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为今日(六月十三日)立法会会议上方刚议员的提问和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梁的书面答覆:
问题:
有中成药制造业界人士反映,澳门已经落实在横琴兴建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以优惠政策吸引业界落户发展,而中成药制造业在香港的发展虽然有很长历史,出品多知名品牌,但政府对行业缺乏支援。他们指出,政府已表示将会逐步实施《中成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范》),但现时仍未落实统一的标准。此外,他们指香港缺乏符合《规范》要求的厂房和具备相关经验的顾问人才,无法满足需求,药厂要依循《规范》亦需作出很大的投资,因此至今全港逾三百间中成药制造商中只有六间取得符合《规范》的证明书,有制造商需寻找其他地方符合《规范》的药厂代工生产旗下的中成药品牌,令该行业在本港的发展受阻。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是否知悉,由香港中成药制造商出品的中成药品牌数目为何;他们在本港的工厂数目、规模和员工人数为何;过去十年停产的本港中成药品牌为何;政府有否计划扶持及协助该等已停产的品牌恢复生产及供应市场;若有,计划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二)在制订於本港实施的《规范》时,有否参考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目前香港有多少顾问公司和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政府有否计划提供有关《规范》的专业培训,以满足行业的发展需要;
(三)政府会否研究如何协助解决上述缺乏合适厂房的问题;会否在现有的工业辟出土地,供中成药制造业发展之用;会否考虑兴建符合《规范》标准的厂房供该行业使用;会否改装现有的工厂大厦供中小型的制造商使用;
(四)有否就中成药制造业实施《规范》所需的人力资源作出统计;是否知悉,现时有否关於中成药生产的职业培训课程;若有,过去三年,该等课程的数目为何;修毕该等课程的人数为何,以及他们毕业后有否投身该行业;若否,会否就该行业的发展需要设计和推出相关的培训课程;及
(五)政府会否参考澳门特区政府的做法,设立专门供中成药制造业发展的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以及推出优惠政策以协助该行业的发展;若会,详情为何;若否,有否评估出品本地中成药品牌的企业会否迁往横琴发展?
答覆:
主席:
此问题涉及中药的规管、与中药业相关的职业及人才培训、以及支援中成药制造业发展的工作和基础设施等不同方面。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属下的创新科技署是负责推广中药的研究及发展(研发)。此外,由该署支援的香港科技园公司(科技园公司),其辖下的香港科学园(科学园)提供科研设施推广中药研发;而其辖下的工业亦有提供可适用於中药制造业的基础设施。至於香港的中药规管工作则属於食物及生局的政策范畴。而和中药相关的职业及人才培训就涉及教育局的工作。因此,在准备回答此问题时,我们分别谘询了食物及生局和教育局的意见,并把他们所提供的资料收纳於以下的回覆中。
就方刚议员提出的问题,我们的答覆如下:
(一)根据《中医药条例》(第549章)(《条例》)而已经向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管委会)辖下的中药组领有正式牌照的本港中成药制造商现有295个,大多属中小企业(即雇用100名以下员工)。而根据政府统计处有关香港中医药业的统计数字,二○○九年香港中药制造业的就业人数约有1,900人。此外,根据《条例》注册而可在本港制造和销售的中成药产品之中,由本港中成药制造商制造的有6,000多种。该等中成药实际上是否被制造和销售则属中成药制造商的商业决定,管委会目前并没有统计於市面上销售的中成药产品/品牌数目。
(二)目前,香港中成药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GMP)制度并非强制推行。领有中成药制造商牌照的制造商可向中药组申请制造商证明书,证明其在制造中成药及品质控制方面,依循优良的规范。中药组於二○○三年制定《香港中成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指引》,已分别参照世界生组织及香港药剂业及毒药管理局制定的管理规范。现时有八间中成药制造商获发GMP证书。
