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屯门医院公布一宗医疗事件的调查报告
*****************

下稿代医院管理局发出∶

  屯门医院今日(二月三日)公布一宗涉及一名六十九岁男病人患有急性心肌梗塞及脑出血其后死亡事件的调查报告。

  调查委员会经深入调查后认为,病人入院当日,由於头部颅内渗血情况并不明显,如医生单靠检视电脑扫描胶片,实难以察觉其渗血现象。故此,委员会建议多项改善措施,包括建议医生在一些高危个案中,除了检视传统扫描胶片外,并与电脑数码影像作对照,以加强准确性。

  该名患有长期心脏病的男子,去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早上因晕倒而导致头部受伤,送往屯门医院急症室。医生为其安排脑部电脑扫描和心电图检查,根据心电图结果,诊断为急性心脏病,遂安排至内科病房留医。

  根据病历纪录,病人因患有心脏病,正服用阿士匹灵和其他治疗心脏病的药物;防止血管闭塞,基於病人即时有生命危险,医生遂处方阿士匹灵和其他通血管药物。

  病人於两日后情况转坏,陷入昏迷,需以仪器协助呼吸。医生为其进行第二次脑部电脑扫描,发现颅内有明显出血。经脑外科医生评估后认为病人并不适合接受手术。内科医生遂继续使用药物治疗病人的颅内出血和急性心肌梗塞情况,惟病人情况并无好转,延至十一月二十七日凌晨离世。

  其后医生覆视病人的首次脑扫描的数码影像时,发现病人颅内右前方,在入院当日已有轻微渗血。一般而言,颅内出血病人并不适宜使用通血管药物。

  调查报告指出,当日病人入院后,急症室医生已立刻安排电脑扫描,基於情况危急,故医生在检视病人脑扫描胶片后,即时作出诊断,并将他转送内科病房。其后内科和心脏科医生亦分别检视病人的电脑扫描胶片。

  调查委员会成员曾覆核病人入院当日的电脑扫描胶片,均认为影像未能清楚显示病人颅内右前方出现渗血,所以单靠检视电脑扫描胶片的影像,应难以察觉渗血现象。委员会认为,当日负责的急症室医生和两名内科医生的临床决定和诊断,均符合专业水平。委员会指,检视传统电脑扫描胶片或电脑数码影像,现今两者均会使用,但一般而言,较多医生会选择检视传统扫描胶片。

  委员会作出以下建议:

1.在处理高危个案时,除了检视传统扫描胶片的影像,亦辅以检视电脑数码影像,以加强准确性。

2.在处理高危个案时,主诊医生应考虑及早征询当值放射科医生对电脑脑扫描结果的意见。

3.如果病人头部曾经受伤,医生应及早和病人及家属讲解使用通血管药物的潜在风险。

  院方接纳委员会报告并正跟进有关建议。本院对事件感到十分难过,已向家属解释报告的详细内容,并再次致以最深切慰问。

  自今次事件后,内科和放射科医生已经建立紧密的联络机制,共同商讨类似病例的治疗方案,以加强保障病人安全。而本院亦正积极推展医疗影像数码化计划,长远以数码影像,代替一直沿用的影像胶片,有关系统所需的设备,正在安装,预计今年年底可以全面启用。

  本院亦已将报告呈交医管局总办事处,并将全面配合死因裁判官的调查工作。

  院方衷心感谢调查委员会主席及各位成员,为调查所付出的努力及贡献。

  今次的调查委员会由东区医院内科部门主管李树坚医生担任主席,其他成员包括:

*威尔斯亲王医院影像及介入放射科顾问医生黄嘉德医生;
*医院管理局总办事处质素及安全部经理曾庆廉医生;
*屯门医院脑神经外科顾问医生任广锐医生;及
*博爱医院管治委员会成员叶永堂。



2012年2月3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9时42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