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一题:扩展居者有其屋计划第二市场至白表买家临时计划
****************************

  以下为今日(十二月十七日)立法会会议上梁君彦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教授的答覆:

问题:

  政府於二○一三年推出「扩展居者有其屋计划第二市场至白表买家临时计划」(下称「白居二计划」),容许符合居者有其屋计划(下称「居屋」)白表申请者资格的人士免补地价购买二手居屋单位,配额为5 000个。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在白居二计划申请人、获发《购买资格证明书》的人士,以及现已根据该计划购入二手居屋单位的人士当中,各有多少人的年龄是35岁或以下;

(二)有否研究,居屋单位的价格自白居二计划推出至今的变动情况,以及该情况与私人房屋市场的有关情况如何比较;如两者有差异,原因为何;及

(三)除了於明年中推出新一轮的白居二计划外,当局有何措施协助35岁或以下并有志和有能力购买二手居屋单位的市民置业?

答覆:

主席:

  居者有其屋计划(居屋)合资格申请者分为「绿表」与「白表」两类。绿表者包括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的租户,以及已经通过详细资格审核并且会在大约一年内获编配单位的公屋申请者;而白表者不符合绿表资格,但符合香港房屋委员会(房委会)厘订的申请资格。以今年年底将会预售的居屋为例,家庭申请者入息上限为46,000元,资产上限为101万元。

  为回应白表申请者自置居所的愿望,以及落实行政长官的竞选政纲,房委会於二○一三年一月经过讨论后推出「扩展居屋计划第二市场至白表买家的临时计划」(临时计划),让5 000名合资格白表申请者购买未缴付补价的单位,以在新建居屋单位推出前,为他们提供一个以往不存在的额外途径购买资助出售单位。第二市场其实涵盖居屋、租置者其屋计划和香港房屋协会(房协)的住宅发售计划下未补价的单位。目前总单位数量约为380 000个。

  临时计划於二○一三年一月第一次推出时收到约66 000份申请。房委会分两批总共发出5 000份「批准信」,其中3 983名获发「批准信」的申请者向房委会、或房协、或同时向房委会及房协申请「购买资格证明书」。截至今年第三季(即九月底),总共有2 161名申请者成功透过临时计划置业。我们并未有为这批准买家或买家按他们的年龄划分备存资料,因此目前我们未能提供有关资料。我们所知的是在完成买卖交易后的申请人中,有218名为单身人士,1 943名为家庭类别的申请人。

  据我们的观察,居屋第二市场的楼价在宣布临时计划初期上升比较快,可能是因为一些居屋业主感到有新购买力入市而提高叫价,但是其后已稳定下来,大致上随私人楼市整体价格趋势而变动。整体来说,从二○一二年八月(即刚宣布计划后)至二○一四年六月整段期间,居屋第二市场录得的楼价累计升幅较私人楼宇市场中小型单位(即是指实用面积少於100平方米)的累积升幅为高。不过,任何楼价,同时受到众多经济、供求及预期等因素影响,故此不宜简单地诠释有关数字。

  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委员会於二○一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初步评估了临时计划的推行情况,详情已经上载到房委会网页。正如上述,至今已有约2 200名白表申请者利用这计划自置居所。若果当初没有推行此计划,这些人士可能难以在私人楼市购买单位。由於临时计划只推行了一轮,虽有一定成效,但小组委员会认为仍需有多一些实证资料,就临时计划对楼价的全面及具体影响作出检讨,从而就计划的去留作出决定。

  鉴於现时资助出售单位的需求殷切(特别是来自符合白表资格的人士),小组委员会认为较审慎的做法是在明年下半年推出多一轮2 500个配额,一方面回应白表买家自置居所的愿望,另一方面把配额减少至比较保守的数字,然后才进行全面成效检讨,以确定临时计划的未来路向。检讨完成后,政府会向立法会房屋事务委员会汇报结果。

  主席,房屋是香港最具挑战的社会问题之一。整体社会,包括年轻一代,均面对房屋供求严重失衡的问题。持续具规模地增加房屋供应是解决供求严重失衡问题的治本之道。政府已在昨天公布新的长远房屋策略。这是自从一九九八年以来首份在房屋方面的长远策略性文件,吸纳了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主张改变政策思维,以供应主导的策略,以期重建房屋阶梯、稳定楼市,并且透过提供新建资助出售单位及促进现有单位流转,协助中低收入家庭,包括年轻人及首次置业者,实现他们自置居所的愿望。

  按照整体房屋需求的最新推算,未来十年(即二○一五至一六年度至二○二四至二五年度)的房屋供应目标现在定为480 000个单位,当中包括约90 000个资助出售单位。新建居屋将陆续推出,首批2 160个单位於今年底预售,第二批我们期望於二○一六年年中预售,数量尚待确定。同时,政府亦会研究如何进一步丰富资助自置居所的形式,以及如何善用私营机构的力量协助提供部分资助出售单位。



2014年12月17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5时58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