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环境局局长会见传媒谈话内容
*************

  以下是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今日(十月九日)出席香港绿色建筑议会举办的建筑废物业界谘询大会后,就加强管理建筑废物与传媒的谈话内容:

环境局局长:大家好,今日这个研讨会反应很正面,与建筑废料相关的业界人士经过一个很好的讨论,针对建筑废料如何能够适当处理,以及减少堆填区和填料库的压力方面,提供很多正面的意见。简单来说,可以归纳为三方面:第一,是大家都支持「污者自付」的原则,香港的建筑废料按量收费在香港来说,是第一个这样的收费。在○六年开始之后,其实成效是显著的,不过经过多年后,大家都觉得是适当的时候作出费用调整,因为堆填区等营运的费用亦是与时俱增,因此如何保持对业界减废的推动力是需要作出适当的调整,同时也要体现「污者自付」的原则。第二就是,当有建筑废料收费调整的时候,大家都关注非法弃置的问题,业界的朋友亦提出一些善用科技的方法,例如利用全球徖星系统定位的方法,简称GPS,这些都是类似的方法我们政府部门会作出一些尝试、试验,希望和业界的合作能够找到一个方法更加贴近香港的情况,做到一个适当的平衡。第三就是,我们除了推动减废,同时业界亦提出一些配套的要求。我们亦留意到香港建造业议会,CIC,亦正在做一个与建造业界相关的顾问研究,针对业界几个重要议题,当中包括环保减废的措施可如何与时并进。我在此亦鼓励业界与CIC多点沟通,在加价以外同时亦有适当的配套。最后我亦想补充一点,今日与会的朋友亦提出一点,建筑废料不只是大型工程的挑战,在个别的家居装修也有不少建筑废料产生。大家都觉得市民大众可以出一分力,对设计以至装修的要求上,都可以更加重视惜物减废,一个简约设计的文化,令大型工程或小型工程都可以尽量减少建筑废料。

记者:关於加幅方面,政府是否有一个腹稿想加至多少?加了费用后会否转嫁给消费者?

环境局局长:第一是按「污者自付」的原则,这是一个大方向。当有收费的时候,其实相关的持份者,例如业主,相关人士在不同程度分担责任,这是一个大原则。至於你说收费的细节,相关政府部门接下来与业界会有沟通,以厘定一个适当的收费,之后再向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报告。不过在此也有一些数字可以与大家分享,例如,堆填区现时(建筑废料)的收费是125元一吨,现时我们用「污者自付」的原则的话,大约是200元一吨,因此如果我们体现全数「污者自付」的话,(收费)差不多升大约八成至一倍左右是能够做到这个效果。

记者:局长,你提到担心非法倾倒或非法处置的问题,如果一旦提高收费的时候,当局的应对是怎样?可否多谈谈这方面?

环境局局长:政府是了解这方面的关注,业界亦有这样的意见,因此相关的部门包括土木工程拓展署已开展了相关的试验,善用现代科技,即刚才提及的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科技,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监察这些物流的去向,减少弃置事件,这方面我们是认真应对,最重要是与业界沟通,能够找出一个适合香港的运作方法。

记者:加幅是否倾向贴近成本?

环境局局长:这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我们政策上尽量体现「污者自付」的原则,而第二方面是透过加价的调整,能够有适当推动力,鼓励业界更加重视惜物减废的文化。这两个考虑,我们会与业界商讨如何落实加幅的细节。

记者:刚才提及政府需加价约一倍才能收回处理建筑废料的成本,业界对这方面的看法是怎样?

环境局局长:刚才与会者仍未讨论到加幅的细节,我们会以务实方法(处理)。今天是我们其中一个阶段,与业界沟通。稍后,我们会抓紧机遇与业界商讨,包括时间表和加价幅度,才向立法会报告细节。

记者:是否想配合都市固体废物征费,与这个收费的调整一起推出?希望何时正式落实?

环境局局长:有关时间表方面可分为两部曲。根据香港资源循环蓝图(《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13-2022》),我们的目标是於今年作较全面的讨论,尽快於今年内向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报告细节,争取於下年做到相关法例调整的过程,这是第一步。当都市固体废物按量收费再迟一步落实时,是另一机遇再检视这两项收费如何作协调。

记者:香港资源循环蓝图方面,之前订立了中期目标於二○一七年减废两成,现时进度是否不理想,因此推出这两项收费计划?

环境局局长:简单来说,我们蓝图的时间表内,检讨建筑废料收费早已被纳入在内,这是早已安排的行动。

记者:是否会於今年年底有确切的时间表提交立法会作汇报?