为确保中成药的品质及安全得到保障,行政长官於二○一○至一一年施政报告中提出就推行制造中成药必须依循GMP订定时间表,以适应国际药品GMP发展的趋势。在参考世界其他国家及地区GMP发展的情况后,中药组於二○一一年五月建议采纳国际医药品稽查协约组织(PIC/S)的GMP标准作为本地中成药制造商发牌标准。中药组自二○一一年五月开始,以不同形式向中药业界就该时间表及具体安排广泛收集意见,包括透过生署举办一系列简介会、出席中药团体会议、会见不同中成药制造商等;亦邀请了本港及内地专家为中药商介绍GMP的要求、培训及顾问服务、分享推行GMP的经验等。生署透过《中药商通讯》向所有持牌中药商介绍计划。有关资料已上载互联网,供业界参考及提供意见。
为协助中成药制造商实施GMP,生署亦会与有意实施GMP并已有初步厂房设计的制造商会面,解释目前GMP指引的内容要求。
除政府提供的协助外,中药制造商亦可按本身的需要及要求自行聘请合适的顾问公司及GMP专才,以协助培训员工。目前,本港、内地以及海外均有提供GMP的培训。政府会继续与业界保持紧密沟通及提供协助,让业界掌握有关资讯。政府亦欢迎业界就有关内容提出意见,使制造中成药依循GMP标准循序渐进推行。
(三)由科技园公司管理分别位於大埔、元朗及将军澳的三个工业是为无法於多层工厂大厦内运作及可提升本港生产基础的产业(包括中药制造业)提供土地。现时约95%的工业土地已批出。截至二○一二年五月,三个工业共有超过160家机构进驻;其中有超过十家是与中药制造有关的机构,包括一家现位於大埔工业的GMP中心内。为配合高科技产业的长远发展,我们已邀请科技园公司研究扩展元朗工业的可行性,涉及土地面积约16公顷。若顾问研究确定有关计划的可行性,我们会进一步研究如何在有关土地支持高新行业的发展,并与内的现有企业产生协同效应,而中药制造业定必会在考虑范围之内。另一方面,科技园公司会继续鼓励未能充分利用工业土地的承批人考虑转让土地予符合现时进驻工业条件的新用家。我们特别欢迎涉及先进科技、高投资额、高增值及聘用大量技术人员的项目进驻工业。过往亦有将土地从传统制造业转让予中药制造项目的成功例子。科技园公司会进一步加强活化工业的工作,腾出珍贵土地,供高新科技项目使用。
(四)制造中成药必须依循GMP全面实施所需的人力资源取决於多种因素,例如推行GMP的中成药制造商数目、因推行GMP而使用机械化的制造技术可减省的人手等。人才培训方面,本港有多间院校(包括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及职业训练局等),最近三个学年曾开办八个与中药制造、中成药、中药药剂等相关的文凭至学位课程或在职培训课程,修毕课程的学员总人数约为650人。生署亦曾参与雇员再培训局会议,就针对中药行业的培训课程提出建议。此外,本地一些研发及产业技术顾问机构,如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和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等,亦会因应市场的需求举办与GMP相关的培训课程及提供技术顾问服务。
(五)各个经济体系在发展中医药时都有其独特的情况,当局在推动香港未来的中医药发展时,会参考不同地方的经验,并因应香港的特点、需要,以及持份者的意见,制定适当的计划。政府目前虽然未有计划设立专门供中成药制造业发展的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但是我们会详细探讨香港业界对有关基础设施的实质需要,评估不同发展方案的可持续性及成本效益,并会在现有的科学园及工业运作基础上检讨应如何作出相应的发展和配合。
此外,政府一直十分重视香港的中药发展,并从多方面致力推动香港中药业的持续发展:
(i)在研发方面,政府透过创新及科技基金下的不同支援计划,资助本地中药业进行与中药研发及检测相关的应用研究项目。其中「创新及科技支援计划」和「大学与产业合作计划」是鼓励企业善用大学的专业知识,共同进行研发项目;「小型企业研究资助计划」可资助中小企业进行中药研发,以协助他们开拓业务;「一般支援计划」可支援有助提升和推动中药产业发展的项目,如会议/展览会、工作坊、研究和调查等。
(ii)在中药的检测和认证方面,政府正推动香港检测和认证行业的发展,包括在技术及人才培训方面提升本地的中药检测能力。现时香港有超过十所认可实验所可提供中药材及中成药的检测服务,协助中药业界保障产品的质量。
(iii)在基础设施方面,除了上述的三个工业外,科技园公司透过辖下的科学园为业界提供科研基础设施,其中包括在科学园第二期兴建了两幢生物科技大楼及为园中的企业提供实验设备,而第三期发展计划将进一步发展生物科技产业(包括中药及西药等)。
(iv)为更有效地协调官、产、学、研各界共同推动香港中药研发和检测的发展,以配合香港未来的需要,政府於去年十二月成立了「中药研究及发展委员会」(委员会),探讨推动本港中药研发及检测等方面的策略,并联同各界共同推动有关工作。例如今年九月,委员会便会主办大型研讨会,邀请涉及中药的规管、研发、检测和认证、临床等多方面的有关机构及专家与业界交流。
完
2012年6月13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3时5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