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九题:水资源的使用
************

  以下为今日(十一月九日)立法会会议上张学明议员的提问和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的书面答覆:

问题:

  据报,东江水将于二○一二至二○一四年每年加价约5.8%。政府建议未来三年合共斥资112.4亿元,不论港人实际耗用量,均以「统包总额方式」向广东每年购买8亿2000万立方米东江水。此外,政府计划开拓水资源,已在将军澳预留土地,并就兴建一所中型海水化淡厂进行研究和实地勘察。另有报道指,港人每日人均用水量为220公升,远超全球每日约170公升的人均用水量。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最近三年,每年全港冲厕淡水用量及因水管爆裂而导致的淡水耗损量分别为何;

(二)有何政策确保有效使用水资源,将港人每日人均用水量降至170公升;

(三)鉴于本人得悉,不少邻近城市已规定厕所采用半冲水量及全冲水量装置,以及限制水箱载水量,政府会否研究及采用该等措施以节约用水;及

(四)鉴于有报道指本港海水化淡的成本每立方米需要12港元,而新加坡海水化淡的成本只需每立方米5角美元(按1美元兑7.8港元计,即为3.9港元),远低于香港,政府会否考虑从具有成熟海水化淡设施的国家引进有关技术、汲取经验,以加快本港的技术研究进度及降低成本?

答覆:

主席:

  为确保本港获得可靠和具弹性的东江水供应,以应付实际需要,我们在新一份的粤港供水协议中,继续采用了统包总额方式。这方式可保证香港享有可靠的优质食水供应,同时可避免浪费珍贵的水资源。政府一直珍惜水资源,并已于二○○八年推行全面水资源管理策略,制订平衡用水供求的策略,以支持香港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的重点是「先节后增」,强调节约用水,以控制用水需求增长。同时亦致力探索其他供水水源,以满足香港的需求。

  就问题的四个部分,现回覆如下:

(一)在二○○八、二○○九及二○一○年,每年全港冲厕淡水用量表列于附表一。在二○○八、二○○九及二○一○年,估计因水管爆裂而导致的淡水耗损量表列于附表二。

(二)现时香港住宅的人均每日用量约为220公升,其中包括130公升的食水及90公升的冲厕用水(约80%的冲厕水来自海水),高于全球人均每日用量170公升。我们认为有减少用水的空间,并可通过公众教育及推广使用节水器具等政策以降低香港住宅的人均每日用量。

(i)公众教育活动

  我们除了加强节约用水的公众宣传和教育外,还专注教育年青一代节约用水。自二○○九年起,我们为小学生举办「节约用水,从家开始」活动和校园用水考察计划,又向全港小学派发相关参考资料。至今,我们曾到访二百间小学进行讲座,向大约63,000个小学生宣传节约用水的信息。我们现正为中学教师和学生拟备一套有关供水的教材,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补充参考资料。在二○一○年,我们举办节约用水设计比赛,向专上院校学生征集别具创意的节约用水设计,又向物业管理业及餐饮服务业人士征集实用的节约用水方法。此外,我们计划在水务署成立专责小组,负责所有节约用水事宜,并开设一所向公众开放的节约用水教育中心。

(ii)节水器具

  我们现正发展一套自愿性的「用水效益标签计划」,提倡使用节水器具,向消费者说明各种用水装置及器具的耗水量及用水效益。标签计划将按各类用水装置和器具分阶段实施,已推出产品包括沐浴花洒、水龙头和洗衣机。至今在这标签计划下已登记的淋浴花洒、水龙头和洗衣机型号数目分别为163、56和14。我们会在二○一二年年初推出尿厕的用水效益标签计划。

  我们现正邀请市民参与全面调查,藉以搜集有关住宅用户用水模式和习惯的资料。研究计划所获得的资料,将可协助制定更全面及以客户为本的家居水资源管理政策,推动可持续地运用水资源。研究计划亦会收集公众对水务署的节约用水宣传及教育活动的意见,有助我们优化节约用水信息的发放。住宅用户的调查已经展开,预计至二○一二年年初完成。

(三)自二○○九年起,我们已牵头在政府新工程计划及楼宇装置节水器具。此外,我们为现有政府楼宇及学校建筑物推行装置节水设备的更新计划,包括节流水龙头、低流量花洒、感应式尿厕及双掣式冲厕水箱。目前为止,已在460所政府楼宇及学校安装约32,000个节水器具。我们亦会考虑将双掣式冲厕水箱纳入「用水效益标签计划」,及研究限制水箱载水量,以提倡节约用水。

(四)海水淡化生产单位成本取决于许多因素,在每一个地区或国家都有其独特性,其中最主要因素包括能源,海水水质,海水化淡厂的生产量和能源回收能力。例如,在澳洲和美国的一些海水化淡厂的海水淡化单位成本价格介乎约9港元至22港元不等。惟我们现时未能确定所指的生产单位成本价格涵盖范围。在拟议进行的详细研究和实地勘察时,我们会要求研究顾问参考及探讨相关国际经验,特别是向那些具有成熟海水化淡设施的国家汲取经验,有利加快本港海水化淡技术研究进度及降低成本。



2011年11月9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2时57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