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行政长官《施政报告》记者会答问全文(二)
********************

记者:梁生,其实另外一样你在政纲中都有提到的就是标准工时,工联会娴姐(陈婉娴)都担心你会否「走数」,今次《施政报告》都是只字不提,其实是否又是因为工商界压力,仍然都未有推动任何一些新的进展,有没有呢?

行政长官:我们写《施政报告》的过程当中,一方面将文字尽量浓缩,另一方面有些我们已经正在研究的项目,譬如标准工时的问题,我们在两个小时的时间已经相当长,我们没有时间提的我们不提,不等於我们不做,这个问题我们过去都多番交代过,不会出现一个「走数」的情况。

记者:特首你好。想请问知道你在《施政报告》建议成立的科技局,其实想问CY,初步现在心目中有没有什么人选担任局长?以及具体的工作又会做些什么?和那些人手增加的开支会否另外再上财委会再申请拨款?以及会否担心有些立法会议员会再拉布?谢谢CY。

行政长官:成立创新及科技局,首先要说清楚,必也正名乎,名称叫「创新及科技局」,不是「创新科技局」。我们过去在坊间往往说说下,会说成「创新科技局」,有些朋友就说,我们是否要超英赶美?香港这地方我们搞科技都很好了,要搞些创新科技,我们是「创新及科技局」。创新及科技,可以是两件事来的。局长人选现在没有,我们现在集中精神做好有关的准备工作,争取立法会的支持。据我们现在所知,绝大多数的立法会(议员)是支持的;业界,包括科技界,包括教育界,是大力支持的,现在未有局长的人选。我要在这里介绍一下,这也是《施政报告》没有足够的篇幅和时间让我介绍的。我们做这个创新及科技局,是希望十分聚焦去做好创新和科技,这三方面的工作。创新和科技不是两方面吗?科技其实包含科学和技术,我们希望在香港能够提倡一个尊重科学、重视科学的氛围,我们在香港推动科学的应用,成为技术,可以成为我们的产业、成为我们经济活动一份子,使得我们香港经济,这架飞机又多一个引擎,它既可以是产业,也可以提高我们生活的方便度,提高我们生活的安全等等。

  我在这儿简单说说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创新,现在大家身上差不多每一个人都有的,是什么呢?是八达通。八达通是有科技含量,但这不是石破天惊的技术来的,我相信任何一个有一定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都有这样的技术。但是香港应用这个技术应用得很好,而且普及化是做得非常好。我们八达通本来是搭地铁的,后来几乎所有公共交通工具都可以用;接我们去便利店、超市、泊车等等都可以用;接我知道有些大厦,就要住客用八达通出入大厦;有些学校用八达通让小学生报到,「嘟」了之后家长就知道自己的仔女、小朋友安全返到校门了。这是非常好、创新的一个应用。

  我们过去在科技和创新方面,不是没有尝试过,不是没有努力过,不是没有给过钱的,但是太散,所以今次我希望十分聚焦。香港作为一个700万人口的城市,我们没有国防工业,也没有国防工业的需要。我们过去用在科学技术和创新方面的钱,政府的钱、学校的钱、产业界的钱,我们投放得很散,希望今次我们有了个创新及科技局之后,它能够代表政府,带领全社会比较聚焦地将我们的力量集中在几个问题上。什么适合香港做的,无论是研究也好、应用也好、生产也好,我希望有一个局,能够带领社会,以及业界和学校,和科研单位,能够一齐做好这工作,订定一个蓝图,所以我们这个创新及科技局,它集中做几件事,而调拨过去的政府部门包括这个创新科技署和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就是这两个。所以是在一个比较集中力量的、高度聚焦的一个新局来的。

记者:梁生。想问一问,可否讲清楚,刚才你说经常性的开支可能在之后再公布,可否集中说说今次关爱基金有一些措施恒常化了的,那一部分其实经常性开支多了多少,有没有约数?以及有很多人形容你今次开仓派米,其实是否有违审慎理财的原则?是否其实是用钱来买你低沉的民望?用钱买不买得到?

行政长官:今次的开支是我们可以负担的。《基本法》给予我们一个要求:「量入为出,力求收支平衡」,这个我们一定会这样做。我们今次用的钱是用在有需要的人身上,我们没有说全香港几百万市民,我们每人派几多钱。这样的话,我们所用的只会更多,如果是为了一些政治目的去做的话,这样可能会捞到更多的掌声回来。

  具体数字是很难三言两语去解释的,譬如去年的长者生活津贴,我们有41万人正在领取,每人多领取1,100元,这里所说的已经是几百亿元。所以比较并不是容易可以用苹果与苹果来比,最重要的什么呢?就是我们看今年的《施政报告》当中,我们用在不同群组、不同方面的钱,是否用得其所?给予他们如果是一些支援性的开支的话,给予他们的金额是否适合?我看这个才是重点。要再重复一句,就是我们是有责任做到「力求收支平衡」,这个是我们整个财政收支的目标。

记者:想问一问,刚才你多次强调那个经常性开支政府是可以负担得来,但其实很多经济学家都有说过,其实如果香港经济逆转,就会出现结构性赤字,而你在《施政报告》内很多经济的政策都是研究或长远才做得成,其实你是不是为了挽民望而不理现实情况,而且亦都没有想过短期内怎样增加本港的收入呢?

