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二十题:国民教育
***********

  以下为今日(七月十三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涂谨申议员的提问和教育局局长孙明扬的书面答覆:

问题:

  教育局计划於二○一三至二○一四学年,将「德育及国民教育」列为独立科目,於全港中学及小学全面推行;而早於二○○一年的课程改革中,「德育及公民教育」已被列为四个关键项目之一。此外,教育局及民政事务局支持成立的「国民教育中心」及「国民教育服务中心」,每年为全港学生及教师就国民教育提供支援。不同学术团体对国民教育推行至今的成效均表示关注。每年「国民教育中心」进行的国民身份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对国民身份的认同感近年虽有提升,但最近两年的增长缓慢。另一方面,该中心的总监指出,中心每年为学生提供的500个内地交流名额经常供不应求,反映学生对国民教育的需求殷切。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过去五年,教育局每年投放於国民教育方面的资源为何,以及投放於多少类别的国民教育活动和资源的分配为何;

(二)教育局会否定期就其资助举办的各项国民教育活动(例如交流团和国情培训班等),在加强学生对其国民身份的认同感方面的成效作出评核及检讨;若会,评核的准则为何;

(三)过去五年,由教育局资助举办的各项国民教育活动(例如交流团和国情培训班等)的统计数字为何(包括举办次数、投放资源金额和参与学生人数等);

(四)过去五年,每年教育局资助学校举办内地交流团的总额为何;及

(五)过去五年,政府设立的各个基金(例如公民教育基金或社区投资共享基金等)有否拨款资助有关国民教育的计划;若有,各项计划的资助额为何?

答覆:

主席:

  课程发展议会辖下的「德育及国民教育专责委员会」,建议发展「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并自本年五月将建议课程进行为期四个月的谘询。

  香港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德育及公民教育,并通过各学习领域和学科的教学,以及多元化的学习经历,培育学生正面的价值观和态度,包括:「尊重他人」、「责任感」、「国民身份认同」、「承担精神」等。在国民身份认同上,香港学生普遍认同自己拥有多重的身份,热爱香港和祖国,同时拥有全球视野;接近七成半学生认为自己有责任帮助国家发展。 这显示出学校在各方面培育学生国民身份认同的努力,收到一定成效。

  我现在就问题的五个部分,作答如下:

(一)教育局通过不同活动,推广国民教育,包括教师专业发展、编订学与教资源,以及举办跨境师生交流/研习活动。过去五年,教育局用於小学与中学推动国民教育所涉及的开支由二○○七至○八年度的3,530万元增至二○一一至一二年度预算的9,570万元,当中包括为教师举办专业发展课程的预算开支为760万元、编订学与教资源的预算开支为3,010万元、举办跨境师生交流/研习活动的预算开支为5,800万元。

(二)国民教育活动旨在让学生全面和多角度认识祖国,为学生提供一个整全的学习经历。例如,内地学习及交流活动的目标是透过亲身体验,并以四个国情范畴,包括自然国情、人文国情、历史国情和当代国情,为学生提供机会从不同范畴了解国情。

  参与活动的学校一般会在活动期间及之后设有反思环节及分享会等,部分亦会进行专题研究,让学生分享体验、反思和巩固学习。学校并须於活动后一个月内,将活动报告交予教育局,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要求及表现,学生在活动中的得,及如何将活动成果及经验在校内或校外延展及推广等。教育局会审视有关资料,用作检讨活动时作参考,亦藉此更有系统地筹划内地交流,与学校课程结合。这些活动对加强学生对其国民身份认同有正面的效果。

(三)及(四)教育局资助各项内地交流活动,其中包括资助小学与中学举办的活动,总额由二○○八至○九年度的1,200万元增至二○一一至一二年度预算的5,800万,同期的学生名额预计由10 340个增至约有42 700个。

(五)根据民政事务局的资料显示,虽然公民教育委员会并没有设立特定基金资助国民教育活动,但仍透过不同渠道资助各种以国民教育为题的活动。在过去五年,就有关活动的拨款由二○○七至○八的50万元,增至二○一一至一二预算的497万元。

  至於社区投资共享基金,拨款资助国民教育计划并不是该基金成立的目的。根据纪录,该基金过往并没有拨款资助国民教育的计划。

  关爱基金在二○一一至一二年度推行的援助项目中,包括成立一项为期三年的校本基金(「基金」),以资助低收入家庭的中、小学生参加由学校举办的境外学习活动,以增进知识、扩阔视野和学习经历。境外学习活动包括在内地举行的学习活动,这些活动有助增强学生对祖国及国民身份的认识及认同。关爱基金已为「基金」二○一一至一二年度的运作预留1亿6,440万元。



2011年7月13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2时00分

列印此页