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民政事务局局长就制订长远体育政策动议议案的总结发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今日(三月二十一日)在立法会就制订长远体育政策动议议案的总结发言全文:

主席:

  刚才各位议员就议案提出的意见,我作一些回应。

  正如我在开场发言时所讲,特区政府为发展体育已经订定清晰明确的策略目标,并且设立了组织架构,根据社会实际情况拟定落实策略的政策措施。

  多位议员都提到体育组织的管治问题。我早前已经讲过,政府尊重港协暨奥委会(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及各体育总会的自主和独立运作,同时会监察公帑的有效运用。

  各体育总会是独立法人,亦附属於港协暨奥委会以至相关国际体育联盟,各个总会的日常事务按照其《组织章程大纲及章程细则》进行。以选拔运动员为例,需要符合相关国际体育联盟的规定,政府无权干预,但我们要求体育总会以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处理有关事宜。

  在符合《奥林匹克宪章》的原则下,我们欢迎任何有利对体育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我们知道港协暨奥委会会在本月二十七日进行周年大会,同时进行义务委员的选举。我们得悉有关的选举程序及提名的方式,和经核实资格的候选人名单,都发出了新闻公布及载於港协暨奥委会的网页,让公众人士知悉。该会合资格投票的会员来自体育界不同范畴,而参选的委员是义务就任,亦会开放让人报名参选。我们会留意有关工作是否继续以公开、公平和公正的方式进行。

  作为「体育资助计划」的管理部门,康文署(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成立了督导委员会,并已经推出一连串措施,协助体育总会提升其内部管制和企业管治。康文署亦协助体育总会就主要表现范畴订定工作表现目标,将体育总会的管治和对指引的遵守,跟资助金额更紧密地挂钩。

  康文署透过「体育资助计划」为体育总会和体育团体提供经常性资助。在二○一三至一四年度,「体育资助计划」共拨款二亿五千九百万元,为五十八个体育总会及二十六个体育团体提供经常性资助。

  议员提到对精英运动员的支援,世界各地对支援精英运动项目及运动员的做法不一:有些国家的精英运动员完全是依赖商业赞助,有些国家则以政府支援作为主干。过去十多年,香港特区政府对精英运动员的支援持续增加。政府对有卓越表现的运动员,都会提供相应的支援。
  
  至於在普及化方面,特区政府每年用於体育方面的三十多亿元公帑,百分之八十八是用於面向市民大众的运动普及化。民政事务局作为负责体育的政策局,一直留意公共体育设施方面的供求情况。大家知道,增加住宅土地供应是本届政府重要的工作,而现时公共体育设施数量仍未追上《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的建议标准。相信大家都会理解,这并不是一个容易达到的目标,但我们会继续按部就班朝这个方向推进。

  就议员对私人游乐场地设施的关注,我们已开展私人游乐场地契约政策研究的工作,从体育政策方面的需要作全面的考虑,要求开放让公众更多从事体育活动,亦会与相关政策局及部门从土地用途方面考虑。

  关於启德体育园区,我们一直与体育界及地区人士保持联系,向他们提供规划的最新资料和征询他们的意见。有关文件亦都载於启德体育园区的专题网页,让公众知道。现时我们仍集中作内部筹划阶段,会继续听取体育界及各方面的意见。

  刚才张超雄议员提到残疾人士的体育设施,康文署方面的场地,凡新建的都是「无障碍」设计,至於现有设施因应「无障碍」设计进行的改善工程,属於政府处所和设施改善计划里的一部分。

  正如我在开场发言时提到,不论是否残疾运动项目,每个体育项目的训练要求不同。要将运动员的待遇量化或作直接比较,是并不合适。我们一直与香港残疾人奥委会暨伤残人士体育协会和香港弱智人士体育协会保持联系,如果有残疾运动员希望转为全职训练,我们肯定考虑配合。

  回应易志明议员的发言,就协助运动员在退役后继续升学或发展「第二事业」,政府及体育机构为现役及已退役的精英运动员推出了多项教育及就业支援措施,包括教育机构方面的支援。

  在大学联合招生办法下的「校长推荐计划」及「自荐计划」,给在体育范畴取得卓越成绩的学生适当的肯定。八所大专院校都会接受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或香港体育学院(体院)推荐运动员的入学申请。

  在学运动员可依照所属院校的规定,提出请假、休学、延迟修业或延长修业期的申请,配合修业进度和参加操练与比赛的时间表。另外,体院利用「香港运动员基金」资助运动员修读由合资格院校开办的证书至学士学位课程,以便他们在退出体坛的时候可发展其他事业。至今,体院已透过该基金向147名运动员批出约1,440万元的资助。

  自从二○○八年起,体院又推行「运动员综合教育及职业发展计划」,向运动员提供教育及事业发展支援,包括学业指导、谘询和补习服务、事业前途策划及职业训练;又为拟退役后转职为教练的精英运动员安排教练工作体验和资助他们接受认可的教练培训。在二○一三至一四年度,体院举办了四十个计划项目,帮助了大约680名运动员。

  体院和北京体育大学又为香港运动员开办五年制的运动训练教育学士学位兼读课程,至今已有六十九人修毕课程。

  在港协暨奥委会方面,政府拨款资助港协暨奥委会推行「香港运动员就业及教育计划」,设有十个项目,包括资助运动员报读语言课程,并且设有奖学金资助运动员修读合资格院校的证书直至学士学位课程。有关计划亦有措施协助退役或即将退役的运动员发展「第二事业」,包括安排就业计划、提供谘询服务及实习。

  港协暨奥委会邀请商业机构为退役运动员安排就业机会,现时已有十多间企业参与计划。截至二○一二至一三年度,有五十七位运动员透过该计划成功觅得全职或兼职工作,并且有五十五名退役运动员获有关计划批出奖学金资助升学。
  
  关於残疾运动员在国际性体育比赛中获奖之后所得的奖金的水平,事实上,获得奖牌的残疾运动员与非残疾运动员所获奖励金额的不同,原因不在於运动员的身体情况有别,而是考虑到不同运动会的参与性及竞争性,例如残奥会金牌得主的奖励金比东亚运动会的金牌得主为高。我们认同残疾运动员所付出的努力,亦会透过不同的措施尽力协助他们在体育方面的发展。

  吴亮星讲及企业对体育的赞助,现时赞助商可根据《税务条例》就认可慈善捐款申请扣除。部分体育总会及体育团体亦为获豁免缴税的属公共性质的慈善机构。

  为庆祝「M」品牌制度及支援计划设立十周年,大型体育活动事务委员会推出「M」品牌体育活动奖,藉此嘉许体育总会及赛事赞助商为香港引入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所作出的贡献。我们希望透过这个活动奖,提高社会各界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认识,亦有助推动相关产业。

  我再次多谢议员对香港体育发展的关注及意见。我相信体育界仝人会继续同心同德地去为运动员争取更好的支援,以互相尊重及共勉的态度促进香港体育发展。

  主席,我谨此陈辞。



2014年3月21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8时03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