行政长官∶我对香港经济是有信心的,我在做《施政报告》期间,我与六、七个外国的、大大小小的商会,宴请他们,听他们对香港经济发展,作为外国的企业,他们的看法。他们的信心比我还要强。我宴请过美国商会、印度商会、韩国商会、日本商会、澳洲商会等等。他们对香港作为中国内地和世界各个大大小小市场或者经济体的一个连系人的作用,我叫超级连系人的作用,香港用好「一国」的优势,用好「两制」的优势,他们的信心十分强。他们关心的问题,他们不关心香港的成本高,我具体地问他们,你们关不关心香港的租金高等等。他们说最关心的是什么呢?是我们不够国际学校,差不多众口一词的,六、七场这样的宴请,他们都众口一词的,说我们不够国际学校。有很多已聘请了的高层人员还没有来,不能够开展一些新业务,因为子女不能够在香港找到国际学校的学位。

  香港的竞争力是不错的,所以对经济发展,我是有信心的,外商对香港一样有信心。我们当然要处理好一些问题,譬如是空气污染问题,我们的国际学校学位不足的问题等。我们只要继续发展好经济,而事实上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不断努力地做,几日前我去亚洲金融论坛开幕,今年来了二千多人。一个月前,我去了一个知识产权国际会议和一个展览开幕,所有这些国际性的,香港优而为之、强而为之的一些经济活动,我们每年,一年做得比一年好,一年做得比一年大。所以,我们是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利用经济发展给予我们的能量去处理我们社会存在的问题。如果你说用钱的话,每人派几千元,所用的钱较今次我宣布的《施政报告》中的举措,看来要多很多倍。

  我们过去的十六年,特区成立了十六年,我们经历过很多香港本地的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经历过一些香港以外的,影响到我们经济发展的一些事情。但是,十六年中,我们十一年是有盈余的,五年有赤字。该五年的赤字,还是与沙士、金融风暴等有关的。而在这段期间,政府亦有能力「派糖」的,派完之后,我们十六年来盈余减去赤字,十五年来的那张总成绩表仍然是有盈余的。当然,我讲这个不是说我们就可以随便乱用钱,我们今次做这份《施政报告》,每一个要用钱的举措,我们都是精打细算的,这个过程是相当冗长的,今年毕竟是第二份《施政报告》,我们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各方面的工作上了轨道,我们每一个新的举措要用钱,我们是很谨慎地去做的。所以,我认为这些应该要用的钱我们就用,我们仍然是收支平衡的。我们对经济发展有信心,对政府财政有信心。

记者:特首,你好。我要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为什么今天在《施政报告》的最后仅仅是花了一分钟,现在我们看到篇幅也仅仅是五行字来表达对政制发展的关切?第二个问题,就是说在你上任之前,你就想过要进行架构重组,现在是重新启动创新及科技局,那么文化局有没有可能从新启动?谢谢。

行政长官:文化局,我们现在没有计划。文化局还在我的心里面,有这个条件的话,我觉得香港是需要有文化局的,我对香港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铭记心中。

  另外,这个政制发展的问题。这是我的大工作,我们过去不断地讲了,我们现在正在做谘询工作,这个谘询期还有大概三个多月的时间,在《施政报告》里面,我们把政制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再提一点,并不等於我们对这个问题不重视。我多次讲了,我作为当任的行政长官,我有这个宪制上的责任,把这个工作做好。

记者:梁生,你好。我想问,你在《施政报告》里面讲了很多你过去一年做过些什么,也讲了未来你会做什么。但我似乎看不到你有交代自己有什么不足,既然王光亚主任都讲了,中央要求你去找到不足的时候,为什么你不趁机会向公众交代一下这个问题?谢谢。

行政长官:《施政报告》是介绍政府未来一年工作的举措和我们整个社会要面对的问题,我们要齐心去解决问题,包括土地供应、楼房问题,包括社会各界能够齐心和政府一起去发展经济,使我们有经济力量去解决问题。

  政府的工作做得怎样、我本人的工作做得怎样,当然我们会不断去检讨,我们都虚心地聆听社会各界、传媒、立法会议员,以至我们广大的市民,我们都虚心聆听,请大家提点,这也是为什么我还一直坚持在社会各个方面多些直接面对面听大家意见,包括落区听市民意见。《施政报告》出来后,我们都知道,要执行起上来时要有相当大的执行力度,在过程中亦难免会有一些错漏,所以在过程中,我们虚心接受大家监督,请大家指正。

记者:梁生,那会不会在任内加税?

行政长官:我们现在完全没有任何加税的想法,正如我刚才所讲,在今日,我们的收入估计当中,我们是可以做到收支平衡的。多谢大家。

(请同时参阅答问全文的英文部分。)



2014年1月15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20时14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