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政务司司长出席立法会内务委员会特别会议开场发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今日(一月八日)出席立法会内务委员会特别会议讨论退休保障公众谘询的开场发言:

多谢主席、各位议员:

  去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扶贫委员会发表了名为《退休保障 前路共建》的谘询文件,并同时展开为期六个月的公众参与活动。今日,我、张局长、陈局长和政府同事很高兴可以出席内务委员会特别会议,向各位议员介绍谘询文件的内容。我在十二月二十二日的记者招待会的介绍历时一小时,不过大家放心,今日我会尽量精简。我亦想借今日这个机会就过去两个多星期在坊间的讨论作一些回应。

  主席,上一次有关我领导的人口政策工作,我曾经先后四次出席内务委员会的特别会议。我希望就着同样重要的退休保障议题,除了今日之外,你亦会同意稍后亦可以再开一些特别会议来跟进讨论。

全面退休保障不仅是收入保障

  首先,我想再次指出,这是一次针对退休保障的全面谘询,是回归十八年以来社会首次就这个议题进行大规模的讨论,显示本届政府关怀长者,和积极处理民生问题的决心。这次谘询也可说是过去两个重要政策课题的延续,分别是我刚才提到的人口政策和长远公共财政规划,所以今日陈家强局长亦参与讨论。社会至今的讨论或过去两个多星期的讨论,较侧重两个核心议题,分别是长者的收入保障和强积金「对冲」,但其实谘询文件触及更多的课题。我们检视了目前香港退休保障的所有四根支柱,即包括综援、长者生活津贴在内的社会保障这支「零支柱」、以强积金为主的「第二支柱」、「第三支柱」是自愿性储蓄,以及公共服务、家庭支援等的「第四支柱」。扶贫委员会委员虽然对我刚才讲的两个核心议题意见是分歧的,但大家都同意我们应强化这四根支柱共同发挥的作用,为长者提供全面的退休保障。

  「全面」顾名思义不应该单是指收入保障,还要照顾到长者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特别是第四支柱之下以公帑大幅资助的公营医疗服务、长期护理服务、公共交通票价优惠计划、长者医疗券等。即使有基本的养老金但若果医护的服务或支援不足,长者也难以退而无忧。毕竟对不少长者而言,能否在体弱多病时得到适切的医疗或长期护理服务,才是他们最关心的议题。所以,我们应将讨论焦点扩阔至其他方面的保障。

  同样地,在考虑公共资源分配时候,我们也不能将资源过度集中在收入保障上,而忽略了公共服务的需求将随人口老化大幅上升而引致的额外开支需要。以二○一四/一五财政年度为例,与长者有关的一共是553亿元政府经常开支里(里面是不包括公营房屋的开支的),长者医疗、长期护理等公共服务占了553亿元里的312亿元,还高于社会保障的241亿元。如只按长者人口增长作调整,并撇除通胀因素和假设服务维持在现有水平,政府预计去到二○六四年的长者公共服务开支将会是目前的三倍或以上。因此,公共资源分配必须在收入保障和其他方面的保障之间取得平衡,不能顾此失彼。

「不论贫富」抑或「有经济需要」原则

  「不论贫富」原则是为所有长者改善退休保障,意愿是良好,所以不少海外地方早期,我强调是早期,都采纳了这个主要以随收随支为主的退休保障制度,但不能够回避的现实问题是计划的可持续性。正如谘询文件所述,香港未来的人口结构,包括长者人口持续增加、人均寿命越来越长,但另一方面出生率偏低、劳动人口下降,都不利这些随收随支计划维持可持续性。事实上,按最新推算,周永新教授的「老年金」方案和其他坊间的「不论贫富」方案,均会在实施后的第一至第十二年出现入不敷支。而引证海外经验,不少采纳随收随支制度的地方面对人口老化的挑战,近年都要以延后退休年龄、改变计算退休金方程式等措施,修正这根支柱的问题,以改善其财政上的可持续性。而这些政府的举措又往往引发大大小小的抗议行动。

  近日不少团体指谘询文件就「不论贫富」模拟方案的财政评估和以加税或开征新税种的方式融资是「靠吓」。我想在这里重申我们完全无此意图,文件内的数据目的是协助社会客观理性讨论这个极为重要的议题,亦有很好的教育作用。

