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三题:北区小一学位
************

  以下是今日(六月六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陈克勤议员的提问及教育局局长孙明扬的答覆:

问题:

  本人近日接获多名北区家长及校长求助,指区内小一学额不足,不少学童因此需跨区上课,带来不便和危险。他们又指出,导致小一学额不足的原因,除了区内人口持续增加之外,还有大批原先于内地接受学前教育的学童,选择在本港升读小学,令学额竞争变得激烈。虽然教育局最近容许区内小学增收学生作为纾解措施,却未有增拨资源予相关学校。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过去5年,每年北区小一学童被派往区外升读小学的数目,以及该数目占区内整体适龄学童数目的百分比分别为何;预计在未来5年,上述数字又有何改变(以列表形式提供资料);

(二)会否考虑尽快在区内兴建新的小学校舍,或者让办学团体使用目前空置的校舍恢复办学,作为中期或长期纾解学额不足的措施;若会,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及

(三)在2012-2013学年,预计区内小学增收学生的情况为何;有否评估增收学生对教学质素带来什么影响;会否因此增拨资源和人手予相关学校,以减轻教学人员的压力;若会,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首先,我重申政府会确保在香港接受教育的合资格学童提供足够的公营学位。因应近年内地妇女在港所生儿童(包括跨境学童)来港就读的需要,我们尽量透过较为灵活的措施,增加学位供应以确保为本地儿童就学。现在我就陈议员提问的三个部分,答覆如下:

(一)过去5年,居于北区的小一入学申请人在统一派位阶段被派往区外小学的数目,及他们占居住于北区的小一入学申请人的百分比,载列于附件。

  教育局会参考根据政府统计处定期更新的人口推算而编制的学龄人口推算,以及目前就读各年级的实际学生人数及最新的人口变化(包括跨境学童数目),估计未来在北区对公营小学学额的需求,以制定相关措施提供公营学额。由于实际对学额的需求主要视乎学童的数目和家长的选择,而跨境学童的增长,特别是年与年之间的变化,是无法准确地预计的。故此,教育局不能贸然推算未来数年居于北区的小一学童被派往区外小学的数目。

(二)就应付北区的小一学位需求,我们已订定中、长期的措施以增加学位供应。中期方面,我们积极在北区四所小学进行加建课室工程,预计可在2013/14学年完成。另一方面,我们亦会研究北区是否有合适的空置校舍可再作学校用途,以应付现有学校在增加课室方面的短期需要。然而,空置的校舍是否可再使用及建新校舍所需的筹备时间却取决于多项因素,包括有关校舍所在用地的土地类别、校舍附近的交通配套,以及校舍的设施等。值得注意的是,北区的空置校舍多属前乡村学校,大部分只有少量课室,而且位置偏远。我们对现时的空置校舍进行可行性研究。若发现当中有合适的校舍,我们会按既定程序及相关的土地政策作出分配。

  兴建新校一般需时六年,加上涉及的资源相对庞大,故须配合地区未来的发展,故属长期措施。我们已开展了位于在粉岭第36区的小学建校项目的规划,以供现有学校重置之用。在进行学校分配和申请财政资源去启动建校项目的兴建前,我们需审视北区的长远发展和需求,以确保土地和公共资源能有效运用。我们不会因为短期的需求,而贸然兴建新学校,以避免区内学校,在学生数目有所变化时竞逐学生,或导致学校收生不足。

(三)一如以往,我们在现行机制下在有需要时会增加学校开班的数目或每班多派学生,以应付年与年之间出现的学位需求变化。在2012年度小一派位,我们在北区80及81校网的共26所学校当中每班小一加派两名学生。换言之,实施小班教学的学校及其他学校的派位人数,分别为每班27及32人,仍维持在每班人数上限之内,应不会对教学质素带来影响。我须强调,现时每班加派学生的安排,属短期措施,我们不会为此增加学校的资源。

  至于区内一些学校利用空置课室或其他用途房间在2012/13学年加开小一班级,学校所获得的营办津贴及教学人员数目,均会根据既定机制按全校开班总数计算。



2012年6月6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3时01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