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教育局局长就「提升本港专上教育质量」议案总结发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教育局局长吴克俭今日(六月二十七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提升本港专上教育质量」议案的总结发言全文:

主席:

  我再次感谢陈家洛议员的动议和多位议员的分享,刚才我已就政府对专上教育发展的政策目标作简介,以下我会作出综合回应。

多元出路

  整个专上教育的一个重点就是多元出路,由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第一年学士学位课程学额进一步增加至每年15 000个,加上高年级学额增至每年8 000个,即提供每年4 000个收生学额。我们的大学学额,已由1985/86学年5%、1995/96学年18%、2005/06学年22%,及至现在已超过30%。经过大家的努力,这个数据是大家一起争取回来,我们要接受和充分发挥这个成就。第二部分,我们现在的政策很清晰,2015年之前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青年有机会修读学士学位课程,我刚才提及,我们已离这个目标很近,而修读专上课程的青少年将接近七成,这对香港未来发展优秀人才是很重要的基石。

自资专上教育的质素

  刚才议员提及很多重要的部分,就是自资专上教育的质素问题,政府在这方面是质量并重。推动自资专上教育,我们有严谨的质素保证机制和监察措施。为进一步加强有关质素保证的机制,我们循序渐进地采取以下方案∶

(一)我们成立「质素保证联络委员会」,推动各质素保证机构采用优良做法、提高一致性和透明度,以加强向公众问责,特别是资讯透明度,不论对学生或社会整体都重要,而我们已开展这部分;

(二)教资会资助院校辖下的社区学院等副学位部门应定期进行校外核证和检视。我们正积极与教资会资助院校商讨,推动成立工作小组落实有关工作,刚才亦有议员提及这点;及

(三)政府已成立自资专上教育委员会,在过去十二个月已召开超过四次重要会议,为自资专上教育界别提供平台,共同讨论宏观及策略性问题,并制定和推广有质素和良好的做法,并就自资专上教育界别的发展提供意见。刚才提及,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在各方面作重要的把关,令每个课程,特别是本地认可的课程,都要经过严谨的审核。

专上院校的管治

  议员亦关心专上院校的管治,特别是教员申诉机制,我想在此提出专上院校管治方面的意见。教员申诉机制方面,教资会早在2010年已制订最佳做法指引,而所有教资会资助院校均同意采纳教资会的四项具体建议,包括有关机制应设有调解人员、订明处理申诉的时限、订定防范报复的条文,以及邀请校外人士参与处理最后阶段的上诉程序。院校并已陆续完成修改及和落实有关程序,教资会继续跟进这方面的进度。因此,我们认为目前毋须引入独立机构处理教员申诉。

教员聘任事宜

  至於聘任校长和教员的事宜,这是属於院校自主权范围,政府向来尊重院校自主。八所教资会资助院校均是独立的法定机构,它们根据相关条例赋予的权力和相关规定,自行处理聘任工作,包括本大学的长远利益及需要,遴选合适人士担任校长,政府和教资会均不得干预。

  有议员建议就院校聘用教员的来源地设立限制,我们认为建议有碍高等教育界的健康发展。学术人才的价值体现於他们的学术成就和研究成绩以及教学表现,与来源地和国籍等背景因素无关。优秀学术人才的背景一般十分国际化,很多内地和海外教员无论原籍何处,他们来港任教前均在全球各地的优秀院校就读、任教或研究,为香港带来国际上最新的学术的思想和研究资源,是提升本地学术水平的其中一个主要力量。事实上,为便利各院校延揽人才,我们自2003年起已解除规管教资会资助院校教职员的薪酬。教资会资助院校可自行决定最切合其需要及情况的薪酬制度,招纳各地人才,并为该等决定负责,政府不应干预。

国际化及录取非本地学生

  刚才亦有提及国际化及录取非本地学生这方面的关注,不少议员亦讨论到专上院校国际化和招收非本地学生的政策。作为亚洲国际都会,香港必须广纳四方人才,确保我们的工作人口具备全球视野以及融合不同文化背景的优势。大专教育国际化是优化本地人才的重要一步,透过支持本地高等院校引进优秀的专上学生、研究人才和项目,可以巩固香港的学术和科研实力,最终惠及整体社会。