  谘询文件提出的「不论贫富」模拟方案,涉及非常庞大开支,新增开支在五十年推算期是 23,950亿元,是「有经济需要」模拟方案2,555亿元的差不多十倍。所以不加税(包括坊间所讲的「三方供款」的其中两方的雇主、雇员负担的薪俸老年税)或不征收新税种,根本是无法实行任何「不论贫富」方案。我必须指出,谘询文件对两个模拟方案的税率加幅或水平推算,并未计入如果要处理长远财政计划工作小组预计将在十多年后出现的结构性赤字问题而可能需要加税的幅度;也没有计及香港因为大幅加税而影响了的竞争力从而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税收下降这个可能性。

  特区政府认同目前对长者的收入援助仍然有改善的需要。根据最新的贫穷线分析香港在二○一四年的贫穷情况,245 000名非综援贫穷长者当中,约有14万名表示没有经济需要。余下的10万名长者只有35 000名清楚表示有经济需要,反映人人受惠的「不论贫富」计划会造成资源错配。当要向包括没有经济需要在内的所有长者提供养老金,不但令整体开支大幅上升,还会摊薄了资源,未能够让有需要长者得到足够的援助,对贫穷长者反而不利。

  有意见表示「有经济需要」模拟方案的八万元资产上限过低。我在这里要再次指出八万元这个数字只供参考。如果以此划线,将惠及六成或二十五万名目前正领取长者生活津贴的长者。如果认为应提高资产上限,让更多有需要长者受惠,我们欢迎大家提出意见。然而,要措施具针对性,真正帮到有需要长者,资产上限不能过高,这里带出另一个问题,如何帮助拥有若干资产的长者。

以多元渠道增加长者退休收入

  要为不能自顾的长者提供收入保障,除持续的现金援助外,似乎没有其他方法。但对一些拥有若干资产的长者,例如他除了自住物业外另外拥有一百至几百万元资产的长者,是否仍要以现金援助方式去增加他们的退休收入,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我们明白拥有资产的长者都面对两种风险,分别是长寿风险和投资风险。由于未能确定自己会有多长寿,长者或会不愿消费,影响他们的生活质素。而目前亦可能缺乏投资渠道让长者善用自己的资产增加退休收入。另一方面,退休保障是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如果我们能够提供一些方法协助长者将他的资产转化成稳定的退休收入,以腾空公共资源去支援真正有需要的长者或应付其他方面的长者开支,例如医疗服务,这将会是两全其美及较公平的安排。

  就此,我希望大家能够细读谘询文件,当中提到的公共年金计划(细节在谘询文件的附件六可见)。另一个意见是更长年期的零售债券,以及安老按揭,都是与这方面想法有关的建议。

强积金「对冲」

  最后,我想讲讲另一个核心议题,就是强积金「对冲」这个问题。

  强积金是整个退休保障制度的一根核心支柱,照顾着约280万名雇员和自雇人士的退休权益。目前的安排的确未臻完善,政府和积金局会继续推行改革措施,例如在今年落实预设的投资策略,强化强积金的退休保障作用。但我们不认同将部分强积金供款作为「不论贫富」方案的收入来源这个建议。

  「对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议题。我明白雇主和雇员各自都有很强烈的意见,雇员对于自己的强积金权益被提取用作抵销遣散费和长期服务金,从而大大削弱他们的退休保障,自然感到不满,但另一方面雇主认为取消「对冲」安排有违雇主和政府在一九九五年通过强积金法例时的共识。然而,我希望大家的讨论不要停留在立场的宣示,正如谘询文件所指,社会应该善用这次机会,就如何妥善处理好「对冲」问题的可行方案对雇主和雇员的影响及政府的角色作全面和深入的讨论,努力找出一个劳资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法。社会亦应考虑如何理顺遣散费或长期服务金和强积金之间的关系,以及透过哪些纾缓措施,减低任何改变对于商界(特别是中小企)及劳动市场的影响。

未来路向

  最后,有不少团体问及政府的落实时间表。我想在这里指出,纵使社会有共识,要在本届政府余下任期落实任何建议,都有相当的难度,特别是立法会目前的情况。但不管政府能否在余下任期落实改善建议,我相信大部分市民都会同意应该认真展开讨论。而如果我们在谘询后能够为退休保障的未来发展订下清晰的方向,特别是针对「不论贫富」抑或「有经济需要」原则,以及强积金「对冲」这两个核心议题,我深信这将有利于完善本港的退休保障制度。

  多谢主席,我和同事们乐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2016年1月8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6时51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