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环境局局长会见传媒谈话内容
*************

  以下是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今日(九月二十六日)出席公开活动后,就都市固体废物征费与传媒的谈话内容:

记者:垃圾征费方面,有业界和环保组织都希望政府多做配套措施,包括回收,你如何回应?

环境局局长:社会上,大家都支持香港改变废物方面的文化,废物按量征费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工具去集中大家的讨论和某程度与经济挂钩。同时,政府锐意在立法前增加有关方面的配套,包括宣传教育、回收,以至支持相关环保业界及基建。由现在至立法有几年时间,政府有一篮子计划,根据资源循环蓝图(《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13-2022》),我们会逐步落实这些支援措施,希望届时有足够配套支持大家减废回收。

记者:具体措施是否要等待政务司司长的督导委员会(推动回收业可持续发展督导委员会)才能落实?有什么措施帮助回收业?

环境局局长:政府在这方面采取相当积极的态度,在各方面一步步进行。在回收方面,譬如厨余相关的政策,我们在未来几个月会酝酿更深化的政策支持业界以至市民回收和减少厨余。另外,其他不同的回收物品,我们会透过不同的生产者责任计划支持这方面的回收。当然,支持回收业界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政策,我们很快会与业界商讨,预计在十月初至十月中左右与他们商谈如何在各方面加强支持回收业,所以我们是按部就班进行。

记者:大家很关注收钱的形式,会是分幢还是分户进行?环保署本身有没有立场?

环境局局长:过去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操作,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有一个与民共议的机制收集民意,对复杂的问题找出出路。我们尊重这个做法。过去,针对发水楼和屏风楼以至上次节能,都是通过这做法去讨论细节。暂时政府是采取中立的态度,当然,我们背后支持他们进行与民共议的过程。在这四个月的与民共议过程后,我们会尽快取得他们的意见,希望政府能作出正面的回应。

记者:今次是不是一个契机推行废物征费?因为差不多十年前已抛出这些方案,十年以来都没有做过任何事情。

环境局局长:你的问题非常好。香港在废物按量征费的重要议题上,过去已经酝酿了差不多十年,现在是不能再拖延,要认真处理这个问题。政府对废物按量征费的政策是相当积极,希望透过今次委员会与民共议,落实相关细节,让政府推出相关政策,所以这是好的时机。

记者:垃圾征费所收到的钱会否用於加强回收系统?

环境局局长:今次取得民间智慧后,透过垃圾按量征费收到的钱会怎样运用,我们会多听大家的意见。具体来说,政府根据资源循环蓝图,在未来几年至十年内,会大幅度投资政府资源於废物相关方面,投资的钱可能比收到的钱更多,我们是整体看待这件事。至於是否需要专款专用,这是其次。整体来说,政府可以承诺的是在未来几年至十年内,根据蓝图投放资源在减废、回收、支持回收业以至转废为能的相关基建的数目是相当大。大家可以放心,我们付出的钱一定比收到的钱更多。

记者:会否担心到二○一六年仍不能做到这征费?

环境局局长:这要看这四个月的与民共议过程中,市民的意见是否能聚焦。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如何收集意见的过程,过去也有少许弹性,如果民意能集中聚焦,可以加快速度集合意见让政府、环境局采纳和考虑,所以我们希望与陈智思主席商讨,尽快在(下年)暑假前后可以总结他们的意见,所以这方面我们希望与委员会的同事一起尽快取得民间智慧,尽快取得结论,并尽快让政府考虑以至进入下一个立法阶段。

记者:有市民担心闭路电视影响私隐,以及管理费会增加很多,政府有没有配套规管?

环境局局长:相信大家有留意,在不同的城市,包括台北以至南韩首尔,当它们落实废物按量征费后,也遇到同样挑战,就是部分市民对垃圾这方面如不守规矩,会如何对应。这方面也是透过今次四个月与民共议的过程,可以收集到市民的意见。政府的态度是尽量听民意和尽量在资源上配合,令这制度能够落实。因为我们与台湾和南韩的官员讨论这事情时,他们也明白在社会上,当然大家的意识逐渐提高,这些问题应尽量逐步减少。但始终任何法例也好,也有人未必完全守法,所以这方面也有政策对应。简单来说,政府在这方面听到民意后可以尽量支持这方面的对应,做到减废、支持回收,同时维持到社会市政徖生方面的关顾。

记者:环境局有没有想过如有市民不想付费,又或偷偷在街上弃置垃圾,届时会如何处理这些执行上的困难?

环境局局长:这些细节刚刚提到,在台湾和南韩也有类似事件。虽然他们做了十多二十年,也有小部分市民仍然这样做,这似乎是要接受的现实。但整体来说,透过按量征费,对社会的好处是十分明显。以外地来说,透过按量征费减少了几成的垃圾量,所以这样大的好处大家要尊重,同时经过时间和公民教育,这些问题应该逐步减少,所以大家不需要太担心这件事。但大家可以多给意见,社会和政府如何一起合作,减少这方面的影响。

记者:有意见指现时的差饷已包括处理垃圾的费用,如果实施垃圾征费,是否应该在差饷中回扣?

环境局局长:今次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诚邀回应文件》已提到相似的论点,这方面政府有不同的意见,但这不是重点,希望大家给予委员会多些意见,收集后政府会有适当的回应。

(请同时参阅谈话内容英文部分。)



2013年9月26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9时03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