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在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后会见传媒谈话全文
******************************

  以下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教授今日(六月二十二日)主持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后,与传媒的谈话全文: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今日是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第九次的会议,今日是一个全日的会议,从早上九时半至刚刚结束,扣除中午吃饭时间都有七个小时了。今日(的会议)是很有建设性的,因为我们今日进入了长远房屋策略谘询文件的一个拟订的过程。今日最主要是就(谘询文件)框架的大纲进行讨论,和委员进一步交流意见。今日之后,委员会的秘书处就会按照今日的讨论结果,起草谘询文件的初稿,委员会在七月份的会议中,再详细讨论初稿。现阶段我们的时间表,希望能够在九月初进行三个月的公众谘询。当然我们在公众谘询之前,就会发表谘询文件。谘询文件大抵上的结构,我想和大家交代一下。首先我们会对香港目前的房屋状况、住屋的问题作一个总览,亦会检视现时社会上对住屋方面关心的情况。第二就会说出,我们在制定未来十年的长远房屋策略,我们的愿景是怎样。当然这个愿景一方面是回应社会上一些的诉求、期望,另一方面亦都是按照行政长官,无论是他竞选的时候政纲上的一些承诺,和他在第一份的 《施政报告》所勾划出来的蓝图。在讨论的时候,我们都留意到几点的:第一是希望回应到社会上的诉求,提供一些合适的居所,让有需要的人居住。此外,我们有讨论将来新的建屋,即是新加的房屋,是希望公营房屋占多一点,但我们今日未就这个具体比例问题作实在的决定,我们稍后还会讨论的。同时亦鉴于公营房屋始终资源有限,怎样能够妥善地分配这些资源,怎样善用这些资源,这个都是我们希望在长策(长远房屋策略)有所探讨的。

  大家会记得前两天,星期四的督导委员会会议讨论了未来十年对房屋需求的一个总估算,亦都按估算,定了四十四万七千(个单位)这个总供应目标。我们在今日的会议上亦都再重新看看有关的一些资料、分析等等。同时,关于社会上一些特殊或特定群组的(住屋)需要方面,我们亦探讨过不同的群组住屋需要,和之间的优次的比较。我们大抵上都承接以往开会时委员之间的一些看法,就是我们对家庭单位,即家庭的需要,我们觉得比单身相对来说来得迫切。从年纪角度,长者的需要也是非常重要,我们觉得值得优先去回应。居住环境欠佳的一些人士,包括一些住在分间楼宇单位,或者俗称「劏房」的一些家庭,我们觉得在优次的考虑上,应该是比较优先去考虑的。但具体的一些策略措施,当然我们会在将来的谘询文件提出一些方向谘询社会。

  还有就是现存的公营房屋,主要是出租的公屋的优化善用,怎样善用资源,包括对现行的一些公屋政策的检视,无论是计分制、富户政策、宽敞户、挤迫户等等相关的政策,我们都有着墨的。同时,亦强调要加强对滥用公屋资源的一些行动措施。

  (谘询)文件亦会触及参与提供房屋的不同机构,在公营房屋方面,当然有房委会、有房协,亦都有市区重建局。如果在私楼方面,私人发展商的角色也是很重要的。它能否配合到社会的需求,在建屋方面的速度亦都要配合等等。另外有委员提到,在公营房屋供应方面,究竟私人机构可不可能都有某种的角色呢?包括在以往有提及过的,所谓混合发展模式,这个亦会拿出来探讨的。

  最后,说到房屋,不能不提土地的供应,所以我们都有一特别章节,提到增加土地供应、房屋方面的土地供应问题。但是房屋不是单是有一幅地起屋,同时基建、交通、其他社区设施的配套、对环境的影响等等,都是重要的。我们将来都会在这方面有些着墨,亦都会衡量不同的需要,因为始终对房屋的需求,是需要土地,其他的社会需要都可能需要土地。如果我们要增加建屋的话,或者我们建屋方面的人口密度,亦可能有所提高,所以中间可能社会上要作某一些的取舍。我们将来在谘询文件亦都会将一些我们希望社会里面去面对的一些选择方面的问题提出来,包括我们需要找新的土地,善用现有土地的空间。

  最后,我们将来的谘询文件,亦都会探讨十年之后(情况)又怎样,因为我们觉得香港整体的房屋发展不是只说十年,虽然十年内的长远房屋策略很重要。十年之后又是怎样呢?可能我们所说的是更加长远怎样令房屋发展可持续,和怎样透过不断的发展,令香港人居住的面积、居住的环境都不断的改善。同时,随着人口的增加,我们的下一代,今日可能是几岁的小朋友,可能二十年后、三十年后,他们成家立室,我们的社会在今日我们这一代能不能够作好准备,让下一代都能够继续有一个可持续的住屋发展,都是我们希望能够有所着墨。

