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2011年度与作家会面」讲座系列 与读者漫游历史时光隧道
*****************************

  菠萝油、碗仔翅、蛋挞,这些街头小食味道是否今非昔比?「门当户对」、「摸门钉」、「登堂入室」与中国古建筑有何关系?旧式店铺是否随城市的发展逐渐消失?这些变迁背后隐含什么价值观?多位作家分别以旧照片、昔日的广告、旧建筑及古物古迹分享种种有趣故事,与年青人及观众一起漫游历史时光隧道,认识香港近百年的社会变迁。

  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公共图书馆主办的「与作家会面」,2011年度的活动已於四月展开,并以「香港事·香港情」为主题,举行三个系列的讲座,包括:「这些人,那些事──香江记忆」、「那么远,这么近──东方之珠望后镜」及「这些物,那些情──香港文化拼图」。九月至十一月期间将继续举行另外九场上述主题的讲座。各讲座以粤语进行,免费入场,欢迎年青人及有兴趣人士参加。

  十位熟悉香港历史或文化的学者和作家将陆续走入不同的公共图书馆,与读者分享他们笔下的香港故事,包括前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电影系系主任吴昊、新闻工作者梁家权、岭南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刘智鹏、业余香港历史古迹文化研究工作者徐振邦、作家李香兰、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钟宝贤教授、古物古迹课程导师苏万兴、民间历史爱好者李健信和尔东,以及珠海学院中国文学系萧国健教授。

  「2011年度与作家会面」系列一「这些人,那些事──香江记忆」,由不同作家细说香港人过去的生活点滴和故事,当中的生活趣味、人生智慧和岁月情怀让人惊喜与醒悟,甚至依依不舍。吴昊将详谈香港坊间或民间传说及其背后意义;梁家权分享香港饮食文化的心得和故事;刘智鹏则介绍口述历史对研究战后香港历史的重要性。

  系列二「那么远,这么近──东方之珠望后镜」由从事香港历史古迹文化研究的徐振邦透过缅怀消失的旧式店铺去认识香港的旧貌;李香兰将分享如何从创作者角度捕捉眼前所见的香港;钟宝贤教授则以旧照片、昔日的广告和电影片段与读者回顾中、上环百多年来的变迁,以及剖析其背后的价值观。

  谁说要立新,就一定要破旧。许多珍贵的古物和传统因社会的急速发展而受到忽略,系列三「这些物,那些情──香港文化拼图」将加强青年人的保育意识和引发他们对香港古迹文物的兴趣。苏万兴藉介绍香港中式建筑及吉祥装饰,引发大众对古建筑的兴趣及了解;而李健信及尔东将细说九十年来巴士的历史演变与香港经济及社会不断变迁息息相关;萧国健教授则讲解香港古物古迹的概况。

  如欲知「2011年度与作家会面」的活动详情,请留意各公共图书馆的宣传海报,或浏览图书馆网页www.hkpl.gov.hk/tc_chi/ext_act/ext_act_ra/ext_act_ra_hkplrc/mta.html。查询及报名详情,请致电二九二一 二六六○。



2011年8月18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6时20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