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就输入外劳及安老服务启航计划与传媒谈话内容(只有中文)
******************************

  以下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今日(十月二十九日)出席电台节目后,就输入外劳及安老服务启航计划与传媒的谈话内容:

记者:局长,就输入外劳方面,早几个月高铁罢工的时候,都有引申一个问题,劳顾会今年已输入了五百多个高铁外劳,当时你也说绝对不会有一个放宽的趋势,但现在谘询文件则说探讨放宽输入外劳,会不会有一个自相矛盾的地方呢?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在外劳问题方面,我一再澄清,我们首先的出发点是要保障我们本地工人的利益,优先就业,绝对不能够取代我们本地工人的岗位。还有我们一向的政策也很清晰,就是输入外劳不是用来压抑本地的工资,这不是我们的目的,纯粹是补充香港的劳动市场真正缺乏的工人的劳动力,这一点很清晰。所以在人口政策文件带出来的信息亦很明确,我们是在不损害本地工人的利益前提之下,去考虑有没有空间去提供一个比较灵活的机制去输入一些本地是缺乏的工人,真的缺乏的工人,来带动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双赢的局面。我们绝对是以一个双赢的出发点,就是第一,是确保我们的经济可以继续发展、工程可以进行;第二就是本地工人完全不受损的情况之下去做。任何损害本地工人利益的,我们也不会做,这一点是很清晰的。

记者:但如何可以确保可以不会……过往亦有类似的经验,就是一输入外劳,便与本地工人「争饭吃」呢?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不会的。大家若果有留意,在「补充劳工计划」下,截至九月底,我们输入了二千八百多个劳工。但所有外劳一定要获给予不低於市场工资的中位数。这一点是重要的,是条件来的。若给予的(工资)是低过中位数,我们是不会批准的。所以大家不要担心会拉低工资。但大家要明白有个客观现实,就是有部分的工种,的确是人手短缺。我们是不是一方面要大力的加强培训本地工人,制造一些就业机会给我们本地的劳动力,这一点是重要的─例如在护老行业大家也知道长期有人手不足。我们现在刻意推动一个培训计划,吸引青年人入行,开展了两个月,反应也颇正面,我们也觉得这个方向正确─但在培训之余,短时间内人手要补充亦要面对。所以我们是两条腿走路、双管齐下,一方面一定要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给我们本地的劳动力,另一方面若果有缺乏的,我们是不是要灵活些、务实些去作一个短暂的输入呢?输入劳工是一个短暂的安排,不是一个长久的安排。在香港,输入劳工也不是一个新的事物。家佣,外籍家庭佣工,我们有三十二万八千个佣工为我们香港二十六万个家庭服务,这对香港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人力资源,释放了妇女投入劳动市场。所以我希望大家看输入劳工问题,第一,要客观一点去看待,务实一点、理性一点去讨论。第二就是双赢的思维,其实整个经济、劳动市场都是赢的,雇主有人用,本地工人亦有充分的就业保障,从而带动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给本地工人。

记者:但在优化方面,是否即是说例如「补充劳工计划」把四个星期缩短去聘请?还是如何再放宽?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至於如何去优化?有没有空间?我们一定要与劳顾会的委员大家坐下倾谈,我亦会在未来日子与劳顾会的成员接触,大家有一个沟通,好好去了解问题,有一个理性的讨论;我亦会与工会方面接触,听大家的意见。未来有四个月的谘询期,亦希望大家社会人士给予我们意见,希望真的在求同存异的大原则下,以香港的利益为依归,保障本地工人为前提,我们希望理性一点讨论这件事。

记者:过去十年,香港经济经历了几次低潮。其实有些工人会觉得,那时曾共渡时艰,人工低甚至没有工作;但在近几年,当环境好一点的时候,政府却说要输入劳工,会否觉得没有人情味?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这是两件事,我要跟大家澄清。我们现在为何要提出输入劳工的可行性?为何要灵活一点看这个问题?因为目前来说经济是畅旺的,亦有很多工程上马,加上亦有些服务性行业的确是人手紧张。我们在不妨碍本地工人发展,不损害他们的利益,包括在工资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绝对没有压抑工资的意图,我们的出发点由头到尾都不是用以压抑工资,是用来补充不足的劳动力,在这情况之下,缔造一个双赢的局面。所以你刚才提到,会否令本地工人当时经济不好,现在经济好了,工资同样可以继续向上调,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只是我们劳动力不足,例如有些雇主根本应付不了工作,你如何是好?而且工时亦都相当长,对工人未必有好处。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是否要客观一点去看这个问题?所以我们会在未来日子与劳工界就这方面沟通,大家去倾这个问题。

记者:另外,有关安老的先导计划,业界都有说过,现在有六十个参加也好好,但其实六十个青年都不是太足够,起码要一倍以上……希望政府可以帮手,是否可以继续增加青年名额?会否将这计划持久去进行?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这个「安老服务启航计划」其实是劳福局我们自己的计划,亦要多谢安老事务委员会、社署和圆玄学院,大家一齐协助,与院舍一齐做。(计划)起动得几好,我们很鼓舞。我在上星期亦有去探望这六十个青年,这是很难得,因为青年人去做护理的工作,他们不但不觉得是一件什么苦事,他们还觉得是爱心和认为是专业。因为我们勾画了一些向上流动的机会,亦有一个晋升的梯阶。他们最初是做护理,读完公开大学之后,第一,已经可以做一个保健员。第二年取得文凭后,将来可以接受登记护士的培训,即是说向上流动,对於我们的年轻人来说,开出了一条新的途径,这是很重要。我绝对希望多些青年人进入这个行业,我亦很乐意去争取多点资源。现在奖券基金拨款千多万元去推行这个计划,我是很乐意继续去争取资源,来者不拒,只要年青人有意入护老行业,我们是绝对欢迎。



2013年10月29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14时09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