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吸毒情况持续改善
********

  禁毒常务委员会今日(九月二十八日)举行季度会议,委员在会议上检视了二○一二年首半年的吸毒情况,得悉二○一二年首半年被呈报的整体吸毒人数和二十一岁以下吸毒人数均较去年同期下降。

  根据药物滥用资料中央档案室的最新资料显示,被呈报的整体吸毒人数比二○一一年同期下降7.3%(由7,306人减少至6,775人);而被呈报的二十一岁以下年青吸毒者人数则较去年同期下跌22.0%(由1,288人减少至1,005人)。

  首次被呈报的吸毒者人数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8.3%(由1,788人减少至1,460人);而首次被呈报的二十一岁以下年青吸毒者人数亦减少了20.9%(由697人减少至551人)。

  禁毒常务委员会主席石丹理教授表示:「我们十分高兴见到被呈报的吸毒人数持续改善。我们相信这是政府联同社会各界持续努力推行禁毒工作的成果。禁毒常务委员会将继续与政府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紧密合作,一同打击毒品问题。」

  禁毒专员许林燕明表示,虽然本港吸毒情况有缓和的迹象,但当局对毒品问题绝对不会掉以轻心。当局仍然关注青少年毒品问题隐蔽化的情况,因此会加强针对性的措施应对问题。

  许林燕明说:「青少年长期吸食危害精神毒品,对身体可造成严重以至不能逆转的伤害,因此及早识别有毒品问题的青少年,给予适当的协助是十分重要的。」

  面对这些挑战,政府会继续多管齐下,打击毒品问题。除了加强执法,亦会透过宣传教育,加强市民对毒品问题的认知。

  「我们已推出新一轮的电视宣传短片及电台广播,重点鼓励受毒品困扰的人士,及早求助;并促使公众人士(尤其是家长及街坊邻里)在预防吸毒、及早介入和协助方面担当积极角色。

  同时,我们亦加强了求助热线186 186的服务,提供一个更便利的平台,让有需要人士取得专业社工的协助,亦把有需要的个案转介至相关的辅导机构跟进。现时,已有一些自动求助的个案转介有关机构跟进,初步反应正面。我们会继续评估加强求助热线对鼓励隐蔽的吸毒者或其家人主动求助的效果。」

  委员在会议上又检视了其他有关吸毒的统计数字。

  今年首半年被呈报吸食麻醉镇痛剂的人数(3,811人)高於吸食危害精神毒品的人数(3,710人)。

  被呈报的吸毒者中,海洛英仍是最常被吸食的毒品。不过,被呈报吸食海洛英的人数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5%(由3,907人减少至3,808人)。

  在各种危害精神毒品中,最常被吸食的是氯胺酮(俗称「K仔」)。然而,被呈报的吸食人数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9.4%(由2,287人减少至1,843人),当中33.2%的吸食者为二十一岁以下的年青人。

  至於其他危害精神毒品,被呈报吸食的人数大部分均较去年同期录得跌幅,包括:「摇头丸」(减少42.0%)、硝甲西泮(俗称「五仔」)(减少20.0%)、大麻(减少9.6%)、咳药水(减少5.0%)和三唑仑/咪达唑仑/佐匹克隆(俗称「白瓜子」/「蓝精灵」)(减少0.6%)。被呈报吸食可卡因和「冰」的人数则比去年同期分别上升了8.9%和1.4%。

  许林燕明表示,政府留意到吸食可卡因及「冰」的人数轻微上升,故此会加强宣传,提醒公众吸食可卡因及「冰」的祸害。

  委员在今日亦得悉禁毒基金会已批出了五十三间中学的拨款申请,於二○一二/一三学年推行含测检元素的「健康校园计划」,涉及拨款共约一千六百万元。

  许林燕明补充:「『健康校园计划』是一个根据校本需要和发展而设计的计划,旨在透过一系列涵盖教育、辅导、支援等的抗毒活动,协助学生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正面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加强学生的抗毒能力,巩固远离毒品的决心。『健康校园计划』亦包括学校以自愿性质参与的校园测检部分,学校参与与否是按其校本情况及需要,选择於适当的时间推行计划。」

  禁毒处会继续与不同中学联络,鼓励它们推行「健康校园计划」作为健康校园政策的其中一部分,透过测检、生命教育、价值观培育等,全方位推动无毒校园文化。

  有关获禁毒基金核准的「健康校园计划」资料,请参阅以下网站www.nd.gov.hk/tc/beat.htm。



2012年9月28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9时14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