  我必须特别指出,在推行国际化的同时,我们绝不会忽略本地学生的需要。根据现行政策,教资会资助的各类修课课程,包括副学位、学士学位和研究院修课课程的非本地学生人数上限为20%,其中4%可在资助学额以内取录,而16%须在资助学额以外取录,可见非本地学生对本地学生入读资助学位的机会影响轻微。

  若看本地学生入读研究课程的机会,相对於非本地学生,其实机会是比较高的。在2012/13学年,非本地生报读教资会资助研究课程的成功率只有约10%,而本地学生则约有25%,成功率远较非本地生为高。在今个三年期,教资会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的学生人数上限为7 833人,而现时实际学生人数则为6 773人。换言之,如有杰出的本地学生申请入读研究院研究课程,教资会资助院校仍有空间,择优取录。我有提及,我曾与个别同学讨论、见面和商谈,刚才亦有议员指出,很多时候本地学生进修至研究院学历时,都希望汲取国际经验,所以部分研究生不但考虑本地课程,亦会考虑外地机会。

学生资助

  我刚才已强调,我们的政策是不希望任何一位学生在适龄、有适合课程的大前提下,因为经济问题而不能上学。回看我们在改善整个学生资助的各个措施,是经常的检视,获全额资助的专上同学比例由过往的37%增加至62%。刚才亦提及,经入息审查贷款计划的年利率已由2.5%下调至1%,标准还款期亦由5年延长至15年。以贷款中位数37,250元计算,经调低利率及延长还款期后,每月还款额由662元大幅减低66%至223元。

职业教育

  多谢议员刚才提醒,在整个多元化过程中很重要的,就是我们表现相当成功的职业教育这部分。事实上,香港有几个特性,我们不但提供培训及教育的机会,还与就职及专业发展整体结合一起。我们不但考虑他们工作能力、求职能力或专业发展能力,更加透过资历架构的安排,令到他们的努力得到认可,这是很重要的部分。环视其他地区,香港在VTC(职业训练局)的领导下,有很特出的表现,很多地方都要参考香港在资历架构方面比较先进的发展。同学在自己的领域不但可以得到资历认可,认可设有七级,例如学位是第五级,他们亦可以透过自己通用学习的范畴,可以互通其他的行业,将我们的人才更加多元化,而同学的努力得到共同的认许。

  全人发展亦是职业教育的一部分,我们不希望他们纯粹获取职业知识,亦希望他们在整体个人性格及服务态度等,在整个课程中亦得到照顾。今次访问新加坡,283名来自香港的VTC同学,充分表现「serve to learn and learn to serve」,充分了解到服务的精神,是学习的一部分,以致在整体发挥时,两方面都能够兼顾。现时职业教育不但超越本土发展,亦有越来越多国际接触和认可,我们的中华厨艺学院及新的国际厨艺学院,是很多其他国家和地区特别关注的。

专上学生的英语水平

  这是重要的,当然我们不会满足於IELTS(国际英语水平测试)由2002/03年的6.46分升至2011/12年的6.72分。我们认为并不足够,所以希望稍后议员真的要支持我们投放50亿元的语文基金。两文三语会在四个方面很新的发展,包括研究及生活化整个英语的改善工程,这部分是重点的。而在今个三年期,教资会亦特别向资助院校额外提供3,000万元,这是资源部分的支援,但更重要的是,未来在整个内容方面切实的推行。

人文社科的研究发展

  人文社科的研究发展是重要的,我们了解到过往的重点发展,我们希望鼓励知识多元化发展。为了让人文社科的研究得以蓬勃发展,教资会在分配整体补助金研究用途拨款时,为人文社科研究提供了额外资助。我们更特别每年增拨2,000万元予研资局,以对人文社科研究提供更佳支援,包括为优秀的人文社科学者设立一项新的杰出学者计划。

结语

  最后,我再次衷心感谢议员就提升专上教育质量的意见。我们会继续促进专上教育的长远策略、实质的发展,以期为香港培育所需人才,而年轻人亦可一展所长,正如在《施政报告》提到「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推动个人、社会和经济整体的发展。多谢主席。



2013年6月27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23时59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