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署理教育局局长就「还学生快乐童年」议案总结发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署理教育局局长杨润雄今日(十一月六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还学生快乐童年」议案的总结发言全文:

主席:

  我再次感谢田北辰议员的原议案,黄碧云议员、梁美芬议员、麦美娟议员、叶建源议员及莫乃光议员的修正案及刚才十二位议员的宝贵意见。我在开场发言已经指出,在过去十多年,我们已按部就班落实教育改革中各项优化措施,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愉快学习、均衡发展及健康成长。在这方面,政府的目标与社会大众的愿景是一致的。

广泛谘询 持续发展

  教育统筹委员会於二○○○年提交的《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报告,为香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蓝图。报告是经过广泛谘询,采纳了来自教师、学生、家长、教育团体、办学团体、社会服务组织及商界的意见后写成,反映了社会的共识,就是培养学生乐於学习、善於沟通、敢於创新及勇於承担。

  有议员建议订立教育真正理想,重新评估现行教育制度、考试制度、课程内容和升学机制是否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标。我在此指出,教育局在厘定教育政策,推动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会持续评估我们教育系统各方面的效能及表现。举例来说,在首个新高中课程及评估周期顺利完成后,教育局、课程发展议会和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考评局)於二○一二/一三学年共同进行新学制检讨,并於二○一三年四月公布短期阶段优化高中课程及评估的措施。其后,更於本年四月提出了首批新学制中期检讨的建议,并透过不同渠道为中期检讨进行全面谘询。这些短期措施及中期建议,回应了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关注,包括课时及课程内容,有助优化高中课程及评估,同时也体现新学制高中课程的最终目标,即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实现全人发展。

优化制度 正面动力

  刚才有议员都发言,关注学生面对压力,我们认同传统华人社会父母普遍对子女的学业存有较高期望,有部分家长甚至为子女追逐名校,安排过量的课外活动及额外而未必合适的作业及补习,议员亦提出过度催谷及操练学童会窒碍他们的学习兴趣。正因为如此,我们无论在课程、考试制度和升学机制各方面,都尽量配置措施,以减少学生的压力及确保教育质素。

  麦美娟议员在修订动议中,提出精简课程让学生有更多课时培养个人兴趣。其实,新高中学制已提供了一个宽广、均衡而有多元化选择的课程,希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科目,打破传统「文、理、商」分流的局面。在「其他学习经历」下,学校会划定课时,推动学生在「德育及公民教育、艺术发展、体育发展、社会服务、与工作有关的经验」五个范畴的学习,以「重质不重量」的原则促进学生全人发展。学校必须以学生学习的最大效益为依归,灵活调适以制订校本课程,为学生及教师创造空间。小学和幼儿教育方面,我们在最近公布《基础教育课程指引─聚焦·深化·持续(小一至小六)》的更新版,提醒学校及持份者,必须关注学童的均衡发展,确保他们有充足的空间休息、游戏及发展个人兴趣,并能与家人和朋友建立良好关系,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大家都知道考试一定会带来压力,所以刚才多位议员都要求检视考评制度,并特别关注全港性系统评估的影响。正如我在开场发言提到,我们已推行优化措施,包括延续隔年举行小六全港性系统评估和中一入学前香港学科测验的安排,一方面减轻小六学生在下学期要应付数个考试的压力,同时保留中一入学前香港学科测验及系统评估的核心功能。我们也取消发放个别小学基本能力达标率,以及将全港性系统评估从小学表现评量中剔除,避免小学把基本能力水平百分率用作排名或相互竞争,减轻进行频繁操练的诱因和压力。我亦相信我们的专业教育团队是会以教好我们的学生,而不是以考好全港性系统评估作为他们的目标。我们会继续加强学校的专业培训和支援,消减学校过度操练,并协助学校善用学生表现数据,让全港性系统评估发挥更大的回馈学与教的效能。

照顾差异 愉快学习

  有议员关注有特殊教育需要及非华语学生的学习。除了运用一般的拔尖保底策略照顾学生的学习差异外,教育局亦提供针对性的支援,让他们投入学校生活及愉快学习。

  在照顾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方面,我们一直有向公营普通中小学提供额外资源、专业支援和教师培训。我们已在二○一四/一五学年开始,将「学习支援津贴」的津贴额增加30%。学校可灵活运用资源,增聘教学人员或助理提升学与教的策略,以及购买专业服务照顾个别需要,增强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学习效能。

