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三题:专上课程毕业生
*************

  以下是今日(七月十七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叶刘淑仪议员的提问及教育局局长吴克俭的答覆:

问题:

  关於未来数年专上课程的毕业生人数及他们的就业前景,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当局预计由二○一五至二○一八年,每年的资助及自资的学士学位课程及副学位课程的毕业生人数分别为何,并按他们的主修科目列出分项数字;

(二)当局预计由二○一五至二○一八年,每年供专上课程毕业生投考的职位总数及分类数目;有否评估该等职位的总数及分类数目与求职人数会否匹配;及

(三)鉴於去年有两批分别属新旧高中学制的中学毕业生,入读法学士学位课程并将会同年毕业,当局有否评估此情况对他们毕业后入读法学专业证书课程,继而觅得实习律师职位或成为见习大律师,以至从事法律专业的机会有何影响?

答覆:

主席:

(一)专上院校现时提供不同专业和学术范畴的学士学位、副学位(包括副学士学位和高级文凭)及其他培训课程,让学生可按自己的兴趣、志向及能力,选择合适的升学或就业路径。

  学士学位课程方面,公帑资助界别整体来说,预期毕业生人数将由二○一五年约17 800人增至二○一八年约19 000人。至於自资界别,若以二○一二/一三学年为例,自资全日制经评审学士学位课程的第一年收生人数及衔接学士学位课程收生人数分别为7 886及6 560,即合共14 446。

  在今日提交文件的附件上,议员能看到整体数据。副学位课程整体收生人数为39 180人,而学士学位课程整体收生人数则有33 446人,这是大前提,但要强调一点,这只是收生人数,直至二○一五至一八年学生毕业时,数字才可作准。期间可能有人退学、停学或延迟修课等。第二,就算学生毕业后,特别是副学位课程学生,亦有不少学生会继续进修,所以考虑到就业问题时,我们亦会考虑这些数字。

(二)政府不时进行人力资源推算,宏观地评估未来本地人力供求的趋势,以及不同教育程度的本地人力资源状况。劳工及福利局去年公布以二○一○年为基准年的「二○一八年人力资源推算」显示,到二○一八年的整体人力资源或会出现轻微短缺,预计拥有「学士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力供求大致平衡,但「高中、技工、技术员及副学位」群组会出现约22 000人的短缺。有关推算并不包括在推算期内的逐年变化估算。

  至於个别行业的供求概况,涉及多个变数,包括毕业生的升学和就业的选择、市场变动等。政府首要的角色是促进有关资讯流通,让供求双方可作出配合。例如「二○一八年人力资源推算」提供有关行业的人力需求推算分析,而职业训练局也就个别行业不时进行人力需求调查,为院校、各行业和相关的政策局提供规划资料,协助他们计划人力供应。而教资会界别在制订学术发展方案时,可根据社会经济需要、院校发展、教员数目、学生兴趣等因素,并参考政府的「人力资源推算」及相关政策局和业界的意见,厘定不同学科的学额,政府对此不会作出规范。唯一例外是就少数专业学科(例如医学、护理、师资培训等),由於其毕业生主要由教资会资助院校培训,并受聘於公营机构,因此政府能较准确地为这些专业订定人力需求指标。同时,自资界别亦能迅速回应社会的需要,弹性地提供多元化的课程及名额。我特别想指出,专上院校在制订课程发展方案时,都会将学生的就业机会列为其中一个主要考虑因素。

  最重要的是,新学制除注重专门学科知识外,更为年轻人提供广阔的知识基础、加强他们语文及其他共通能力,促进全人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无论他们日后投身哪个行业,都有稳健的知识基础和技能。

(三)在新学制下,所有教资会资助的学士学位课程的修课期均已延长一年(主要由三年延长至四年),唯一例外是法学士学位课程及相关的双学位课程。教育局和教资会早期在听取法定的「法律教育及培训常设委员会」(常设委员会)的意见后,决定将该两类课程的修课期分别维持为四年及五年。由於二○一二/一三学年是双学年,教资会资助学士学位课程提供了双倍的第一年核准收生学额以供新旧制两届高中毕业生同时升学,因此预期在二○一六年及二○一七年将分别有两届法学士学位课程及两届相关的双学位课程学生同时毕业,涉及收生学额分别为440及280个。

  两届法律学生同时在二○一六及二○一七年毕业将为法学专业证书课程以及法律界的实习职位带来额外需求,有关情况在常设委员会过往的会议上已有讨论。就政府及教资会而言,我们在进行下一轮学术规划时,将充分考虑有关情况,并初部打算在二○一六、二○一七甚至延至二○一八年,提供一次性的额外教资会资助法学专业证书课程学额以应付增加的需求。此外,我们亦会邀请三间法律学院研究相应增加自资法学专业证书课程学额的可行性,以应付两届法学学士课程和其它法律课程毕业生(包括Juris Doctor或外地法学课程)的需求。至於有关两届毕业生在完成法学专业证书课程后的实习情况,我们会邀请常设委员会讨论及研究有关事宜,并向业界提出合适的方向及建议。



2013年7月17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6时54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