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行政长官曾荫权今日(六月十四日)下午在立法会出席行政长官答问会的开场发言:
主席、各位议员:
还有十六日,我便正式落任,我在这里衷心感谢各位议员过去五年在不同岗位,大家一齐推动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
二○○七年十月,我发表了现届政府第一份施政报告「香港新方向」,这是我五年任期的施政蓝图。
我提出十大基建,带动经济发展,希望香港人可以走出亚洲金融风暴以来的阴影,走出自我怀疑。
同时我亦回应了社会价值的转变,提出进步发展观,希望一方面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关注环境文化保育。
我很感谢第三届特区政府问责团队及公务员,五年来全力以赴,排除万难,落实我在○七年竞选时向市民提出一百七十多项承诺,今日承诺差不多已全部实现。
在最后一次答问大会,我想和大家分享这些年来管治香港的体验。
香港是一个利益多元的国际城市,亦处於先进发展水平。随香港社会政治发展,过去已建立一套相对文明的管治体制。
例如基建规划,在港珠澳大桥、高铁等基建争议中,我们既要符合法例要求,进行环境评估,也会面对市民司法覆核挑战。
作为特首,需要争分夺秒,落实选举政纲,无疑很多时会感到焦虑,担心工作无法如期落实。
另一方面,香港管治模式的优点,就是有一套文明的规范,保护少数权益。
如何发挥此制度的优势,又同时防止重重关卡成为施政阻碍,是特首一大挑战。最后,十大基建能够全部启动,证明只要全力以赴,一定可以做得到。
我任内第二大挑战来自贫富差距扩大,令社会产生怨气。以往我一直相信只要经济起动,做大个饼,透过滴流效应,各阶层自然可以共享,但实践下来,现实与理论有出入。
这几年从数据而言,本地经济表现良好,二○○八年金融海啸后有短暂下调,但很快已重回正轨。
全球化带来工作职位两极化,加上香港是城市经济体,贫富差距更加突出。低技术工作收入虽然有实质增长,但幅度未必追上条件较好的一群。
任内我实现最低工资及交通津贴,成立关爱基金照顾弱势社群,而且多次推出一次性纾困措施,援助基层市民生活。
我认为要彻底解决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是特区政府的一项长期挑战,任重道远。
任内受到另一批评就是房屋政策上未够果断。房屋问题自九七回归前后,一直折腾香港人。
回归前因土地供应所限,楼价一直上升,形成泡沫。
回归后立即爆发亚洲金融风暴,港元受冲击,息口夹升;之后楼市泡沫爆破,大幅回落。
房地产市场对香港经济有重要影响,中产阶级受负资产困扰,消费市道难以复苏。
当时政府为挽救楼市,推出停止定期卖地、停建居屋等「重药」,成功稳住楼市。
二○○三年后经济起步复苏,楼市也回复上升轨迹,但政府在土地供应方面出现滞后。
到二○一○年我重新提出每年平均提供可建二万个私人住宅单位的土地储备,被外界批评反应是不够迅速,亦有批评指我在复建居屋问题上,起初与民意要求有落差。
我强调要深思熟虑,主因是太受亚洲金融海啸后负资产经验的影响,当时忧虑在全球金融海啸及欧债危机背景下,过份干预楼市会造成骨牌效应,令楼市再度崩溃,为经济带来严重影响。
另外,以往的居屋在地产市场缺乏适当流动性,我认为需要花点时间研究改善转卖安排。
我回顾任内民望变化,分水岭是○八年扩大问责制。我是低估了问责制所引发的政治后果,以及扩大问责制涉及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包括如何选拔政治人才,量才而用,什么是合适聘用条件,问责官员与公务员关系等。
扩大问责制毕竟是新事物,无先例可循,只有在实践中去不断完善,虽然为此自己付出政治代价,但我仍然认为问责制是民主发展的必然制度,有利於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在制度上为二○一七年普选来临做充分的准备。
各位议员,回望过去五年,香港在政治、经济、民生三大方面都争取了坚实的进步,我们的国际地位亦显著提升。
但我明白自己任内工作未能尽如人意,当中有判断的偏差,也有执行上的缺失。
我最深刻的体验是香港既是国际城市,亦是中国城市;既属一国,亦有两制,面对各种不同的诉求,要满足不同的期望,如何处理好特首角色并不容易。我只能努力去做好工夫,尝试尽力平衡不同利益,同时发挥香港赖以成功的优势,一直如此。
各位议员,我会尽力做到最后一分一秒,在任期最后十多日定会做好本届政府提出的政策项目,包括竞争法、一手住宅物业销售法案及长者两元乘车优惠。
除此之外,在任内我手上有一件更重要而未完成的工作,就是协助新政府重组架构。我呼吁在座各位议员,尽快通过候任行政长官梁振英先生所提出的重组方案。
二○○七年我就任第三届行政长官,也提出重组架构以落实自己的选举政纲。有好的政策,也需要有完善的组织架构及人事去执行,而每一届政府都有其施政重点,新任特首应有空间,运用自己判断力去改组架构。
我们不要将重组与问责制检讨混为一谈,正如我刚才提到,问责制是新生事物,只有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我相信下一届政府必定会这样做。而架构重组的基本原则,是令政府内部分工更好地去推动施政。
各位议员,香港正面对外围不稳定经济环境,欧债危机随时会恶化和迅速扩散,全球经济衰退阴霾满布。下任行政长官需要一个他认为能达到得心应手的领导架构和编制,建立强而有力的政府去应对各种挑战,捕捉发展机遇,解决民生矛盾。
重组架构并非关乎个人的政治野心、欲望,而是关乎全体市民的福祉。我再呼吁各党派议员放下成见,尽早完成审议,令新一届政府可以在七月一日齐齐整整地上场,尽心尽力为市民服务。
多谢各位议员,多谢主席。
完
2012年6月14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5时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