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五题:于欧洲债务危机下拟采取的经济措施
**********************

  以下为今日(六月二十七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林大辉议员的提问和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的答覆:

问题:

  欧洲债务危机(下称「欧债危机」)不断恶化,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及西班牙等国家先后需要寻求欧洲联盟或国际组织援助。有专家担心假若欧洲的政经局势继续恶化下去,可能会引发骨牌效应,对全球金融和经济造成巨大的震荡。有业界人士向本人反映,指欧债危机所带来的冲击将会远比二○○八年爆发的金融海啸严重,香港作为一个细小及高度开放的经济体系,肯定无法独善其身。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政府有否汲取以往金融危机的教训,未雨绸缪作好心理和策略上的准备和防范,尽快成立金融专家小组,预早深入研究各个应对方案,以防本港的金融市场在不稳定和人心虚怯的情况下,容易受到国际炒家狙击;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二)有否评估欧债危机对香港造成的冲击会否比二○○八年的金融海啸严重;如有,具体说明本港金融市场、工商业、房地产业、就业、通胀、财政储备及滙率等方面可能受到什么影响;如否,原因为何;及

(三)有否与中央政府磋商任何应对方案,以及预计一旦香港受到经济上的严重冲击,国家会否即时推出一些支持香港经济的措施;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希腊在国会重选后政局仍存在变数,加上西班牙和意大利国债息率上升,情况令人担忧。由于环球经济前景不明朗,国际资金的流向可能随时出现变化。

  欧债危机的性质和金融海啸不同。金融海啸基本上是金融机构的问题,所以当各国央行提高流动性和多国政府向其金融机构注资及担保银行存款后,情况便稳定下来。相反,欧债危机是主权债务问题,并牵涉同一货币区内多国政府,令问题政治化,故此解决危机需要更多时间商讨和协调。欧债危机最终影响要视乎欧元区国家能否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所以现时难以评估欧债危机对香港造成的冲击会否比金融海啸严重。

  尽管环球金融市场波动,本港金融机构大致保持稳健,银行同业市场、证券市场及保险业界等均保持有序运作。我们会继续密切留意情况,并加强风险管理措施。

  我对问题的三部份回覆如下-

(一)我们不时检讨现有监管制度及有关法律法规,以配合环境的改变及市场发展需要。例如,今年六月十八日起,我们引进了新的淡仓申报制度,持有指明股份的须申报淡仓的人士,须向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申报。同时,监管机构亦订定严谨的风险管理要求,和进行压力测试,在有需要时引进额外的资本和流动性要求、实施反周期措施,以及要求金融机构增加资本、制订合适的应变方案和采取改善措施。

  银行方面,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一直要求银行审慎管理好各项风险因素。金管局自二○○九年起推出了四轮逆周期审慎监管措施以加强按揭贷款的风险管理,去年亦多次要求银行严控信贷快速增长可能引致的风险,并要求银行提高监管储备水平。这些措施都有助提升银行体系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

  证券及期货市场方面,证监会设有市场应急计划应付各种可能影响证券及期货市场正常运作的紧急情况。近期国际金融市场较为波动,证监会已加强对市场交易活动的监察,并提醒经纪须对市场波动可带来的风险保持警惕及收紧风险管理。证监会也经常对经纪行进行速动资金压力测试及抽样现场检查,紧密监察风险较高的经纪行及要求它们采取改善措施。

  本港金融监管机构会恒常就不同范畴交流信息及意见,并与海外监管机构保持沟通,以了解外资金融机构的最新情况。财政司司长和财经事务及库务局亦通过与各监管机构设立的跨组织协调机制,监察市场的情况。政府、金融监管机构及香港交易所也会定期进行市场应急演习,以测试及确保各部门应付及处理各种紧急市场情况的能力,并藉以加强在应付各种不同紧急市场情况时的沟通和合作。

(二)就欧债危机而言,香港银行对希腊的风险承担占银行业总资产不足0.01%,对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四国的风险承担也只占银行业总资产的0.45%。欧资银行(除英资外)占本港银行业总贷款额的7.5%及客户存款的4.7%。到目前为止,本港贷款市场并没有因为欧债危机而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港元汇率和利率保持稳定。

  欧洲债务危机的确令部分投资产品承受涉及欧洲市场评级及金融机构的交易对手风险,证监会已针对这情况实施多项措施,包括监察其认可的产品就主要环球金融机构而承受的风险、规定有抵押品安排的本地合成交易所买卖基金须作出全面抵押安排、以及与主要产品发行商、安排人和基金公司加强沟通。

  工商业方面,欧盟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及香港的重要出口市场,占本港整体的货物和服务出口分别约11%及19%。事实上,今年首四个月本港对欧洲出口货量按年下跌9%,新出口订单最近亦再呈转弱迹象,相信出口短期内难有起色。幸好,香港内部经济的其他环节大致保持稳健,加上旅游业持续增长,应可为整体经济表现提供一定缓冲。

  在就业及通胀等民生问题上,本港内需至今仍然相对不俗,失业率亦维持3.2%低位。但由于外围环境相当严峻,本地就业情况在未来一段时间有转差的可能,政府会密切注视相关形势发展。物价方面,本地通胀现正逐步缓和。不过,国际食品和商品价格一向都颇为波动,我们会留意通胀的上行风险。

  就房地产业而言,楼市目前正面对疲弱外围经济与超低利率两股不同方向的力量,可能出现大幅波动。政府一直对楼市走势保持警惕,并自二○一○年年初开始推出多项措施及已取得一定成效。政府会密切留意市况,因应经济情况,有需要时会调节措施的力度,以确保楼市健康平稳发展。

  因应欧美市场前景欠佳,财政司司长在今年二月公布的财政预算案推出接近800亿元的措施,装备市民和协助企业。这些措施及其他支出对今年经济的提振作用约有1.5个百分点。现时政府财政稳健,我们亦会继续确保公共财政结构的合理性,维持足够的财政储备,迎接未来的挑战。

  总括而言,政府会继续对外围环境的各种不明朗因素保持高度警觉,作好准备随时应对从外围而来的冲击。

(三)作为一个开放经济体系,面对国际不稳定因素,香港会继续抓紧背靠祖国的优势,并且会加强与新兴市场的经贸连系,以应付外围经济可能会带来的挑战。

  去年八月李克强副总理来港时宣布的金融和经贸措施,以及《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即CEPA)下各项与金融和经贸有关的开放及合作措施,均有助两地金融和经贸的持续发展,加强两地合作,共同应对外来经济的波动。

  特区政府各相关政策局和部门均会把握「十二五」规划的机遇,通过两地磋商,不断丰富CEPA的内容,拓展更多合作领域,并贯彻落实CEPA的各项措施,从而推动服务业在内地开拓市场,和促进两地各行各业的多元发展,让香港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2012年6月27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5时17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