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十三题:香港马拉松
************

  以下为今日(十二月十六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陈健波议员的提问和民政事务局局长刘江华的书面答覆:

问题:

  长跑运动在香港越来越受欢迎,而香港马拉松的参加人数亦按年递增。然而,有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二○○二年至二○一二年期间,有九名参赛者在香港马拉松赛事期间心血管疾病病发,而当中两人失救。今年亦有一名24岁的参赛者在十公里赛事期间病发死亡。有见及此,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将免费为首次参加马拉松的人士进行赛前隐性心脏病筛查,为期三年,以减低参赛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就马拉松赛事的安全措施,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是否知悉,过去十年,主办赛事的香港业余田径总会(田总)有否统计参赛者于赛事期间心血管疾病病发的数据;如有统计,以表列出下述资料:(i)即场获急救的人数、(ii)送院救治的人数、(iii)受伤人数(按原因及年龄分布分项列出),以及(iv)死亡人数(按原因及年龄分布分项列出);若否,原因为何;

(二)鉴于有意见认为马拉松比赛对跑手的体能要求极高,因此赛事主办单位应设定高参赛门槛,当局会否(i)要求田总提高参赛门槛,包括规定参赛者年龄上限及参赛者须于赛前完成指定训练,以及(ii)鼓励全程或半程马拉松参赛者接受赛前隐性心脏病筛查,以减低他们在赛事期间病发的风险;当局会否免费向属较高风险群组的参赛者提供赛前隐性心脏病筛查,并加强宣传工作,以提高参赛者须于赛前作适当身体检查的意识;若会,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及

(三)是否知悉,田总会否改善现时在马拉松赛事期间提供的急救设施及设备,包括增设急救站及增加各类医护人手,以及检讨和提高现场所配置医疗仪器的规格及数量等;若会,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香港业余田径总会(田总)自一九九七年起主办的香港马拉松(「港马」)是深受市民欢迎的体育盛事,获得国际田径联会(国际田联,IAAF)列为日程表上的赛事。二○一六年的香港马拉松将于一月十七日举行,该赛事刚获国际田联认可为金级道路赛,足证这项赛事已达甚高的国际水平。此外,由于赛事成绩可计入运动员的世界排名,多名世界级跑手均会来港竞逐锦标,有助提升香港作为体育盛事之都的地位;而参与「港马」市民的数目亦逐年递增,足见这项赛事对推动香港长跑运动发展的贡献。

  我就提问分项答覆如下:

(一)田总过往均有就「港马」参赛者需要支援的数据(包括送院、伤口包扎、水泡、冰敷、抽筋、需使用松节油等)作记录。根据田总的资料,于二○一五年赛事期间需要接受支援的参赛者人数合共九千多名,相比二○一三年超过一万四千人和二○一四年超过一万人为少,其中以出现抽筋及需要使用松节油作治疗的情况最为普遍。参赛者如于比赛期间或比赛后感到不适,赛会会安排转送他们到各分区医院进行治疗。

  医院管理局(医管局)「急症室资讯系统」自二○○八年起,备存了「港马」参赛者前往急症室求诊的统计资料。相关数字见附件。
 
  目前医管局「急症室资讯系统」没有备存求诊者伤亡原因(包括是否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统计资料。据了解,在二○一二年及二○一五年赛事期间身亡的两位参赛者年龄分别为26和24岁。

(二)根据国际田联要求,年满二十岁或以上人士才有资格参加获认可的马拉松赛事,包括「港马」。此外,基于安全理由,田总要求报名参加全程马拉松人士提供过往三年曾参加并完成十公里或以上距离赛事的比赛记录,方会接受报名参赛。

  为确保参赛者在赛前有充足及适当的训练,田总联同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每年均为公众举办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及十公里训练课程,好让参赛者能透过课程获得更全面的指导及更丰富的跑步知识。田总预计在明年赛事前,会合共举办七十多班不同级别的训练班供超过三千一百名参赛者参与。田总的属会亦会组织相关的训练课程。

  在宣传工作方面,赛会在「港马」网页上载多篇由医生及专业人士撰写的训练资讯,以提醒参赛者应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定期发放马拉松电子报予参赛者,提醒各比赛注意事项,以减低受伤风险。赛会又在比赛条款及细则中提醒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脏病及高血压人士,不应参赛。此外,田总经常与不同团体合作,透过不同传播媒介推广长跑活动的安全意识,及提醒参赛者要做好准备。

  现时在海外或本地均未有足够的研究数据显示,为一般马拉松参赛者进行心脏病筛查能有效地减低心血管疾病病发风险及死亡率。卫生署会继续留意相关研究,包括香港大学于二○一五年下旬推出的「首次参加马拉松比赛前期的隐性心脏病筛查」计划(CASPAR)的结果,以作出适当的跟进。

  无论如何,市民如有心脏病、体能活动时感胸口痛、曾感晕眩而失去平衡、需服用血压或心脏药物或有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在参加马拉松比赛前,应先征询家庭医生的意见,以作合适的评估,再考虑个人身体状况才报名参赛。

(三)田总表示,赛会每年均按赛事需要调整医疗援助方面的安排。以二○一五年「港马」为例,香港医疗辅助队(医疗辅助队)于起点、终点及沿途平均每二点五公里设置备有自动体外心脏去纤颤器设备的救护站(共30个),派出九辆救护车、三辆救护电单车及十七辆急救单车提供服务;派驻合共超过800名医生团队、护士、救护人员于赛事当日在不同的救护站提供医疗服务。除救护站外,赛会亦安排救护员带上轻便的急救包沿途为有需要的参赛者服务。为确保能有效回应突发的医疗需要,医疗辅助队队员均备有无线电通讯器材作沟通之用,及在终点设立事故协调中心以协调和支援救援行动。



2015年12月16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1时45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