环境局局长:我们会尽量争取时间与业界作充分沟通,如能达致比较满意的方向,我们会尽量争取於今年向立法会汇报有关进展。

记者:一倍的增幅,有没有信心可争取业界的支持?

环境局局长:这是我们和业界要考虑的。现时(建筑废料)在堆填区的收费是125元一吨。基於现时相关的数字,我们的运作费约为200元一吨,因此这未至於是有一倍的分别。不过,这都是基於「污者自付」的原则,作为考虑的基线与业界商讨。大家都要明白,这收费由二○○六年到现在二○一五年仍未曾调整,要补足差价的话,大家应可理解。

记者:可否谈谈GPS如何监察非法弃置的问题?具体是怎样做?

环境局局长:细节方面,稍后业界朋友可作补充。GPS并不是全新的科技,不过,我们於试用时,要与业界多作沟通,如何能够在应用上做到适当的监察,同时,大家也明白,我们要多作平衡。如刚才业界也反映对私隐的关注,例如进行监察时,如何平衡司机在私隐方面的诉求,这正正是我们需要和业界讨论和透过试验,好好了解和处理这些问题。

记者:但将来整个GPS的成本是否由政府承担?

环境局局长:现时许多新科技的价钱相对来说未必是那么贵,所以价钱当然也是一个处理成本方面的考虑,但刚才我提及到,一些运作的细节,如平衡私隐和监察方面,是需要多点时间和业界沟通的。

记者:这是否暂时可以做到的唯一一个办法?

环境局局长:大家也许留意到,在过去一、两年,我们有一些新的法规加强打击非法弃置,基於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想想有何新的方法,包括善用科技,以加强监察。同时,大家也许有留意到,我们最近在一些非法弃置建筑废物的黑点新增了闭路电视装置,可见我们是多管齐下应对这个问题。

记者:局长,可否具体谈谈,是否根据「污者自付」的原则,政府倾向全数取回成本,不会继续补贴?

环境局局长:这是一个适当的基线来讨论收费的条件。

记者:可否谈谈现时堆填区的情况?「垃圾围城」的情况是否仍然严峻?

环境局局长:我们的做法,是根据资源循环蓝图内的目标、时间表和路线图,来逐步推展我们蓝图的工作,以达致减废目标。大家要明白,堆填区在香港地少人多的情况之下,始终要尽量珍惜和善用它们的空间,这是我们的一个大方向,透过不同的政策以做到减废。当中建筑废料占现时堆填区约四分之一的容量,其实这是值得大家关注的,一方面,现时有不少建筑废料,约九成或以上是惰性废料,已分作填料;余下的数个百分点,对堆填区而言仍是相当大的数量,所以我们要多管齐下以应对建筑废料的减废,让我们堆填区的空间更能够得到善用。

记者:政府的基线是否倾向收取200元或更多?

环境局局长:可以这样说,如以「污者自付」的原则能够让我们收回营运成本,这是一个和业界讨论基础的开始。

记者:如业界不赞成,认为太贵的话会怎样?

环境局局长:这留待稍后和业界讨论时看看有什么进展。

记者:若果不加费,是否难以达到蓝图的目标?

环境局局长:今日我们与业界的沟通,大家都支持这个大方向,细节包括加价的时间表、有否准备期,以至加费的确切数额等细节,欢迎业界与政府一起讨论。

记者:但用者自付原则一直未如理想,政府如何具体地加强执法方面?具体细节如何执行?

环境局局长:事实上,建筑废料收费的成效在过去一直来说是不错的,不单只在减废方面,在初期落实数年,减废的幅度差不多有一半,相对收费前三年,平均来说,每日建筑废物的弃置量约6,600吨,收费之后,下跌至每日约3,000吨,减幅的量是大的。同时,大家要明白会有非法弃置(建筑废物)的情况,我们透过不同方法尽量令到这个问题能够减少。

记者:刚才你仍未回应是否难以达到蓝图的目标,如果不加价的话?

环境局局长:这是蓝图其中一项措施,我对(建筑废物)加费方面,透过今日以至之前与业界的沟通,大家对这个大方向的支持程度是几好的,我对这方面持正面的态度,可以帮助落实蓝图的目标。

记者:有否过去一年建筑废物每日的弃置量?二○○六年每日的弃置数量约6,600吨,现在的弃置数量是多少?

环境局局长:实质数字方面,如有需要,我的同事可以补充。基本上,因为有不同原因,包括已有相当长的时间未有加费、建筑界的蓬勃情况,简单来说,最近数年建筑废物弃置在堆填区的数量平均每年有百分之五的增幅,这是可以供大家参考的数字。

(请同时参阅谈话内容的英文部分。)



2015年10月9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21时00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