  至於协助非华语学生方面,我们由本学年开始,为学校提供「中国语文课程第二语言学习架构」,帮助非华语学生解决学习中文时面对的困难,促成他们融入主流中文课堂。我们亦会在高中阶段为非华语学生提供与资历架构第一至三级挂恥的应用学习(中文)科目,以及继续资助非华语学生参加国际认可的非本地中文考试,帮助他们衔接多元出路。

  莫乃光议员建议增加专上教育的学额,其实在二○一三/一四学年,适龄学生的学士学位课程入读率达38%。连同副学位程度的教育计算,近七成的青少年已有机会接受专上教育。我们会增加资助学士课程高年级收生学额共1000个。到二○一八/一九学年,每年将有5000名表现优秀的副学位毕业生可升读资助衔接学位。

生涯规划 多元出路

  为进一步支援学校为学生在中学阶段就日后升学与就业作好准备,教育局积极推行生涯规划;并增强与各持份者及相关机构的协作,推广不同的职业教育及升学就业途径。由本学年开始,我们为每所开设高中课程的公营学校提供一项经常性「生涯规划津贴」,为教师创造空间,以更协调及有系统的方式推行生涯规划教育,为学生提供与工作有关的课外学习、与升学就业有关的学习经历及活动。教育局亦会加强对学校的支援服务,包括为教师开办专业课程及举行升学就业及家长专题讲座;提供专业交流平台;推出职场计划和扩阔商校合作计划,让学生从体验中学习,放眼世界。

增强抗逆 面对挑战

  为让学生透过生活体验而提高心理素质,教育局推行多项计划,包括小学的「成长的天空」计划、与纪律部队为中学合办的「多元智能跃进计划」、推动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学生大使-跳跃生命」计划等,帮助学生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挑战。我们明白良好的朋辈关系及校园生活会增加学生的快乐感。因此,教育局鼓励全港学校制订校本的「健康校园政策」,营造一个健康愉快的学习环境,加强朋辈互助,并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和正面的价值观,处理生活上或会遇到的挫折及逆境。

家长教育 家校关爱同步

  有议员关心父母为子女安排太多市场上的游戏小组和兴趣班课程,担心对儿童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我们认为,最到位和重要的是协助家长作出合适的选择,兼顾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让他们均衡地发展。有很多议员提及家庭对子女的影响,对很多儿童来说,「家庭是快乐之源,家庭越开心,儿童亦会越开心」。因此,父母的管教方式,有否陪伴子女一起进行轻松的活动其实是让儿童快乐的最佳方法之一。

  多位议员建议加强家长教育,其实家长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政府积极推行的一项跨界别的重点工作。我们透过推动家校合作,协助推行各项辅导、预防及发展性的活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我们鼓励学校为家长制定系统性的支援策略及提供家长教育,促进亲子关系。我们透过成立「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鼓励学校成立家长教师会,促进家校沟通,并向家长推广教育政策和相关教育资讯,更设立区域网络促进区内家长联系及交流。我们也为家长提供不同教育阶段的资讯。针对幼稚园家长,教育局每年派发《怎样帮助你在幼稚园阶段的孩子》小册子,协助家长了解儿童的发展规律,帮助孩子快乐成长,以及选择优良的幼稚园。随新学制的推行,教育局每年都为中三及中六学生的家长举办讲座,介绍高中课程的理念及多元出路,并鼓励家长让子女按兴趣选修科目或选择升学或就业出路,亦传递「条条大路通罗马」等正面信息,转移他们固有「大学才是唯一成功出路」的传统观念。

  很多议员都提及起跑线,我在此重申我们绝不赞成这看法。学习不单是一个竞赛,人生也不只是讲求输赢,父母是不应以赢在起跑线作为他们的目标,而应多些关心子女,了解他们的兴趣、能力及需要,帮助他们选择一条合适的学习道路。

总结

  主席,青年人是社会的楝梁,也是我们未来的希望,政府致力协助他们全人发展、健康成长。我再度感谢各位发言的议员,为协助青年人成长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我们一定会详细考虑。教育局会继续广泛搜集校长、教师、家长等持份者对教育制度的意见,并建基於已有的优势,从学生的利益出发而作出长远规划。我有信心在家校合作、专业跨界别的共同努力下,必定可以让学生愉快学习、发挥潜能。多谢主席。



2014年11月6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7时37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