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发展局局长出席「东华三院马场先难友纪念碑列为法定古迹纪念碑记揭幕典礼」致辞全文(只有中文)(附图)
******************************

  以下是发展局局长陈茂波今日(一月二十五日)出席「东华三院马场先难友纪念碑列为法定古迹纪念碑记揭幕典礼」的致辞全文:

何主席(东华三院主席何超頔女士)、陈淑慧女士(香港赛马会代表)、林筱鲁主席(古物谘询委员会主席)、何湛先生、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早晨。我非常高兴出席今日的典礼。首先我代表特区政府向东华三院致谢,感谢东华三院大力支持政府的文物保育工作,支持把马场先难友纪念碑宣布为法定古迹;我亦藉此机会衷心感谢香港赛马会多年来捐助马场先难友纪念碑的维修经费。

  今日我们伫立在纪念碑前,想到当年六百多名在马场大火中不幸遇难的中、外人士,仍感到十分难过。马场大火惨剧发生后,东华医院迅速展开无分国界的救急扶危工作,赈济灾民,并安排捡拾遗骸,其后更兴建马场先难友纪念碑,以表悼念,充分体现东华三院传统的关爱及慈善精神。东华医院当时公开征集纪念碑的设计,最终选定曾於工务司署任职的何想先生的设计图。他的设计糅合了中西文化,既有中式的琉璃瓦顶及鳌鱼装饰,亦有意大利风格的花岗石壁龛,巧妙地融汇中国传统与西方古典的建筑元素。当年,何先生更协助督导工程,让纪念碑顺利於一九二二年竣工。令人欣喜的是,何想先生的孙儿何湛先生现时是东华三院文物馆的义工,协助整理东华三院的历史文献,他们爷孙二人分别担当创造和承传东华三院文化遗产的重要角色,实在值得我们敬佩。

  马场大火后的赈济,以及纪念碑的设立,只是东华三院创院一百四十多年以来,众多惠及香港社会的善举之一。东华三院历年来因应社会需求,提供了多元化的医疗、教育和社会慈善服务,惠泽广大市民。此外,东华三院在文物保育工作上亦不遗余力,先后支持政府把东华三院文物馆、上环文武庙及马场先难友纪念碑等列为法定古迹;此外,东华三院於二○○三年为东华义庄进行的修复工程,亦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修复奖的优异项目奖。

  自马场大火后,全港的消防安全标准已得到提升,而香港赛马会亦将看台改以混凝土建造,其后又不断改善马场设施,令跑马地马场成为今日世界一流、设备完善的赛马场。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香港赛马会更将每年盈余拨作慈善用途,回馈社会。马会现时每年拨作慈善用途的善款超过十亿港元,惠及社会不同阶层。在文物保育方面,马会亦贡献良多,其中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全数赞助,把中区警署建筑群活化为一个结合文物保育、当代艺术和休闲设施的优质文化空间,更将於今年年底明年年初投入使用,届时将会是香港文物保育和创意文化的地标。

  马场先难友纪念碑原为悼念一百年前的马场大火死难者而建造,今日,它标志东华三院和香港赛马会两个本港重要而且历史悠久的慈善机构对社会的贡献。纪念碑已於去年十月二十三日列为法定古迹,成为香港重要的文化遗产,特区政府定当与东华三院携手合作,继续保育这座弥足珍贵的历史建筑。

  最后,我藉这机会向大家拜个早年,祝各位身体健康、事事如意、家庭幸福。多谢各位。



2016年1月25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17时17分

图片 图片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