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会见记者谈话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为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教授今日(二月二日)上午于主持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后会见传媒的谈话全文: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今日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举行了第三次全体会议,用了三个多小时。今次会议最主要是将我们上一次的分组小组会议所归纳到的意见及初步的观察再进一步讨论。今日其实有两个重大的项目,第二个项目我们不够时间,会下一次继续。

  今日谈的主要是两方面,第一就是关于怎样更好地用我们的公屋资源和在编配方面,究竟有没有优化的空间;第二个项目,关于不同的特定群组的住屋需要。在过去的长策委员会,我们圈定了几组,包括长者、非长者单身人士里年纪比较大的,过去的讨论焦点是35岁以上的,第三类是年青人,第四类就是首次置业人士,他们在住屋方面的需要。

  我或者简单讲讲刚才我们触及的话题,但今日我要强调,我们是没有作结论,因为都是在讨论阶段,当然我们应承在今年年中左右,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会出谘询文件,进行一个三个月的公众谘询,所以在年中之前,我们大体上就我们提出来的建议方向、一些可行方案等等都会有一个决定。

  今日我们讨论到关于配额计分制,即针对非长者单身人士的组别,可否在计分制上有优化空间,我们的委员提出一些改善方向。大抵上,非长者单身人士年纪跨越很多不同岁数组群,18岁至60岁以下都是。所以在会上讲到,可不可以年纪大些的我们有些做法。亦有些委员提到,这亦在上次分组讨论有提到的,对居住环境较恶劣的是否亦可以针对。但我们要明白,怎样去界定所谓居住环境恶劣,这亦要考究及作进一步探讨的。我们有讨论富户政策怎样可以改善,令到可以更加善用现时的公屋资源,亦有关注挤迫户,特别是(居住在)5.5平方米以下的人士,怎样可以让他们早些搬去较大的单位。其实现在我们有计划的,现时有挤迫户的计划,有改善居住环境的计划,这些我们都希望能进一步检讨一下。

  接着下来,对不同群组(住屋需要),我们都用了不少时间讨论长者的住居需要。这牵涉两方面,第一,一些长者在屋邨内,究竟屋邨周边的社区设施对长者的支援服务,怎样在配套方面做得更好。第二,现时政府的政策,都是让长者居家安老,所以房委会现时有一系列的天伦乐计划,鼓励年青的家庭成员与长者譬如父母同住,我们想看看可否做得更多,以及有否需要为长者住屋方面作一些安排。目前大家知道,房协有一些长者住屋的计划。

  劏房亦是今日讨论的其中一个焦点。当然,我们目前正在进行有关劏房状况的评估,劏房数目及住户人数的推算的研究。这个研究我们估计在今年五月左右会完成,当有所进展,我们会安排研究项目的人员,向我们委员作滙报,我希望大约在三月底。这个独立的研究机构,我们已委托了,他们会稍后进行研究。

  关于置业贷款,在上一次我们开会讨论的时候,主流意见都不赞成有置业贷款,特别鉴于现时楼市价格的高企,如果在供应不足下,其实任何政府资助的贷款计划,只会起了推高楼价的效果,今日亦很清楚,所有委员亦同意这个判断。

  最后,有一个意见关于无论是居屋或房协的绿悠雅苑计划,目前我们设了入息上限,但没有下限。有委员提出是否应该考虑下限。当然,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我们亦要做些分析,究竟现在两个计划,无论是房委的,目前我们白表免补价在第二市场买居屋的计划,房协的绿悠雅苑的计划也好,究竟申请者的背景资料是怎样,因为我们知道,两个计划,其实单身人士都比较多。我们希望透过房委会及房协,都做一些申请者特色方面的分析,以便我们对问题比较了解。大体上我们今日讨论的情况是这样。

