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行政长官出席国际科学比赛香港区颁奖典礼致辞全文(只有中文)(附图/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长官梁振英今日(五月二十一日)下午在添马政府总部出席国际科学比赛香港区颁奖典礼的致辞全文:

苏(祉祺)博士(香港新一代文化协会总干事)、各位校长,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同学、各位政府同事:

  大家好!今日下午应该是我比较忙的一个下午,在未知道今日会有这个颁奖礼之前,与立法会安排好明日早上去立法会出席一场答问大会。

  一直以来,政府非常重视与立法会之间的关系,尤其作为行政长官,每几个月去立法会接受立法会议员的提问就更加重视。所以,一般来说,明早有立法会答问大会,今日下午就是我「温书」、「做功课」的时候,希望明日在答问时不用看太多「猫纸」。

  但我后来知道今日有这个聚会,我自动请缨参加,希望透过我的出席,亦透过媒体的报道,不单是向在场得奖的同学祝贺,亦同时希望可以激励全香港的青少年在科学、技术、创意方面能够继续努力,争取一番成绩、成就。

  香港这个地方没有什么天然资源,我们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质素靠的就是人。青年人就是香港社会的未来,因此,香港社会未来的发展水平和质素靠的就是我们青年人的水平和质素。

  香港这个地方应该说是人才辈出,我们有世界知名的企业家,有世界知名的专业人士,我们现在亦有世界知名的演艺人士和体育明星。但在香港范围内,除了我们一般市民,包括青少年可以随口说得出的、琅琅上口的一些知名企业家,一些知名的专业人士、体育明星等等之外,我们有多少青少年可以随口说出香港有多少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呢?我相信能够说得出的不多。但事实上,在我们这七百一十万人口当中,我们有不少全国以至国际知名的科技人才。

  我们国家的科学院和工程院的院士,还有外国颁予同等崇高职衔的,譬如说英国Royal Society的fellow,还有台湾的中研院院士,其实人数是不少的,我们做过一个统计,大概有三十人。在这三十人当中,既然是全国或是世界知名的,但在社会上认识他们的有多少呢?认识他们的成就有多少呢?大家对他们的工作有多重视、有多尊重呢?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反思。

  过去,我们社会有一种短期的思维,短期的思维就带来短期的行为。在我们的工业界,曾经长时期流行一句这样的说话,就是「low tech,捞澫」,即是说你做一些低技术、低附加值的一些行业,就可以赚大钱。当然这个本身并不是坏事,但后面那句说话就不太好,就是「high tech,揩澫」,即是如果你做一些高科技水平的行业,你就会蚀本、失败等等。

  本届特区政府希望首先扭转这个观念,我们认为我们社会应该尊重科学、我们应该重视科学。我们重视科学的什么呢?我们重视科学可以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包括政府的工作,能够带来更高的效率,使得它更便捷,亦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安全。这是科学,或者科学技术,当然亦包括一定的创新,为我们的生活可以带来得到的。

  在我们的产业发展方面,当然,我们的科学、技术和创新亦可以为我们创造一些新的产业,从而为我们对科技、创新、创意有兴趣的青少年,能够找到他们自己可以发挥所长的一些事业门径。

  因此,特区政府一开始时就想设立一个创新及科技局。在我当选,仍然是候任行政长官时,大概在两年前,我们向立法会提出一套计划,就是我们要重组政府总部,其中一个就是成立一个新的局,就是做这方面的工作,希望它能够专注做推广和发展科技的工作。但很不幸地,我们这个举动被立法会极少数的议员「拉布」,「拉」到上一届立法会解散,跟九月九日才选举新的立法会;因此,我们这个科技局成为当时还是候任的特区政府第一个「拉布」的受害者、被害者。

  经过过去一年多的重新努力,我们现在有创新及科技局这个建议,又放在立法会的齘面,听说有一、两位议员已经威胁要在讨论和审议我们这个建议期间「拉布」。我希望社会人士能够敦促有关的个别立法会议员,放弃用这个途径来妨碍我们社会的发展。

  这三个比赛,挑选出的香港青少年人才说明什么呢?在我们的青少年一代当中,我们有十分优良而又极具潜质的创意科学技术人才。因此,在我们社会来说,我们有优良的种子,我们有青葱翠绿的幼苗,问题是我们社会,这包括政府和我们的产业界,怎样可以提供适合的土壤和适合的气候,让他们茁壮成长,让香港可以绿叶成荫。这是本届特区政府成立创新及科技局的一个使命。当然,过去历届的特区政府都做过这方面的尝试,应该说并不太成功,但正如科研一样,我们应该本不断尝试、不断努力的精神,自古成功在尝试,我们应该继续去推动。

  我们准备成立这个创新及科技局是一个人数比较少而且比较聚焦,是推动香港创新事业和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一个局,希望在座各位朋友,包括我们的青少年同学,能够在科技局的工作方面多些给意见予特区政府。

  我几天前才从欧洲回来,在当地进行了四日的官式访问,其中一个访问的国家是瑞典。我们在策略上选这个国家作为我们科技合作的一个伙伴,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以及应该说是一个科学决策。

  瑞典这个国家,人口比香港只不过是多两百万──九百万人口,但他通过在科技和创新方面努力,建立了、打造了一批有创意、创新、有科学技术含量的一些世界级企业和品牌,Ericsson是其中一间,IKEA是一间,Candy Crush是一间,Volvo是一间,一间巴士货车公司Scania是一间。而他们的医学院,做生命科技研究的Karolinska Institute,就是每年诺贝尔奖、医学奖和生命科技奖的评审地和颁奖地,其他的诺贝尔奖在芬兰,唯独这项和生命科技奖在瑞典。

  在访问两日时间,除了我们谈了很多我们日后可以怎样合作之外,给予我们很多启发,就是一个九百万人口的国家可以在创新和科学技术做到一个什么水平?如果我们用金钱来衡量成就的话,这个国家的人均产值,人均GDP较香港高百分之四、五十。这些都是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我很希望在我们成立了创新及科技局后,能够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提点,希望我们能够踏出重要的一步,朝一个正确的方向迈进,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创新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为我们青少年一代,提供更多元化的事业发展机会和空间。所以在这方面,特区政府,包括我本人,十分愿意与在座各位,以至我们广大社会共同努力。

  今日这个活动虽然我知道得比较迟,但我们其他同事都来到,这说明我们对大家今次获奖的重视。刚才已介绍过,我们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梁,王荣珍署长是创新科技署的署长,还有罗范椒芬议员,行政会议成员,她亦是科学园的董事,对香港科技事业的发展亦十分关心。所以,今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日子,我衷心祝贺得奖的所有同学。祝贺培育大家的校长、老师和家长。希望大家日后能够共同努力,为香港的创新创意,科学技术事业打出一片新的蓝天。多谢大家。



2014年5月21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20时10分

图片 图片 图片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