、企业管理、法律仲裁、建筑规划、工程测量等各方面,参与这些新兴市场的建设和经济发展。

  在「一带一路」的发展中,今年一月中正式开始运作的亚投行将会扮演关键的角色,为相关的基建项目提供财政资源。特区政府会继续跟亚投行和中央政府商讨香港加入亚投行,以及如何继续支援亚投行的工作,让我们可以掌握亚洲各国的发展方向和他们的需要,协助香港企业和专业人士参与这些地区的重点建设。

  政府亦会继续跟其他地区商讨缔结贸易和投资协定,扩大商贸网络,为香港企业打入外地市场营造有利的条件。其中我们将於今年内和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东盟是拥有六亿人口的庞大市场,现在是香港第二大贸易伙伴,这份协定相信可以有助香港企业开拓更大的市场。

  各位朋友,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密不可分,在开拓新市场的同时,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对香港来说肯定仍然是最大的机遇,也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上星期全国人大通过了「十三五」规划纲要,当中的《港澳专章》再一次确立了香港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明确支持我们的优势产业,包括金融、商贸和航运,以及在未来重点发展创新及科技。

  随国家继续推动经济结构改革,从劳动密集的生产转向高增值、高科技发展;以及由投资转变为消费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我相信这些措施会为香港这类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创造更多、更大的商机。

  展望未来,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发挥香港「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继续维持我们自由开放的市场、高效透明的规管机制,以及跟国际标准高度接轨的营商环境,我们是绝对可以保持我们强大的竞争力,把握新的机遇,推进香港的经济发展。

  多谢各位。



2016年3月23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7时45分

图片 图片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