记者:其实我们知道公屋富户政策,有委员提出将十年调查一次缩短?又是否担心有些单身人士月入不足以支付供楼的情况?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第一点,关于富户政策。现行的所谓对富户或公屋住户的入息资产状况的评核,我们在他入住后十年作第一次评核,然后每两年做一次审查。有委员提出是否十年太长?是否可以短些?但我们都要明白,在过去房委会定十年,是考虑到大部分入住出租公屋的人士都是经过资产审查,除了少数,这是那些可能是清拆、重建等等可能直接入住的,因此当年的评估,大抵上给予十年时间去改善经济状况都是合理的,这是有政策的判断。之后每两年做一次(审查),频率应该都是差不多。但我们因应委员这个意见,房署的同事会进一步再分析一下情况。至于申请居屋或者房协绿悠雅苑这类出售资助房屋,入息是否应设下限?目前是没有下限,理论上入息是零都可以申请,有些人会问他会否供得起?钱从那里来?除了父母外,有没有其他来源等等?有意见谓是否需要定一下限?如要定下限,定在那里?是否同出租公屋的入息上限抑或有些少重叠也可以?这些要做比较深入的分析,同时要评估一下对我们要帮助的社群会带来什么影响。

记者:(有关35岁或以上单身人士对出租公屋的需求及入息定下限)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我先答第一个问题,关于35岁或以上单身人士对出租公屋的需求,现时主要从计分制轮候册反映出来。当然35岁或以上(范围)很阔,35岁到60岁以下,究竟是35岁以上,举例40岁或45岁是否应该有进一步考虑?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他们的需要的承认,例如在计分制下是否需要加分?这都是不同方法,我们会考虑。甚至有委员提到配额计分制度,目前配额是每年2 000个,数目是否可以有调校,这个都要视乎整体供应评估。至于申请居屋下限,关注主要来自目前我们没有下限的设定,理论上无入息、无资产都可以申请居屋,可能的自然问题是,如何供款、如何买?这有别于出租公屋,出租公屋是真的有住的需要,虽然要交租,但如果真的没有收入,综援可以帮助交租金,所以这是颇合理的疑问。我们觉得做任何事也好,适宜基于实在的数据分析。所以我们在会上同意先对今次无论是白表计划或绿悠雅苑的申请者做一些资料分析。

记者:会否预计即使设下限也不会影响新居屋的申请?最快几时会实施?同时今日有报道指政府有意就第二套楼房征税或收紧按揭,政府在这方面有否作考虑?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刚才我提到有委员,不只一位,建议考虑设居屋申请的入息下限,这是建议。当然我们要,第一,对过去这两个计划,即白表计划,今次申请的市民的情况,无论资产或入息状况作分析。第二,就是房协,我知房协也正在做分析。我们要根据这些分析,再考虑一下是否值得做这个下限,如果值得,怎样设计?所以谈不上有任何具体建议。当然任何建议到年中当谘询文件完成后会提出来让公众讨论,最后长策督导委员会才正式拍板,作为委员会的建议,再交予政府决定是否采纳。如果牵涉公屋政策,我们法定的决策机构应该是房委会及其属下的小组委员会。所以,目前不适宜说是否会落实,或落实的具体安排。

  第二个问题我恐怕不能评论,对任何市场上、坊间的揣测。不过财政司司长在立法会说得很明确,政府很关注楼市的走势,特别是重大的波动。我们过去也说过,因为这不单影响楼市,亦影响宏观经济及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所以我们如果觉得有需要会推出一些相应的措施。

记者:想问白表计划的数据,现时是否有初步分析?会上有否讨论从什么因素考虑决定资助房屋(入息)设下限?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我们今日没有作任何具体的讨论,只是有些意见提出来。当然意见提出来是有些基础,就是说如果真的有些申请人在填报时,申请表上是填没有收入,什么也没有,似乎有些奇怪,既然无收入、无资产,如何供楼?到银行也拿不到按揭,所以这是一个很合理的疑问。但究竟现在的情况是否这样,适宜作具体分析,所以今日我们对这个意见没有任何方面的倾向性决定。



2013年2月2日(星期六)
香港时间18时46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