记者:公营(房屋)占较多,是不是指公营(房屋)会占超过一半,即是五成?另外,为什么今日没有讨论公私营(房屋)比例的实质数字是多少呢?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我们今日主要是讨论将来的谘询文件的大纲,这个大纲会决定谘询文件的写法,以及不同章节的内容等。我们今日初步讨论的时候,委员之间都是有相当多的意见认同在新的发展项目中,新的(房屋)供应中,比例应该是多些给公营房屋。当然,公营房屋包括出租的公屋和居屋。实质比例方面,会上有些看法,但今日我们未有一个决定,所以我觉得现时仍是商讨中。但当然到长策的谘询文件出台的时候,是会有具体的比例建议。

记者:会上委员建议的比例是多少?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我们今日仍在讨论当中,我不方便说出来了。

记者:局长你刚才提及优先次序,家庭会稍为比单身重要,之前开会的时候也讨论了很多次,35岁非长者单身人士轮候公屋的时间已经很长,这样一来,是否代表他们轮候的时间会更加长?此外,坊间将四十四万七千个(单位)供应与八万五比较,你觉得这个数字会不会太保守,担心八万五会重来?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就第一个问题,单身人士当中年纪比较大一些的,例如我们过去讨论过35岁以上,甚至45岁以上的,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令到他们轮候的时间可以缩短,今日亦有讨论到。但今日的都是一些讨论,我们会在拟订初稿和确定初稿的时候,就会有具体建议,无论是短期建议或者长期想法,都会提出来给社会上讨论。

  至于现在我们定出来的或者估算出来的总体需求,和基于需求我们认为总体供应的目标,四十四万七千(个单位)作为未来十年的总目标,这个数字和八万五这个数字是没有关连的,我们没有关连到过去曾经提过的数字。我们最主要是用未来十年影响到需求变化的一些因素,特别是人口结构,或者是一些新增住户的变化数字,这是基于一个我们称为流量的经济预测模型定出来,再加上现时我们要解决住在分间楼宇单位(的住户),当中的数目我们参考了最近所做的研究,还有一些受重建影响有额外住屋需要的一些数字,以及其他数字,所以我们现时作出来的估算,即四十四万七千(个单位)的估算,是基于现时我们掌握到,影响到额外需求的数字,所以应该是一个合理的估算。

记者:文件有提及房委会和市建局的角色,是否都希望他们可能会检讨整个职能,希望重新分配?另外,在公私营合作方面,有否曾大约讨论怎样......?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关于几个机构,房委会的角色、房协、市建局,当然每个机构的角色,有些是法定的角色,房委会和市建局是法定角色,房协作为一个非政府组织有它既定的角色。每个组织、每个机构都会因应社会一些的期望,或者它们怎样就其机构的定位职权的演绎等等,这是最终它们要决定的事情。但我们在长策文件希望能够都提出这些机构对未来楼宇和房屋供应都是重要的,我们希望都有机会有少少着墨。此外,即使是现时,房协固然是公营房屋和资助房屋一个很重要的机构,虽然其建屋量由于机构的规模而不会大量。同样市建局都是提供一些楼宇,当然市建局提供楼宇是从它进行市区更新、市区重建的角度而做,都是在供应上发挥重要作用。今日我们主要是希望提出这样一个方向。

  其实公私营合作过去都有,以前在八、九十年代,当时一些私人机构有参与居屋的兴建,亦在回归之后曾经考虑是否有一些混合模式等等。我们在会上,或者过去在会上都有,委员都提出究竟在公营房屋的发展上,私人机构可不可能有参与,善用私人机构的建屋力量。大抵上委员当中都承认我们应该善用私人机构力量,但当然怎样方式,当然要衡量具体模式所涉及的种种问题。总的而言,怎样动员整个社会不同机构、不同界别的力量都是紧要的。还有一点我刚才没有特别提及的,因为是比较细节的问题,今日我们亦讨论到建造业、我们的人力供应的能量多少,亦都影响到我们的建屋量和速度的。这些都是我们将来谘询文件会提及的问题。

记者:这个建屋目标没有考虑经济因素、外来投资,有些学者都提及......长策会有没有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坊间都有提及兴建中转屋或过渡性房屋,未来的文件会否交代这方面?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第一点,在房屋的需求,特别是私楼的需求,肯定物业市场的变化可能亦都受本地和外围经济因素变化所影响,所以我们在定需求的总量和供应的总目标时,已经提出这些数字和目标是一定要定期更新的。要看看最新的经济状况,社会甚至包括人口结构的一些变化,所以任何我们将来在谘询文件提出的一些目标的数字,或者相应措施,亦都不是说十年不变的,一定要与时俱进,有一个定期检讨机制,我们会这样建议的。至于说,最近有些关注团体提到,对仍未上楼的、未上公屋的、仍然住在「劏房」的家庭,究竟是否可能提供一些中转的房屋或过渡性房屋的建议,我们都收到这些团体的建议,因为他们有发信给督导委员会。我们在将来的谘询文件也会回应这些建议。当然,这些建议要实行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很多的因素,包括在哪里找地方,如果是短期过渡性的房屋,有没有短期的用地呢?以及地点、很多或者在管理上的其他问题,我们都要面对。但社会上有这样的具体提议,我们到时在谘询文件中会回应。

(请同时参阅谈话全文的英文部分。)



2013年6月22日(星期六)
香港时间22时46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