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在立法会房屋事务委员会会议开场发言(只有中文)
******************************

  以下为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教授今日(一月五日)在立法会房屋事务委员会会议就长远房屋策略的开场发言全文:

主席:

  政府在去年十二月十六日公布新的长远房屋策略,这是政府自一九九八年以来首份在房屋方面的长远策略性文件。我们亦同时公布长远房屋策略截至二○一四年十二月的最新推行进度,阐述策略下各主要范畴的最新推行情况。两份文件已在公布当日分发予所有立法会议员。将来,政府会在每年年度终结前发表长远房屋策略推展的最新报告。

  在制定长远房屋策略的过程中,政府成立并考虑了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长策会)的建议,并同时参考了在二○一三年九月至十二月进行三个月公众谘询期内搜集的各界意见、立法会长远房屋策略小组委员会的意见,以及审计署署长及立法会政府帐目委员会较早前有关编配及运用公屋单位和规划、建筑及重建公屋单位的报告。可以说,新的长远房屋策略乃社会上广泛参与下的结晶品。

  政府采纳长策会的建议,改变房屋政策思维,今后以供应为主导,以期逐步扭转目前房屋供求严重失衡的局面。同时,汲取过往经验教训,新长远房屋策略力求保持灵活变通,每年更新长远房屋需求推算,按此订定逐年延展的十年房屋供应目标,以及时反映实际社会经济和人口状况的转变。

  根据最新的房屋需求推算,政府会以480 000个单位作为二○一五至一六至二○二四至二五年度十年期的总房屋供应目标,当中公私营房屋供应实行「六四之比」,即公营房屋供应目标为290 000个单位,包括200 000个出租公屋单位及90 000个资助出售单位;而私营房屋为190 000个单位。政府采取「供应主导」的策略,并在未来十年新增房屋供应中偏重公营房屋,体现了在当前楼价租金高企下,政府决心重建房屋阶梯,在房屋供应方面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长远房屋策略分三大主线:(一)增建出租公屋,善用现有公屋资源,回应基层市民的住屋需要;(二)加建资助出售单位,促进现有单位的市场流转,丰富资助自置居所的形式,善用私营机构力量以辅助增加供应,让更多中低收入家庭实现自置居所的愿望;(三)透过持续土地供应及实施需求管理措施以稳定楼市,并在私人住宅物业销售和租务上促进良好做法。

  长远房屋策略确定了大策略和大框架,它乃起点而非终结,接我们会沿此路径去构思和推动各项改革。当政府采纳一个十年建屋目标时,所需的土地、资金、人力及其他资源尚未全然就绪,乃在所难免。采取供应主导的策略,正是要整合所有的力量和资源去达到供应目标,让政府有条不紊地协调各方,争取社会支持,从而解决不同问题和调动有关资源。

  在土地供应方面,截至目前为止,假设所有现已觅得的土地能如期推出作建屋之用,可在二○一五至一六至二○二四至二五年度兴建254 000个新公营房屋单位,但未计每年回收的现有出租公屋单位。私营房屋方面,政府会定期卖地;而根据二○一四年第三季的最新推算,未来三至四年一手私人住宅物业市场的供应量约为74 000个单位,是有纪录以来的新高。在政府觅得的土地当中,有相当部分需要先行改划才可作房屋发展用途。政府会加倍努力,继续觅地以期达到十年供应目标。我们亦希望社会在土地开发和改划上,能持开放态度以整体住屋需要为先,支持政府落实长远房屋供应目标。

  房委会是提供公营房屋单位的主要机构。为确保房委会有足够的财政能力达成目标,财政司司长已在去年十二月十八日宣布成立「房屋储备金」,以支持公营房屋发展计划及相关的基建配套,并初步将二○一四年政府财政储备的全部投资收益(约270亿港元)拨入「房屋储备金」。这体现了政府对落实公营房屋供应目标的决心和承担。

  除了土地供应和财政资源,我们仍须克服目前建造业承受力的挑战,解决人手短缺的问题。

  在过去公众讨论中,曾经有提出一些措施,包括不同形式的租务管制、租金津贴、立法规管甚至取缔浻房等。提出这些建议的出发点,是希望有捷径能在短期内帮助捱贵租的市民,尤其是居住环境欠佳的住户。对於目前租金高企,「浻房」蔓延,不少住户住屋困难,政府当然不能视若无睹。但是,若只看到问题表征,药石乱投,并不是办法。考虑任何纾缓房屋短缺的措施,关键在於其「可行性」,即是否真的能帮助我们想帮助的市民,而不会弊大於利或未见其利先蒙其害。政府必须权衡利害。而租管这类措施甚至会导致租盘减少供应、叫租提高,令租户的处境雪上加霜。

  归根究底,持续具规模地增加房屋供应,方为解决供求严重失衡的根本途径,舍此别无捷径。

  主席,在公布长远房屋策略后的三个星期以来,我们观察到社会上普遍认同政府提出的方向和目标,所担忧的是这些目标能否实现。深层的结构性房屋问题,没有不须付出代价的解决方法。若我们避免增加已开发地区的发展密度,放弃改划,搁置大型的新发展项目、填海和收回土地,就不可能释出所需土地来达至长远房屋供应目标。没有因,哪有果?若社会上继续纠缠在无休止的争辩,或是缺乏决心在大量建屋和维持土地原状不变之间作出取舍,若我们尝试回避问题,则就只有注定延续现有的恶性循环,无法走出困局。主席,为了让年轻一代可以期盼较美好的居住环境,我们在当下必须痛下决心,不再犹豫。

  多谢主席。



2015年1月5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14时57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