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教育局局长就「制订政策时需以『港人优先』为依归」议案总结发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教育局局长吴克俭今日(十月三十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制订政策时需以『港人优先』为依归」议案的总结发言全文:

主席:

  多谢各位议员就今日提出的议案和七项修正案作积极发言。以下我会先就议员提出的部分意见作出重点回应。

  在教育层面上,有关讨论主要环绕「双非婴儿」近年对学位的需求。在「零配额政策」落实前在港出生的20万第二类儿童,目前确实为本港的教育服务带来一些时间性的问题。

  在幼稚园方面,现时全港各区均有足够的幼稚园学额供应予适龄学童入读。邻近边境的地区都有足够的幼稚园学额,满足本地和跨境学童的需求。北区的学额供应和需求较为接近,因此我们已按特事特办的原则,与区内幼稚园界别代表商讨快速的应变措施。现时,我们已在多方面与区内业界代表取得共识,并将在北区和大埔区采取六项特别临时措施,致力完善区内幼稚园的招生程序,善用区内幼稚园学额,以释除家长的疑虑。

  我们会密切留意幼稚园学额的供求情况,有需要时我们会增加学额供应,亦会要求幼稚园尽量利用校舍空间增加课室,亦会与办学团体商讨,鼓励办学团体到有学位需求的地区扩充或开办幼稚园。

  至於小学方面,随2013年初实施「零配额」的政策,预期小一跨境学童对学位的需求将於2016/17至2018/19达到高峰,然后逐渐回落至一个稳定水平,故有关的小一学位需求属过渡性质。

  在这段期间,教育局会尽量采用灵活措施,弹性增加小一学位。教育局是要确保有足够的小一学位予所有合资格儿童(包括本地和「双非」学童)作出申请。

 在今年八月,教育局已宣布修订统一派位的安排,由本年度(即2014/15入学)起,为居於内地的申请儿童另行提供《统一派位选校名单》,性质如同为他们设立一个特别的「专网」,刚才议员亦有此建议。我们预期统一派位修订的「分流」安排,有助纾缓北区小一学位因跨境学童增加而出现的紧张情况。

  不少议员亦讨论到专上院校国际化和招收非本地学生的政策。作为亚洲国际都会,香港必须广纳四方人才,确保我们的人口具备全球视野以及融合不同文化背景的优势。大专教育国际化是优化本地人才的重要一步,透过支持本地高等院校引进优秀的专上学生、研究人才和研究项目,可以巩固香港的学术和科研实力,最终会惠及整体社会。此外,校园环境会更为国际化,对本地学生了解和融入多元文化的环境有更正面的作用。

  我必须特别指出,在推行国际化的同时,我们绝不会忽略本地学生的需要。根据现行政策,教资会资助的各类课程,包括副学位、学士学位和研究院修课课程的非本地学生人数上限为20%,只有其中4%可在资助学额以内取录,而其余16%须在资助学额以外取录,可见非本地学生对本地学生入读资助学位的机会影响轻微。非本地学生亦须缴付较高学费,因此不存在以公帑补贴非本地生的情况。相反,引进非本地生,促使校园更为国际化和营造更多元文化气氛,有助本地学生拓阔视野。

  主席,我有两点想特别作补充,范国威议员提出要求特区政府取回单程证审批权。我们之前有提过,我在此再重复,《基本法》规定单程证的受理、审批及签发,都属内地当局的职权范围。在家庭团聚的政策目标下,内地当局已订立公开和具透明度的审批准则。我们认为现在没有理据和需要改变现行的审批工作,亦不存在收回审批权。刚才范议员亦提到输入外劳的问题,我再重复政府一贯的政策,是雇主必须优先聘用本地工人,在确实未能聘得本地工人,方可获准输入劳工。政府会继续按现行机制,审慎处理输入劳工的申请。我们在人口政策下,正就这议题谘询公众。

  总括而言,我们希望无论在政府或民间层面,大家都能以积极、慎重及互相体谅的共融态度处理涉及两地的大小事宜。特区政府会继续以香港社会和市民大众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为依归。

  多谢主席,谨此陈辞。



2013年10月30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23时54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